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对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几点反思

作者:饶 艳




  新课标颁布以来,为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各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优质课在课程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方法及角色转换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改往日的一言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原则,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堂”变成了人人讲人人听的“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就课型而言,把讲授型变成讨论型、自学总结型、诵读评价型、发问评点型,让学生在活泼多变的课堂上,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去感悟,去体验,而不是让学生死板地去记抽象的结论。但是优质课评比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研读新课标,对优质课评比进行反思。
  
  一、优质课评比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1.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肤浅化。高中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对文本必须认认真真地钻研,实事求是地解读,深入细致地鉴赏,恰如其分地评价。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化或者生发,切不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去寻求表面上的热闹。如果文本的主旨、意蕴很明白,可以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入手,传授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读书、写作方法,切不可无论任何文章,一律品味语言或联系现实进行拓展,看似热闹,实则舍本逐末。如一位教师教学《赤壁赋》,整整一堂课,除了开始请一个学生读过一遍课文外,就是全班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苏轼“对话”。二十几个学生,你方说罢他登场,没有一个“论域”、没有一个话题,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热闹是热闹了,热闹过后呢?我们称这一类课为“课堂虚假的繁荣”,目前这种“语文课”好像有了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肤浅、浮躁的学风。
  2.教学过程的表演化。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而教师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刺激和征服评委,导致许多教师从导语到课件、板书、结束语都精确化、程序化了,整堂课硬逼着学生朝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学生无丝毫发挥的空间,并且模仿名师教学的痕迹也很重。看上去,教师文采斐然,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实际则是一种作秀,像戏剧表演早已程序化。这样的课堂缺少开放性和个性,其真实性和创新精神也荡然无存。
  纵观历年的优质课评比,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模式的演变。仅以武汉为例,先是模仿魏书生的点课式,接着便是模仿宁鸿彬的板块教学模式,再接着便是模仿洪镇涛的品味语言,直到现在的拓展迁移式。在这些模式的演变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教学形式的生硬模仿,整个教学过程毫无创新和个性可言。只要知道当时哪位名师最红,便可知参赛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更有甚者,甚至连提什么问,谁回答都能看出,整个教学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完全是对流行教学模式的拙劣模仿。
  3.教学手段的形式化。新课标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实践中却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已经到了无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有些地方甚至将课件精美与否作为评价公开课、优质课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这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君不见现在许多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的文章,教师也会将板书、练习题甚至课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再生硬地加进一些音乐和图片,似乎这样一来课就“优质”了。其实讲授一课,需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采用何种教法,这既取决于课文的体裁、性质、内容,也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不是每一种体裁、每一种课型都一律需要多媒体,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切莫将我们的关注焦点投放在那些无生命的生硬物品上,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意识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不可替代品。
  4.教学技巧的低幼化。新课标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生师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打破了以往那种教师一人独霸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气氛。但是现在的一些公开课、优质课却一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似乎这样就体现了新课标的互动性,实际上导致提问低幼化、媚俗化和评价简单化的趋势。
  语文课堂上的答问应该充满智慧,遗憾的是有些教师的问题提得肤浅、琐碎、频繁,甚至很媚俗。如公开课、优质课上竟然时时可以听到“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诸如此类毫无意义的简单问话和“你在童年时期做过什么恶作剧?能不能把你做过的恶作剧讲给大家听听?”“你最喜欢那个明星?”等这一类媚俗的问题。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的回答多简单、多调侃,而教师又不注意引导,甚至还附和学生,使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在什么地方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是需要老师精心考虑的。孙绍振教授指出,“文章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思索和探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文本中找出“矛盾”——理解有障碍的地方,在此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课堂上教师的点评应该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而非一味地迎合学生。“评价”不能只是“好……好……好……”,而应该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角度、回答的侧重点进行引导和恰到好处的点评,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是纯真的、开阔的,他们回答的问题有时是我们未曾预想到的,此时我们不能单纯盲目地说“好”,更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打击学生,而应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角度的启发,并以此来“点拨”、“激发”、“评价”、“交流”,引导学生对文本“赏”前发问、“赏”中发问、“赏”后发问,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注重整合“问题源”,这样,教师的课堂评价既具有评价性、启发性,又具有引导性和整合性。准确精到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昏暗中看见光明而豁然开朗,在思考中心领神会而智慧飞腾。
  
  二、优质课评比中存在弊端的原因
  
  面对优质课评比中教材处理的肤浅化、教学过程的表演化、教学手段的形式化和教学技巧的低幼化,以及愈演愈烈的形式主义和日益严重的浮躁之风,我们的确得好好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1.新课标解读的简单化。
  新课标重视教学过程,提出改“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等于忽略基础知识的落实,否认教师对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的讲解传授。但在实践中,我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却过于简单化、教条化,用一种“打碎一个旧世界”的态度对过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经验等加以全盘否定,将新课标曲解为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重能力不重基础、只重课堂氛围而不重实效。这一曲解导致优质课评价过于强化教学过程,而忽略教学效果,致使优质课中的弊端愈演愈烈。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应兼顾这两者。笔者认为语文课的目的不外有三:一是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定量的字、词、句,这是最基础的;二是传授学生阅读文章、写作文章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三是借文本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文熏陶,或通过文本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最高层次的。语文课应兼顾这三个目标,而不应厚此薄彼,甚至舍本逐末。可现在的一些优质课教学中大有忽略基础、架空文本、追求表面热闹的趋势,而这带来的恶果则是学生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连最基本的应用文格式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章法都没有,却可以对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大堆,浮躁而不务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曲解新课标和评价体系不合理所导致的。
  2.优质课评比的功利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