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课文选材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晓燕




  黄:王老师,你主编过上海市二期教改中学语文教材,请您给我们讲讲这次教改过程中,您作为主编的思路和理念,好吗?
  王:那是2000—2001年的事情。当时是由我来组织编写这套丛书,最后定名为《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精编》。
  黄:我看到您在这套书的序言部分谈到您的编写原则时,说到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不知道你这个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要总从学科的体系出发,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里到外提高学生的素质。“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主要意思是我们的学生各种各样,每个人都讲求着个性化的发展,就像我们可以看到高中生的文理分科,实际上,这种分科背后就有一种学生的内心需求在驱动。
  黄:文理教材不一样,这一点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感受呢?
  王:这个不会的,特别是对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当然只有一套,不过我认为学生不光是满足课本上的东西,还有情感的需求、对社会生活了解的需求。从人文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要贴近学生能了解到的社会需求,换句话说,因为年龄,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不多的,但其实他的内心是丰富的,我们要从更大的方面去注意学生的内心需求。
  黄:今天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面对他们,我们的中学课文应该如何去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呢?
  王:你说的中学生的内心需求,中学教师一般是比较了解的,不过也不尽然。现在的高中生,的确在思维习惯、情感体验方式、对未来的向往等等方面与我们是不同的。我提倡的一种方法是选取文章要有时代感,反映时代的社会心理,反映社会的时代走向,这样必然会与学生内心需要接近。至于怎样去“接近”,具体上很难讲,因为中学教材与外面的时尚杂志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仅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但第一步,我们还是要尽量去了解他们,对于他们的一些思想动态要尽量去追根溯源。不过,我们又不能完全地跟他们的需求走,还是要引导,引导的总体原则还是我上面讲到的要让我们的课文贴近当代社会心理的变化,跟上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到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贴近学生内心需要的课文,才可能让我们的阅读教育有一个好的教学基础。
  黄:您能具体讲讲如何“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去选取课文吗?
  王: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其中有不少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很多都在不同的语文课本中被选用,并且一直被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如朱自清的散文。我们的教材里还有不少新时期以来的优秀的文章,比如铁凝的《哦,春雪》,其中小女孩的纯洁心灵很是感人,还有史铁生、周国平的作品,都是新时期以来具有典范性的好作品。
  黄:您认为鲁迅作品与中学生的内心需求隔膜吗?
  王:首先我们要承认鲁迅的作品学生阅读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思想深刻,鲁迅自己也讲过,没有阅历的人不容易看懂他的作品;二是鲁迅的写作风格很特殊,无论从语言、结构方面,今天的中学生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过,郁达夫说过,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他的文学地位是巨大的,也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绕不开也不应该绕开的作家,这样我们就得引导学生去学。其实,鲁迅的许多观念、见解、情感,如果能结合实际生活来讲,讲得好的话学生是喜欢的。比如,鲁迅作品中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是学生可以理解的,这种情感与时代、与我们、与我们的学生的精神是相通的。我建议我们的中学教师一定要注意鲁迅作品中那种超越他所处时代的一种超前意识,这种东西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相通的。注意并理解到这一点,我们给学生讲起鲁迅的作品就会容易些。
  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金庸的小说呢?
  王:金庸作品,包括古龙、梁羽生的作品,其中的文学性都很强,有着丰富的想象在里面。阅读他们的作品,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很有帮助。就我个人来看,金庸等人的小说对学生并没有什么害处,相反,金庸作品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为中心。就武侠小说本身来看,其中的“侠义”思想也是良莠兼有的,如果能去掉这其中的宗族思想、等级观念、人身依附等不好的思想的话,“侠义”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时常有不公正的时候,“侠义”也可能成为一种好的人生态度。
  黄:时下很流行一种所谓“大语文”的观念,你对这个观念有什么看法?
  王:语文所达到的地方,是生活所达到的地方,我认为语文课要教好,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整个社会都要来关心语文教育,包括家长、政府和社会。拿上海来说,上海市有博物馆、科技馆,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旧居、名胜古迹,这些都可以是语文的一种资源。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同时社会各方面要来提供并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黄:您怎么看待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的语文学科越来越明显的知识点化倾向?
  王:语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对作品有着良好的整体把握、整体感悟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将语文知识弄得支离破碎,在讲授一篇课文时,总是把文章机械化地进行分类,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难以提高——表面上看,把语文知识点化,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清楚,但实际上是以牺牲总体感悟为代价的。因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先有整体感悟,再使得个体受到感动,然后将自己所受的感动进行升华的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
  黄:那您认为,应该怎样去处理两者的矛盾呢?
  王:这就要追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知识点化是工具性的一种表现,工具性把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分解后的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但要学生仅仅利用破碎的知识去整体把握是困难的;相较起来,人文性比较难以掌握,整体感悟的背后需要学生有强大的了解力,而这种了解不仅来自课本,还来自生活。我们教师能做到的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只有将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交融,才能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而同时教师也能将具体的语文因素灌注其中,将整体感悟与把握具体的语文因素统一,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黄:你认为中学生平时阅读要注意向哪些方面发展呢?
  王:由于语文内容的多样性,学生的阅历、经验很难全面达到,而且由于业余时间不多,学生涉猎课外书籍的机会更少。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觉得要多读书,多读课文和课本之外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名篇。我在这里强调一点,学生一定要多读一些当下的好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要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去读一些古代经典作品或现代的一些典范作品,只要两者结合,最后一定能解决阅读能力不强的缺点。
  黄:对中学教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做呢?
  王:是的。不过教师的阅读目的除了提高阅读素质,还有一个目的——通过阅读现代文来感受时代的气氛、社会的心理,以贴近敏感的少年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深入深奥的人类精神,来理解文学作品,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黄: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中学教师应该怎样处理教材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的教学分布呢?
  王:我认为中学语文教材更多的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底本,教学工作主要是依靠教师自己来实践、组织,教材中的篇目不一定都要求学生学,有条件的教师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己组织学习的篇目。中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条件、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我主编上海高中教材的经验,我认为中学教材进行的固定学习的课时约占40%,其他的时间可以进行选修本的教学和一些教学活动的展开。这样可以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让学生有消化知识的时间,同时也培养着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
  黄:今天很高兴和王老师讨论我们中学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谢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社的采访。
  王:我很高兴能与中学教师有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同时我也希望能引起一些反馈,让我也能丰富自己对中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认识,为我编写新的教材提供一些新思路。
  
  黄晓燕,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