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典故和成语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

作者:叶同春




  考场作文中提供的任何话题,都具有多角性。本文从典故和成语这两种语言形式入手,谈谈典故和成语的多角性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妙用。以此抛砖引玉,开阔思路。
  
  巧妙用典:文章显得充满智趣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在诗文中引用典故,古人称为用事,今天通称为用典。由于典故本身的思想内涵具有多种侧面和多个层次,所以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引用。如“七步诗”,就可以有两种角度,一是从曹植出口成章,能在七步之内成诗,说明文思敏捷,才气过人。所以其语言形式就有“七步咏”、“七步成章”、“陈思七步”等等,着眼点在“七步”,以表示其迅速。另一是从曹植不能容于曹丕,被逼作七步诗,以比喻兄弟或内部不和而自相残害。因而其语言形式便用“煮豆燃萁”、“豆萁煎逼”、“釜中泣”等,说明不能相容。
  1984年6月28日,《新民晚报》发表林放先生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参也鲁”》。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参也鲁”,是《论语》所载孔子对他的门徒曾参的评语。
  鲁,就是迟钝。“参也鲁”,说明曾参这个人的思想是不大活跃的,是个怕冒风险,谨小慎微的人。
  他惟恐犯错误。《论语》上就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记载。一个人每天战战兢兢,忙于自我反省,哪有工夫开支脑筋思考天下大事呢?
  就是到了病危临死的时候,还留下一个有名的曾子“易箦”的故事。在《礼记·檀弓》里有一节非常生动的描写:曾参快要断气了,服侍他的童子指出他睡的竹席太华美了,只有当大夫的人才能用的。曾子未曾为大夫,所以他立即挣扎起来吩咐他的儿子换掉竹席。换好竹席,他就死了。这故事说明曾参是多么谨守礼教、清规戒律。
  作者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是:“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改革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需要的恐怕是吃狗肉的和尚鲁智深,而不是临死还要易箦的曾参吧。”
  如果今天有人以“易箦”为话题,要求你写一篇议论文,你将如何立意?同样可以像林放先生那样,从“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入手,鼓励人们不必拘泥于清规戒律,而要勇于开拓创新。同时也可以“唱反调”,即用赞赏的眼光,说明“易箦”是可贵之举。特别是在大力提倡以法治国的今天,更加需要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谨守清规戒律。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领导干部退位前不愿“易箦”而导致腐败堕落,走上犯罪道路。正可谓“59岁现象”。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与其他世界名著中最出名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莫里哀《吝啬鬼》)、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等人物形象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文学讽刺艺术不可多得的典型。两年前的《羊城晚报》在头版发表一篇《不应批评严监生》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有些事,一经定罪,便不易平反。例如严监生这个《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因为家人点了两根灯芯,于是举起两根手指,死不瞑目。这个典型人物让世人批评了几百年,讽刺为吝啬鬼。
  其实,严监生含冤了。原因很简单,节俭无罪。而这些一代代的批评却是应该批评的。比如灯芯换了光管,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却装了几支,人走了,光管照样开;晚上11时睡觉,而房间的空调却从9时就预冷,一冷就是十几度,宁可“天热盖棉被”;光亮工程越建越堂皇,亮灯时间又越来越长;一些生产企业,本来在人员或别的一些措施上稍作调整,就可错峰用电,但就是安于习惯不动。缺电是事实,电力浪费现象严重,而节电手段却又不强不力,也是事实,所以近日省政府发出通知,郑重其事号召:全民节电。
  电力浪费,就民众而言,是习惯问题;就单位而言,是制度和措施问题。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严监生的节俭思想,都是应该肯定的。
  如此“唱反调”,同样可以“自圆其说”。
  
  巧“易”成语:文章更加别开生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成语极多来自重要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即使是民间俗语,也有不少是自古有之。成语久经时间洗礼,流传下来,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彩之作。
  尽管成语已有专门“词典”进行盖棺定论,但仔细琢磨,仍然存在多角性,同样可以翻新。如果更换得当,一字之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值新老合作与交替处于酝酿和思想发动之时,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号召。此时,《长江日报》推出一篇评论,标题是《老当“易”壮》。作者将成语“老当益壮”,改为“老当‘易’壮”,顿觉新意盎然,大放异彩。正可谓“文眼一亮通篇明”。
  “取长补短”,成了千古名训。笔者采用“易字法”写了篇评论,标题是《取人之长/补己之长》。说的是,古今中外成就大事业者,……都是善于取别人之所长发展自己一技之长而木秀于林的。
  “良药苦口”,指的是好药往往味苦难吃。它与另一个成语“忠言逆耳”一起,都是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1984年罗德明先生写了篇议论文,标题是《忠言“顺耳”利于行》文章针对“良药苦口”问题,指出:“……殊不知,药越苦越可使人入口而吐,甚至产生条件反射,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因此,有经验的医生总是绞尽脑汁,或使胶囊,或用糖衣,使苦药不苦;或溶于糖浆,或炼成干糖,使苦药如饴。这样,病人乐于服用,方可奏药到病除之效。”针对“忠言逆耳”,文章采用另一名言予以反驳:“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章最后指出,做思想工作“要求我们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力求忠言不逆耳”。
  利用成语的多角性写作议论文的佳作比比皆是。比如《“杞人”忧地》(《人民日报》1982年8月28日);《九九归“左”》(《今晚报》,1985年6月14日);《三生有悔》(《信息日报》,1999年1月31日);《食不厌“蚊”》(《文汇报》,1996年2月1日);《“一错千金”》(《人民日报》,1985年2月23日);《“大公无公”》(《中国青年报》,1999年12月24日)……这些标题,古今串联,传神贴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着读者不得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看个究竟,读后深受启发。真正起到了“题好一半文”的作用。
  
  叶同春,高校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