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有关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胡根林




  因此,总的来说,我认为多媒体在文学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利大于弊。
  胡根林:您是师范大学的老师,您觉得,中小学文学教育的问题与中文系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有没有关联?
  杨剑龙:有。这里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小学不好的文学教育影响到学生日后进入中文系学习,而中文系没有系统训练出去的师范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后,也会影响到他的文学教育观念和解读方式。从目前大学文学教育来看,最难的是让学生读文学作品。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因特网、VCD、电脑游戏等对于学生也有着诸多诱惑,大学生常常难以静心读文学作品。老师布置作业或考试,学生常常从网络上复制一些分析文字下来,即便他没有读过作品,也照样可以完成作业、通过考试。这两年我在本科生中开设文学课,在开课之初就告诉学生本课程的考试题目一定有对某篇作品的故事情节复述,目的是检查学生读了作品没有。我们说,文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如果连文本都不读,这一切无从谈起。
  另外,现在学生读的作品和我们教材中选编的作品也有很大的距离。比如鲁迅的作品,年轻一代不太爱读,觉得太沉重了。他们喜欢读消遣性、娱乐性比较强的作品。
  同时,现在的文学观念与以前的文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变化。这也是造成我们大学和中小学文学教学两难处境的原因。比如,对“80后”作家如何看待的问题,学术界分歧就很多。我采取一种辩证的看法,并不一味否定,我让我的研究生去读他们的作品,并展开讨论。我想他们走红,作品畅销的一个原因是:以往我们只有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中间没有青春文学,他们的作品填补了这个空白,使中国有了青春文学。许多中学生认为青春文学是他们自己的文学,因而80后作家在中学校园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胡根林:您是怎么认识文学教学的任务的?
  杨剑龙:我以为,中小学文学教学有两项任务:一是教学生怎么读,一是教学生怎么写。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课等同于政治课、德育课,这很不对;现在这种认识有了变化。我们的文学阅读课应当寓教于乐,在欣赏美好的人物形象,获取审美意蕴的基础上获得些人生的教益。阅读课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获取很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用他们的心去贴近作品,贴近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让学生知道什么文章是好文章,特点是什么,它是怎么写出来的,探讨详略的问题、构思的问题等等。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来学会更好的读。
  这里,特别要指出,文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是不一样的,其他学科教学追求共性,而文学教学要追求个性。我们在和学生讨论一篇文学作品时,要注意这篇作品的独特性,语言有什么风格,结构有什么特色,选材偏重什么领域等。这种独特性还包含作品的缺点。语文老师应当在高屋建瓴解读作品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神圣化的通病,引导学生去探求作品的不足之处,养成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每读一篇作品,有“我”在,就能读出作品的味道,提高学生的涵养和水平。
  胡根林:在语文理论界,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文学作品不过是语言训练的材料,一种认为文学教育有其特殊的任务,文学教育是美育,您认为,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定位应当是什么?
  杨剑龙:我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些道理,但我更倾向后者。通常说的寓教于乐,也包含美育的成分在。文学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审美教育,在不同年龄层次应当各有侧重的。小学阶段,学生要过的主要是语言关,因此,文学教育的重心可放在语言教育上;但到了初中,学生语言有了比较高的水平,文学教育侧重于审美教育更合理。到高中,在学生语言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去学习写作。进入大学中文系,就更专业化了。
  胡根林:文学审美教育怎样开展比较好?您有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
  杨剑龙:阅读方式上注重整体感悟;教学过程多引导学生参与;重视培养学生想象力等。
  文学感悟很重要,它是达到理性的基础。我在文汇报上写过一篇文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有的文学批评家,作品还没读,就开始评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文学欣赏或文学批评过程的起点是阅读作品。通过文本细读,不断思考,达到理性的层次。不管是中小学语文老师还是大学中文系老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从感悟走向理性。感悟的方式很多,比如,拿到一篇作品,不看先想,想想这个作品如果让我写,将怎么写。想象一番后再去读,你的感觉会非常奇妙。中小学教材中的选文,经过细致遴选,比较经典。你把自己的作品和这些经典作对比,学习经典作品怎么用词用句,怎么结构,这种情况一旦形成为习惯,你对作品的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去思考,思考的基点就是对文本的无限靠拢,在文本比照中靠拢,在反复阅读中靠拢。
  胡根林:在您看来,文学教学的起点是让学生阅读感悟,终点又是什么?是鉴赏能力还是批评能力呢?
  杨剑龙:批评是在鉴赏之上的,因此,文学教学应该先感悟再鉴赏后批评。无论是鉴赏还是批评,都与读者的阅历有关系,所谓“阅历知书昧”,有丰富的阅历才能真正知道书中的三昧。从中小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来看,侧重鉴赏而不是批评能力是有其合理性的。鉴赏是让学生知道某部作品的好处,知其然;批评则要更进一步,不仅要知道某部作品的好处,而且要让他知道优劣在什么地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引导他知其所以然。文学批评“说长道短”,这种“说长道短”要有理论根基,要有丰富的生活积淀,把作家和作品的问题放在更宽的视野中去观照、比照,比如从同时代创作情况来分析这位作家的贡献,从文学史角度去看这一作品的价值和地位,从批评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可以放弃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文学批评的机会。因为鉴赏和批评之间有过渡,从鉴赏往往能够延伸到批评。同时,这两者难以截然分开,我常给《名作欣赏》写文章,常站在批评的立场作鉴赏阅读。因此,只要有可能,我还是提倡语文教师多给学生“说长道短”的机会,这对破除教材神圣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好处。
  我给本科生开设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课,准备的教案就是一篇篇评论文章,后来都发表了。最初写这些文章时,手头几乎没有参考资料——不是一点没有,而是有意不让自己太早看到别人的评论,想让自己沉下心读作品,反复读,一而再,再而三地读,读出味道来,读出自己的见解来。这是一种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别人的评论先“悬置”,别人说了什么我不管,我只注意从“我”的角度,从“我”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鉴赏能力出发,能看到些什么,即便这些东西很主观,但那是我自己的东西,那就有独到的见解。这样来写评论,很有些收获。我写的几篇评论文章在中学语文教育界好像有些反响,被多次转载。王富仁主编的《名家作品解读》还收了我一篇谈朱自清《背影》的评论文章。
  胡根林:我非常赞同您这种“悬置”式的阅读方法,这对语文教师备课应该是个不错的建议。
  杨剑龙:也许吧。现在资讯发达,不少语文教师,在备课之前就搜集了很多相关文献,作品还没来得及读,就开始组织上课内容。其中,教参起的作用最不好,许多老师甚至可以说是为其所害。老师不看作品,就缺乏对作品创造性的理解与感受。长期看教参去上课,鉴赏能力、批评能力肯定会弱化。一个真正想提高的语文老师,应当先读文本,有了自己的见解,再看其他资料,包括教参。这样,他可能会读出自己的感受与见解,与教参不一样,与其他人理解不一样。因为有了自己的见解,上课也就有了激情,说自己的话比说别人的话有激情是自然的。有了激情,他的语文课就容易感动学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