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语文批判性教学拾零
作者:陈胜林
一、第一课:《人生的境界》
尾段中“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一句中“必将”一词是否用得过于武断?
答:不武断,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北大教授王泉根今年7月18日在首都师大附中的报告中明确告诉我们,目前世界上普遍认同的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是:
第一阶段,巫教;第二阶段,宗教;第三阶段,科学;第四阶段,复魅。
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类社会的复魅阶段。“复魅”就是反思,就是对以前的各个阶段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过去人类自身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反省。这样看来,“宗教”代替“巫教”就是必然的,“科学”代替“宗教”也是必然的,我们甚至还可以断定:“复魅”也必将代替“科学”。因此本文尾段中那句话内的“必将”一词用得并不武断。让人遗憾的是,作者文章中为什么没有预计到人类必将进入第四个阶段呢?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现在的观点,作者应该在那句话后面再加上一句“科学必将让位于复魅”才妥当。我们不敢强求于前人,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前人的认识也会受到时代和认知的限制,因而使自己的某些观点不够完善。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能够发现前人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
二、第二课:《人是什么》
1.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人生观之前,列举了那么多别人的人生观,是否多余?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文章所列举的别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作用。
是的,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人生观之前,确实列举了爱因斯坦、雨果、歌德、康德以及孔子的人生观,并且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这些对于后文作者提出自己的人生观有什么好处呢?应该有的。
第一,他告诉我们,对人生意义的关注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第二,他告诉我们,作者自己的人生观是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并且比前人的观点有更多的创新因素,显示出自己提出的观点不是无源之水;第三,他告诉我们,前面的内容是为引出后面的观点做铺垫的:如果没有前面的内容,开篇就提出自己的观点,似乎显得过于突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章的前半部分也确实存在有一定的瑕疵。
第一,如果把它与苏询的《六国论》相比较,那么,《人是什么》的前半部分就显得多余了。《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观点,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所仿效,而《人是什么》就没有那么好的评价了。这就足见《人是什么》似有添足之嫌。
第二,如果退一步说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得有一定依据(或过程)的话,那么,我们也认为《人是什么》一文的前半部分有过于冗赘之嫌。它既浪费了听众(或读者)的时间,又很容易给人一种故做风雅故做高深的感觉。你的文章是要给高中学生看的,大可不必写得那么老长老长的。要知道,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时的作文字数也只是要求“不少于800字”。文章如果修改一下,恐怕就会受到更多学生的好评。
例如,人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大胆的探讨,有的还做了比较详细的诠释。请看,爱因斯坦用“自强不息”回答;雨果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告诫人们应珍惜生命努力工作;歌德以“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为这个问题做了十分有力的诠释;歌德说过“人就是不断地创造性的工作”;而我们的孔老先生则以“生无所息”告诉了我们人到底是什么。今天,我所要报告给大家的是我个人的一种新的看法。(以下接着文章的后半部分)
2.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先提出自己的人生观,然后进行分条阐述,前后的顺序为什么不对应?
答:是的。文章在后半部分一开始就说,“我想,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
可是,文章在分条阐述时的顺序是:
第一层:“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
第二层:“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
第三层:“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现时的把握吧!”
细心人一看就明,作者分条阐述时的顺序与作者前面提出的观点中组成人的三个部分的顺序确实不对应:将二三两层调换了位置。
按常理,文章提出了总观点,分述时也应该依照总观点中涉及到的各点的顺序去进行,因为这样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且文章的内部结构也显得对称一些。但作者为什么没有那样做呢?经过讨论明白,作者是为了强调“构成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才把它与总观点中的第二位调换到第三位,且是放在整个文章的最后位置作为“压轴戏”的。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还是让人纳闷:难道为了强调这一点就非得打乱总观点中的顺序吗?难道只有把这一点放在后面压轴就意味着强调吗?退一步讲,即便我们承认作者这种强调有道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总观点中的“三个部分”的顺序调整一下(即“对往事的追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时的把握。”)使之与后面的分述保持一致呢?
有同学也举了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类似的问题——文章开头:自富阳至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而后文分叙时则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来加以佐证,认为《人是什么》一文的顺序调整也是有先例的,但多数学生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古文中也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我们的文章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一定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因此,《人是什么》一文中存在的总分不对应的问题确实是事实。
三、第六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这一课存在两大矛盾:
1.“中国艺术”与“绘画和戏曲”的矛盾。
“中国艺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括诗歌、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刻、音乐、舞蹈等。既然标题是“中国艺术”,那么,文章就应该充分反映这一概念的全部,才能与之相对应。否则,就会造成文不对题的错误,而这篇文章恰恰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文章中主要论述的只是“绘画”和“戏曲”,其他方面根本就没有涉及。也许有人会说,作者采用的是以点带面的写法,但是文章中却没有必要的交代。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在文章的标题中“中国艺术”后面加上“中绘画和戏曲”几个字,才会使文章的标题与内容保持一致。
2.“虚和实”与“全和粹、虚和实”的矛盾。
文章标题中限定是谈“虚和实”,可是正文却不是如此。请看,
第二自然段指出:“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第三自然段指出: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
第四自然段指出:……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它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
再看后文,作者在论述”绘画”和“戏曲”时又只是谈它们的“虚”和“实”,而没有谈到“全”和“粹”。
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文章到底要谈什么?如果按照标题,那么正文就应该只谈“虚和实”,而“全和粹”就是题外话了。为什么非要扯出这样的题外话而使文章内容与标题相矛盾呢?当然,如果在标题中加进“全和粹”三个字,似乎也可以避免上述矛盾。
总之,这一课明显存在的两大矛盾,其实集中体现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文不对题的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将标题改为“中国艺术中绘画和戏曲里的全和粹虚和实”了!
四、第八课:《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文中出现两处标点错误。
1.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这段话结尾处句号应该放到前小括号的前面去。
2.为了使上述所谓的“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
这句中的破折号与“即”有共同的解释作用,应任去其一,才不至于重复。
撷零拾碎,勉为其文,不知当否,敬请方家赐正。
陈胜林,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