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创设无法预约的课堂之美

作者:王碧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一堂准备充分期待出彩的课,却往往不能如意;有时率性而为课堂又如行云流水精彩不期而遇。个别老师甚至断言,课堂预设简单些,生成就会丰富些。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个学年,我曾分别上过了一堂失败和成功的课。
  第一堂是公开课,课题是《湖心亭看雪》。由于是公开课,我作了充分的准备,教案写了整整6张,课前对整个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上课伊始,我抛出第一个问题“你喜欢不喜欢这篇课文”,按照预设,我觉得学生肯定会说喜欢,因为在另一个班试讲时学生都说很喜欢。这样就顺理成章过渡到下一个问题:“你觉得哪里写得最好?”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我班的语文尖子生徐雨霁大说特说不喜欢,而且还罗列了很多不喜欢的理由,比如描写雪景的部分一点也不优美,很单调,很枯燥,没有味道,并振振有词地说写景时要调动各种感官,要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这篇文章只有视觉上的冲击。还有的同学说课文里的图不好看,空荡荡的不充实。我一下子蒙住了,接下来整堂课我都很被动,学生说不喜欢,而我却说这篇课文写得如何如何好,并试图说服学生喜欢这篇课文,而学生就是不给面子。我尴尬极了,课后自己非常的沮丧。
  第二堂课是上《小石潭记》。由于刚出差回来,头一天备课不是很充分,所以上课前我只是认真地把翻译看了一遍。课堂上在翻译好课文后,我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这一篇课文你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说说好在哪里。”
  生1:第二段作者写得很含蓄,比如“皆如空游无所依”,表面上是写鱼,其实是突出水的清澈。我顺势引导这叫侧面描写。
  生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这一句作者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生3:“似与游者相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的快乐,其实也写出了作者很快乐。
  哦,还真不能小瞧他们,教学参考书上写的他们不是基本上都能读出来吗?这下应该没什么发现吧!果然没人举手了,可是还没下课呢,那就再读读书吧。想不到一遍读完以后,有一个学生发言了。
  生4:潭中鱼可百许头,我眼前似乎看见了一个百无聊赖的柳宗元,蹲在小潭边,数着一、二、三……”这位同学有趣的表述一下子打开了其他同学的思路,很快又有一个同学示意发言。
  生5:刚才老师介绍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这八篇文章虽然独立成篇,但应该是互相关联的,都是作者寄情山水的表现,我看到“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这一句时,仿佛看到作者愣愣地在出神,看到鱼儿游来游去,也暂时地忘记烦恼,他也化为一条小鱼儿了。
  我连忙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从这儿读出了自己,读出了作者的影子。”
  这时候另一个学生(生6)又有新的发现:“平时我们都是说一条鱼或一尾鱼,这里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头本是形容猪、牛等较大的动物的,可见这里的鱼很大。”哦,真不简单,硬是于无疑处生出疑来。我马上启发:“这里的鱼在哪里游?”(在小石潭)“用‘头’其实突出了石潭的小。”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叫了出来,真是意外的发现!后来,又有一个学生(生7)提出了另一个疑问:“文章到第四段也可以结束了,为什么最后一段又交待了同游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随即表现出空前的活跃:
  生8:为了证明确实有个小石潭。
  生9:记叙文本身就要交待人物。
  生10:吴武陵也是被贬的人,他与作者同是天涯天涯沦落人,都是抑郁无处寄,寄情山水。
  生11:这里交待同行一共有6人,但作者前面却说寂寥无人,本来6人应该是很热闹的了,但终因作者内心悲苦凄凉而觉得环境凄清,这里交待同游者更能突出内心的悲凉郁闷。
  这两堂课真是应了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一堂准备充分期待出彩的课,却往往不能如意;有时率性而为课堂又如行云流水精彩不期而遇。是不是真如个别老师断言的,课堂是生成的,预设是多余的,写教案是吃力不讨好的?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我对两堂课的成败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湖心亭看雪》课的失败错不在预设,错在课堂上只想着预设。只想着如何把自认为精心设计的教案顺利地进行到底。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关注学生,其实只是简单地问学生现在喜欢了吗,而没有根据学生课堂的生成来调整整个教学流程,还是想着如何把学生重新拉回到预设的环节里,整堂课都被预设牵着鼻子走。所以学生不给面子也是情理之中。《小石潭记》的成功表面上是因为教师的偷懒造成的。其实教师是做到了不备而备,对课文了然于心,对教参也是心中有数。课堂上教师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根据学生的思维来调整课堂流程,因此才会高潮迭起。课堂当然顺畅的多了。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是:预设没有错,课备得充分更不会错。
  但是再完美的作战计划也比不上现场的变化,该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呢?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对这个问题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给生成导航,预设要想学生之所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去钻研教材,读透教材,形成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在课堂上怎能引领学生向课文“更深处漫溯”?如果没有目标,怎能保证课堂45分钟的充分利用,减少因为犹豫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可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想学生之所想,真正的备课我们必须备学生,同样预设时我们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疑点,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减少课堂的盲目性。像上述第一堂课,如果我能想到学生对《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不一定会喜欢甚至是不喜欢,当学生说不喜欢时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
  二、给生成留空,预设要留有学生发挥的余地
  上课时,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我们往往会走进一个误区,总是喜欢把能想到的自以为精彩的构思一个一个安排到教案里,总认为课前经过精心的包装,比临场发挥肯定要周到些,完美些。到了课堂上,学生没有讲出你预设的答案,就千方百计地诱导,直到讲出你心中的答案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无视学生课堂动态生成的东西。因此过度的设计导致对教学的控制,导致对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包办、强制和干预。使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预设时要树立“丰满与蹈白”的理念。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时空。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三、让发展作主,预设与生成没有固定标准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预设也好,生成也好,都是为了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鉴于此,在课堂上,预设环节和现场生成内容的删留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预设时,所有有创意的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就像你烧炒的是一盘大白菜,燕窝再好再补也不能把它和大白菜混在一起,否则这道菜成本高结果更不伦不类。这样的创意再美、再好,也要忍痛割爱。同样,新课程提倡生成,但并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不是漫无目的的脱离“文本”的生成,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生成首先应当尊重“文本”的内涵,在深入理解文本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生成。其次,“即时生成”也并不是都有价值,教师要有所选择,对那些无关的、意义不大的、没有多大价值的生成可以一笔带过,对那些有探究价值的生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如上《两小儿辩日》时,如果学生提出到底早上时的太阳还是正午的太阳离我们近,我们就不必纠缠不休,而是鼓励学生课后去查资料,毕竟这是语文课而不是科学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