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作者:叶国炎
一、从《滁州西涧》中的“横”字看古诗词的炼字
我在教学韦应物的诗歌《滁州西涧》时,其中有一句话:“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里“横”字妙在何处?比较好的理解是:横是平躺着的形象,远远看去悠闲随意,更能凸显作者心境的闲适与寂寞,同时与萧索、荒凉的意境也十分和谐。有一个学生说,那时刚下过雨,河水上涨,水流湍急,诗中的“我”又是在远处看河中的小舟,所以给人“横”的感觉。说明作者写作很客观,用词很准确。学生的这种理解虽然浅了一点,但善于动脑筋,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值得肯定。
其实这就是炼字,这样的实例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当时我就援引了一些学生熟悉的诗句:如贾岛、韩愈关于“推敲”的故事,给后人留下千古佳话;郭沫若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字之异就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怒和鄙视;郑谷把“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就凭“一”字,齐己尊他为师;鲁迅把“眼看朋辈成新鬼”改为“忍看朋辈成新鬼”,很明显,“眼看”没有“忍看”的悲愤意味;王安石把“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江南早春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叶绍翁把“红杏枝头春意浓”改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因为这一“闹”字就将无“声”的景象写出了有“声”的意味,而且把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都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二、从花木兰的名字看花木兰的品性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诵读,花木兰传统孝女与巾帼英雄的形象,已从《木兰诗》中走进学生的心间,但学生有了鲜明的印象,并不等于不需要收拢作结。如何在整体上把握木兰的形象?我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我说:“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大孝女我们的女英雄,名字有什么特点啊?”
课堂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学生们马上发现“花——木——兰”三个字其实是三种植物的名字。当大多数同学正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时,已经有一些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觉得花木兰的名字可以从直观上看出她美好的品性,你看‘花’是娇美的,木兰返家后的表现不就是一个娇美活泼的大姑娘吗?‘木’是正直的,她在战前战时都显得那么坚毅那么勇敢,在战后又能够不慕富贵,不就体现了她的正直吗?‘兰’质朴善良,香气远播,木兰的品格上的香气至今还沁人心脾呢!”
我还说什么呢?要做的只是鼓掌。
三、从“酒酣”看晏子的机智
教学《“晏子使楚”两则》,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是重点。如何把握?教参上较多的是从分析晏子和楚王的言行入手,这让我感觉有点流于肤浅,缺乏新意。
我再一次深入研读课文,忽然“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这句看似平淡简单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于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就从“酒酣”两字入手,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设身处地地想象晏子面临的凶险境况。我首先与学生明确“酒酣”即酒喝得最痛快的时候,然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在“酒酣”之时会怎么样,学生对此有各种各样的假设;接着我进一步的启问:“在‘酒酣’的情况下,如果你面对楚王的‘逼视’会如何?而文中的晏子又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晏子在“酒酣”的情况下,能说出这番义正辞严、生动形象的话无疑说明他非常机智善辩;有的说他在“酒酣”之时,其实也是处处留心的,并没有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说明他时刻注意维护国家尊严;有的说他“避席”的目的是为了醒酒,巧妙地逃脱楚王的逼视,赢得说话的时间……
学生的思维燃烧起来,但我并不满足,而是不失时机地“火上浇油”:“楚王设计的阴谋为什么要选择在‘酒酣’之时进行,而不选‘酒初’或‘酒后’?”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结论比较一致:楚王是精心设局,意欲凌辱晏子及齐国,楚王的阴谋更从反面衬出了晏子的品格。
问题似乎圆满解决,然有学生对文字的探究欲罢不能,他们提出:“晏子是如何在‘酒酣’之时能一眼识破楚王的阴谋的?”这个问题我始料未及,但我并不心慌,而是顺手反问:“是啊,楚王如此精妙的圈套怎么会被晏子一眼看穿呢?是不是这个圈套也有破绽呢?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个破绽来呢?”学生的探究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很快就找出“齐人也,坐盗”这句话露出了马脚,要说得天衣无缝一点应是“坐盗,齐人也”,只是差吏在当时情况下演穿梆了,操之过急,所以被晏子一下看穿。
就这样,师生间通过“酒酣”一词的合作探究,不仅把握了文章内容,认识了晏子的爱国与机智,而且获得了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思维锻炼,对学生的阅读和作文都有了一些很好的启示。
以上三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的稻田中收捡到的几粒稻米,然而通过对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稻米的触摸推敲,却让师生都感到了语文的饱满与结实。
叶国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