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古诗鉴赏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夏光才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
  
  一、以写激趣,激活创新的因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只有成为一种心理需求时,阅读者才会感情专注,精力集中,阅读才会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从阅读的这一特征出发,将诗歌的鉴赏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整个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以品味诗歌的语言为例,比较自己的两种教学。
  (一)阅读材料
  1、《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至,公:“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此则故事虽是文而非诗,但其中的两个比喻与诗中的比喻有相通之处,为增强趣味性不妨一用)①
  2、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走过来,看着他们俩,笑着说:“我有一联诗,只是有两个关键字未找妥,想请教你们。一联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知道妹妹喜欢出难题,但又不能拒绝,只好仔细琢磨起来。黄庭坚稍一思索,便回答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摇头说:“太俗了!”苏轼接着说:“轻风扶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还是摇头。黄庭坚着急地说:“加何字为妙,愿洗耳恭听!”苏小妹笑着轻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②
  3、《唐才子传》记载,诗人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请教好友郑谷,诗的第二联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友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改“数枝”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附齐诗如下: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③
  (二)两种教学处理
  1、原来教学时,我先印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回答老师提问:①是谢侄子的比喻好,还是谢侄女的比喻好?为什么?②苏小妹的用词为什么比苏东坡、黄庭坚的好?③“一”字为什么比“数”字好?老师问,学生答,整个教学就在一问一答中完成,没有波澜,学生没有情感的体验,缺乏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与交流,没有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是消极被动的应付,整个课堂枯燥沉闷,了无生机与活力。
  2、现在对整个教学作了全新的处理:第一步,分发阅读材料,但作了艺术处理,分别隐去谢侄子和侄女的比喻、黄庭坚和二苏的遣词、齐诗中的“一”字。这样处理,首先给学生一种视觉刺激,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心理好奇:为什么要留下空白?空的都是什么内容?有了疑问,就有破疑的愿望,也就有了阅读的心理需求。这时的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只待教师引发。第二步,老师因势利导,投石激浪,将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扮演谢侄子、苏东坡、黄庭坚的角色,女生则扮演谢侄女和苏小妹,擂台创作,补出各自空缺的内容,并为齐诗选上一个熨帖的词,看哪方完成得最好。教室一下沸腾起来,群情激昂,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立即进入状态。(老师的本事就在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第三步,各组内部交流,共同研讨,然后选出优秀答案准备全班交流。第四步,分组交流,互相驳难:男生交流时,女生提问、质疑,男生阐释、答辩;反之亦然。课堂生机盎然,灵气溢动,时时碰撞出思维的新火花。男生选出五个比喻,二十多个动词,女生则选出十余个比喻,十多个动词(例略),答案丰富多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是齐己的诗,全班也有“数”“几”“一”“千”多个答案。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质疑、驳难、答辩时大家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互相启迪心智。例如,男生有一个比喻是:“白盐颗颗空中坠。”女生批评道:“以盐喻雪,虽色似,但形、神、韵俱失。”男生不服,说他们在网上搜集的咏雪诗很多,大诗人都是以盐喻雪的。如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女生反驳道:“白、李两位诗人描摹的是颗状雪,而谢胡儿咏的是片状雪,因为谢太傅说的是‘白雪纷纷’,以盐喻之不当。再说,‘坠’字力感太强,缺乏神韵和美感。”男生听后含首称妙。又如女生以为齐己的诗用“数”“千”也行,并以王安石等的诗为佐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男生也指出王诗咏的是不畏严寒之梅,而齐写的是“早梅”,“一”字更能突出其早,更切合诗题诗意。通过论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词语的遣用要符合具体的情景,切合诗人所要抒写的情感。这样学就把语言学活了。第五步,老师出示原文,让学生比较自己与名家的差别,也允许发表独到的见解。有一位女生认为她选用的词可以与苏小妹比肩。她挑的两个词是:“抚”和“亲”。她的理由是:“抚”写出了“轻风”的温柔,“亲”写出了“淡月”的多情。对她的勇气与自信,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互相合作为主线,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见解,教学层次分明,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活而不虚,实而不死,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挑战权威,培养创新的勇气
  
  我们有时缺乏的并不是创新的能力,而是创新的勇气,特别是面对权威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俯首称臣。我们需要创新的勇气,而我们的中学教育习惯于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严重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大胆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发展他们创新的能力。古诗鉴赏为我们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其一,“诗无达诂”,见仁见智,权威也只是一家之言,应允许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文本,言之成理即可,这有利于学生发表见解。
  其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对同一首诗,可能会有新的解读。权威之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人们就作出了合乎新时代的解读: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这与借蜜蜂讽刺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的阐释就大相径庭,但它又合乎文本,而非臆断,是允许其存在的。
  其三,有些权威之论,并不“权威”,甚至错误;即使“权威”也还可发展、补充、完善。
  让学生与权威对话,班门弄斧,挑战权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笔者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示例一二如下:
  1、柳宗元有一首《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苏轼认为最后两句诗“虽不必亦可”④,我让学生针对苏轼的观点发表看法。有赞成苏轼的,认为最后两句实为蛇足,以“欸乃一声山水绿”结篇,诗意已足:有山有水,有声(“欸乃”)有色(“绿”),且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味无穷。也有反对苏轼之说的,认为最后两句以广阔的背景来烘托渔翁的形象:广邈无边的天际、浩淼无垠的江水中一叶扁舟,一位渔翁,显得何其渺小,何其孤寂!而无心追逐的云何等自由自在!这正是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渔翁的写照。因此,这两句诗对塑造渔翁的形象不可或缺。双方各执己见,互难说服,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不惟权威,敢陈己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