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断桥现象
作者:程 敏
在此,我只是想借用这个词来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好现象。所谓的“断”,是指为师者不注重规律,将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分离,将课堂阅读教学的整体体系肢解,把零碎的知识,零碎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与考试是脱节的,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课外阅读的多寡,故而学生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到一个极致,这样的认识不免令那些“呕心沥血”的老师寒心悲叹。
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忧思中国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考》等文章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们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的弊端。虽然如此,依然有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任何一篇文章都将本课的主旨直接说出来。在课本认识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掌握”而不是“发现”。这种旧式的“包办婚姻”遭到了世人的指责。
而有些老师由对“研究性阅读”“素质教育”做断章取义式的理解,演变成了一种放任自流的形式。既然是探究性的学习,老师将所有的权力下放,学生陷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学生对某些篇章的理解不仅肤浅,有些还过于偏离作品所蕴寓的主旨。虽说作品主旨的诠释具有多元化,但总是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情感体验、词语蕴藉不无关系。创新不同于信口雌黄,如果老师们对这样的“创新”大肆吹捧、渲染,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创新”虽说归还了学生在阅读中应有的权力,但忽视了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大纲,新教材对高中阶段阅读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堂计划(实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阶段,我们组织“研究性阅读”。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需要老师的点拨与指导。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阅读的作用谈得非常直接,他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藏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的东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见阅读是一个搜集处理信息,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产生兴趣,我们可以让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经过反复训练后,必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现在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扰乱了人们的阅读心境,浮躁的社会氛围使得“快餐文化”泛滥,学生也深受其影响。他们很多人都知道郭敬明、韩寒、郁秀、蒋方舟,但对沈从文、梁实秋、李敖等就知之甚少。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全盘否定“80后”的作品只能严重挫伤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引导他们欣赏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其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的不足。对于那些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名著,作为老师可以用介绍名著的梗概、朗读精彩的片段、印发赏析的材料或播放有关的影视作品等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地阅读期待。由此可见,崇尚古典并不排斥时尚,关键在于老师是否作出正确的导向。
2.注重传授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在阅读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和创造性。如何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呢?一方面教师应首先有整体阅读意识,谙熟整体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一篇课文时,不能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注意整体把握全文内容(材料内容)和形式(文体和语言),要求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概念。在整体把握工作做完之后可以在局部鉴赏本课的闪光点。所以,我采取的步骤是:整体——局部——整体。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这个审美活动中,教师既不能拘泥于教参,也不能任其自流;而应鼓励学生发表带有自身体悟色彩的意见,鼓励他们创新。
3.抓好课内外阅读教学结合的契机
在学生的意识里,课本所学的和考试乃至平时生活是脱节的。那么怎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或者由课外反馈到课内呢?方法是我们要抓好一个契机。比如有次晚自习,我在黑板上出了三副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暑鼠凉梁,笔壁描猫惊暑鼠”。难题一出底下立刻炸开了锅,有些同学伸长脖子,一副冥思苦想状。最后由三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火成烟夕夕多”,“梅花桂花玫瑰花,木卉花卉”,“檐燕住柱,爪抓秋蚓喜檐燕”。虽说个别的对子不吻合最基本的对联知识,但怎不令我为他们如此之快的反应能力大为赞赏呢?我灵机一动,抓住这个契机,又将古诗中律诗和绝句的相关知识复习了一遍。“寓教于乐”恐怕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形式吧。
4.布置课题,学生动脑动手
课题这个要求有些老师是不是认为过于偏难了?其实我们可以将难度降低,达到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的目的就可以了。比如高一上册教材中有篇课文《胡同文化》。在讲完该课之后,我突发奇想,何不在这里进行一次爱故乡的思想教育呢?于是就布置了“我看襄樊民风”“襄樊饮食文化”“襄樊服饰文化”等多个课题,让学生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写成书面材料。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借助报刊杂志和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开始用自己的双眼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文化”这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情感认同上也取得了一致。他们发现原来襄樊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此时怎能不萌发一种积极学习的欲望呢?学生以这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5.阅读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
每篇文章都有它独到的地方,阅读教学就是要传授出文章的精华,并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现在许多老师讲课文都喜欢把文章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新颖的改编,逼真的表演,赢得了很多喝彩声。我为那些老师的大胆而拍巴掌,但同时,也陷入另一个思考。如果文章是篇讽刺性文章那会是怎么样呢?文章的讽刺性不就是借助语言吗,没有了语言品鉴,我想画面的表现力是远远不够的吧。
同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现在的某些学生会筛选信息,但不能整合信息,更谈不上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方面的欠缺在作文和考试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创设情景进行训练。比如,在学习《鸿门宴》这课时,由于它的故事性很强,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或短语将它的每一个情节概括出来,久而久之,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二者的相得益彰才能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世界上没有“断桥”,那种割断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割断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的想法及做法是极端错误的。
阅读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付出。教师只有摆正阅读教学的态度,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
程敏,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