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学习策略理论在应用文复习中的运用
作者:陈冬冬
通过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和反思。
一、挑战与机遇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内容衰变期在逐渐缩短。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的内容在日渐萎缩,相反,信息革命的到来,使更多的新资源、新材料涌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把握住教学素材的筛选,确定教学内容应是对当代语文教师的一次挑战。
二、应用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诲还在耳边,陶行知前辈知行合一的身影还在招引着我们前行,这让笔者清楚地看到语文是生活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人文模拟。让一个大大的生活,浓缩在短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这是语文课程给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命题。教学语文,还原生活:教学阅读,体会生活;教学作文,记录生活;教学文字,追溯生活……
同时语文学习也绝不能局限于课堂。没有了向生活的延伸,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以设想刚学会的“短信传情”,不迅速进入生活反复训练,语焉不详、病句百出的短信便又会大行其道,甚至于拿着手机不会发信的闹剧可能又会复演。
三、兴趣与主体
传统教学,是先设定教学内容,引着学生走老师设计好的路。好的学生跑不快,因为前面有老师挡着;后进学生跑得累,落后失望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这一集团蔓延。回头想想学生为何不学,无非是“卖”的不得“买”的心呀!总结这次课堂设计的成功无非是找对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在生活中有相应的需求,学习自然会专心。不少学生爱聊QQ,也常发短信,但如何写好这些短小的文字,让相同的意思在简短的信息中变得更活泼更有品位呢?他们感兴趣,你教,他自然会跟上来学。教师确定了好了教学内容、设计好了教学形式等着让学生的兴趣撞上来的想法显然荒唐。教师应该追上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去芜存精,加以改造,为教育所用。
四、个体与团队
班级人数多,是现在课堂教学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何化这一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是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道数学题一百人只有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但一篇文章,一个作品人物呢?一百个学生,就有一百个未知的结果。一个老师虽然不可能长出三头六臂,但可以把50个学生变成自己的臂膀,小组学习,合作共进,不只是现代社会的潜规则,也可以是语文教学的新选择。让学生互助,彼此在学习中互取长短,一个学习群体就会多出很多解惑的小老师。在语文课堂设计中也得考虑发掘学生的人力资源,使课堂教学潜能得到更大的释放。
五、评价与成功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过程,这是由语文学习特点决定的。因此语文教学中不求全其功于一役,当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应有的观念。也就是说语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尽快掌握教习的知识,获得教授的能力,但事实上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时间,因个体差异,时间也会有长短,那么老师也应该允许学生拥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弹性时间。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足够的大度允许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方面有一定的弹性。事实上求得整齐划一的标准,在语文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陈冬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