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试论作文教学丰肚法

作者:郭 琦 程少堂




  
  二、第二次丰满——抽象主题层次化
  在对文章的抽象主旨进行了第一次丰满化及轮廓化以后,接下来就是第二次丰满,即将轮廓化之后的主要材料(或分论点)层次化。
  什么是层次化呢?所谓层次,即(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而我们所说的层次化,就是将文章抽象的主题、主旨或中心具体化的那些材料或分论点、进行有序化、结构化,从而达到使文章主旨进一步丰满化的目的。因此,如果说第一次丰满——轮廓化的目的是达到“言之有物”,那么,第二次丰满即层次化主要涉及的是主要材料或分论点的安排形式,目的是达到“言之有序”。
  当代写作学理论研究表明:抽象主题层次化的思维路径,即典型材料层次化的思路大体有三个角度,一是按照时间顺序层次化,二是按照空间顺序层次化,三是按照逻辑顺序层次化。有一些极特殊的材料即并列性材料,从理论上讲似乎没有层次化的必要,但在作文的实际过程中,仍有进行层次化的必要。
  如何进行层次化呢?当代写作学理论研究表明,对一篇文章抽象主题、立意的丰满,其思维操作模型就是“渲染”与“反衬”,或说“重复”与“对比”。这种“重复”与“对比”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空间化的重复与对比——即吸附、凝聚,另一种是逻辑化的重复与对比——即因果思维中的原因、背景、影响的分析与生成。所谓原因分析,就是对某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的不断追问、追溯;所谓背景分析,就是对某种生活和社会现象所依存的社会背景、气候进行分析;所谓影响分析,就是对某种社会现象将会产生的功能、作用、影响、意义的连锁反应的推断。
  我们仍以上面几文为例加以说明。
  歌词《那就是我》为了突出游子思乡的主题,词作家将精心选取的四个意象进行了层次化:1.(我思恋故乡的)小河;2.(我思恋故乡的)炊烟;3.(我思恋故乡的)渔火;4.(我思恋故乡的)明月。显然,这里层次化的主要依据表面看是空间,但实际上潜藏着的是时间的因素——从早到晚。
  《汉语之美》则主要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关系,把丰满主题的三个材料(或分论点)次序化为:1. 汉语像茶;2.汉语像竹;3.汉语的美,平凡,却又伟大。“茶”与“竹”是具象,“平凡,却又伟大”是抽象。
  《芬香永存》依据并列的逻辑关系,将“妈,你走后我变乖了”、“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妈妈,您走了,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了”等四个方面次序化,对文章主旨进行渲染,以达到丰满“用行动纪念母亲”这一主题的目的。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一文,先写“战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对“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这一抽象主题或中心论点进行丰满,紧接着用“战后日本的纪念脱离理性的制约,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这个反面材料,把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衬托得更加鲜明。继而联系现实,批评我国部分国民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过程中的不理性行为,强调“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 三个分论点(相对于中心论点它们都是材料)之间主要是逻辑关系,同时也潜藏着一种空间关系(从外国到中国)。
  需要强调的是有关并列性材料(或分论点)的层次化的问题。所谓并列性材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或分论点)。一般说来,在一篇文章中,并列性材料(或分论点)由于几个材料(或分论点)之间无程度轻重、作用大小、时间先后等区分时,就无所谓层次化的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当并列性材料(或分论点)有程度轻重、作用大小、时间先后等区分时,层次化的环节就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按照由轻而重(或由重而轻)、由小而大(或由大而小)、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思维路径进行层次化。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这种形式看成了递进式。比如,一篇以介绍“东南西北中”宏观方位为说明中心的说明文,有必要按照人们交际言语中的“习惯”,把它们层次化为“东西南北中”或其他容易接受的层次。
  
  三、第三次丰满——抽象段意波澜化
  根据写作思维的规律,在进行轮廓化、层次化之后,主体的写作思维就进入到第三个环节,即如何使段意丰满化。
  当代写作学理论把对文段“意思”的强化称作“足文”化。不过,如果从中小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觉得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波澜化”更好,不仅更通俗,更形象,而且更有针对性。清代著名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过:“炼篇、炼章、炼句、炼字,总之所贵乎炼者,是往活处炼,非往死处炼也。”所谓“活”者,实质就是“波澜化”。刘勰在《文心雕龙》也提出“断章有检,积句不恒”的观点,即认为处理章节(段落)有一定的法度,集字成句却没有常规,即所谓“笔句无常”,讲的也是行文的跌宕多姿。“文似看山不喜平”,“段”也似看山不喜平,但中小学生作文的一个痼疾就是“平”。因此,我们认为,提出抽象段意波澜化,更有现实意义。
  那究竟什么是“波澜化”呢?所谓“波澜化”,就是采用多种方式,避免段落内部的行文刻板单调,使其变化曲折,跌宕多姿、充满盎然的生机,其基本的思维方法,也是对文段、文句的“意思”的渲染(重复)或对比(反衬)。
  根据现代写作学理论研究,对段意的渲染、重复或对比、反衬思路或角度大致有四:时间(过程、历史、源流、动态、活动)、空间(系统、结构、层次、元素、构成)、逻辑(即事理,如由抽象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等等)、数量程度(强弱、多少、亲疏)等等。下面看几个案例。
  先看歌词《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
  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噢!妈妈,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炊烟,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
  噢!妈妈,
  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渔火,
  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
  噢!妈妈,
  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
  那就是我。
  
  我思恋故乡的明月,
  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噢!妈妈,
  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
  那就是我。
  这首歌词分别用(1)“水磨”、“浪花”、(2)“牛车”、“竹笛”、(3)“海螺”、“风帆”、(4)“倒影”、“山歌”等四组意象,从时间、空间一致的角度,渲染或重复“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等四个主题意象,不仅使歌词的每个段落行文有了波澜,而且使歌词的思乡主题变得异常丰满。
  再看议论性散文《汉语之美》的开头几段:
  “朝烟袅袅。
  一群人围坐在篝火旁,黄河在不远处蜿蜒至远方……
  是他们!是他们这群有着黄皮肤、黑瞳孔的人们,创造了汉语。
  汉语的美,超凡脱俗。
  汉语像茶。相信喝过茶、品过茶的人都知道茶的独特韵味。它不同于西方传来的咖啡那样颓废;也不像流行的可乐那样过分张扬,那“啪啪”声愈加绷紧了人们那疲惫不堪的神经;更不像酒,这害人的麻醉药,梦醒时分,不还是一样地忧愁么?而茶却不甚相同。沏好一壶清幽的香茶,端一杯送到嘴边,用唇沾一点,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再品一小口,感觉茶露在舌上肆意流淌,仿佛有无数淡绿色的雾迷蒙蒙地围在四周,迥旋,缭绕,升华。整个人由内至外都精神起来了,格外气宇轩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