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新词新语的修辞魅力
作者:刘菊芳
面对语言发展和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作为现代社会的语言和语文工作者,应以冷静观察、深入思考的态度去研究它,分析它,关注人们的语言生活,引导民众的语言使用,从而使祖国语言得以健康、纯洁地发展。正如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先生所说:“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出现,既有着历史、社会、生活的原因,也有着其自身规律和极强生命力等特点,即它们本身所特有的一种辞格魅力。据有人从语料库统计所知,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个之多,而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最为常见。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修辞学在汉语语汇的增生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我们能认识这些新词新语的“修辞学造词法”(任学良语),即认识它们运用修辞手法(辞格)来创造新词语的方法,那么就会更有利于掌握它们、运用它们、创造它们并规范它们。
(一)比喻造词 丰富词义
比喻的最大特点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变得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具体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人们常常用这一方法比喻其它事物或其它事理,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赋予新义而创造出新词新语。如“大锅饭”比喻计划经济时僵化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铁饭碗”比喻计划经济时固定工作;“下海”喻指搞活经济时人们从事经商活动;“下岗”比喻某些人失去工作;“车狼”意指那些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抢劫的人;“店鼠”是指在商场进行偷窃的人;“一刀切”比喻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讲,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渐渐地这类词语就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了。
还有一些新短语是用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作中心词的,这类短语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龙头产品”指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它产品发展的产品;“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豆腐渣工程”喻指一些开发商为牟取暴利而偷工减料、坑害国家和百姓所建造的工程。“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龙头企业”等都属于这类短语。
前面提过,在创造新词新语的过程中,比喻这种辞格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趋新求雅的特点,表现出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这类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词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如:“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然而在“武侠热、英语热、琼瑶热、追星热、旅游热”等短语中,就把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由上所述,由比喻创制的新词新语,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词义更为丰富,更易被人接受并运用。
(二)借代造词 引人联想
借代是一种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以跟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它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使语言富于变化,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的效果。
用借代构成的新词新语很丰富。有以专称代通称的,如:“伯乐”,原指韩愈《马说》中的人名,后专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有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的,如:“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品蔬菜供应。有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志指该事物的,如:“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国家级足球队员;“白领”代指具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生活比较安逸的工薪阶层人员;“蓝领”指普通的大众人群;“粉领、银狐领”指时髦女性或准贵族女性;“大檐帽”指那些执法人员;“橄榄绿”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还有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爬格子”、“挂鞋”,前者形容勤奋艰苦写作,后者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有以形象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聂旋风”,因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像一股旋风,连连获胜,令对方望而生畏,故得此美名;“铁榔头”,前国家女排主攻手郎平因扣球有力,且“郎”与“榔”谐音,就用这称号表示对郎平的赞誉与喜爱。
其实,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新语具有一定的共性,追求形象鲜明,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同时,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新语所表示的词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
(三)仿拟造词 形象新颖
仿拟是在现代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照新词语的一种修辞方式。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新语,有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有的则是依据汉语语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反仿或类仿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如:由“的士”仿拟出“面的、轿的、货的、残的、摩的、马的、驴的”,由“酒吧”仿拟出“网吧、陶吧、奶吧”,由“家族、民族”仿拟出“上班族、打工族、追星族、白领族、炒股族、上网族”等,由“空姐”仿拟出“空嫂”、又仿拟出“军嫂、警嫂”,由“的哥”到“的姐”,由“大气候”到“小气候”,由“冷销”到“热销”……可见,仿拟这一辞格的运用,能使汉语词语日益丰富,词语队伍日益壮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新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不断地提出和接受种种新的说法(不单是完全符合语言的基本格式和一般用法的说法,也包括一些跟语言的基本格式和一般用法不全一致,而又不是决不相容的某些有用的特殊说法),这是语言发展中间制约力量相对的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也产生于语言的特性。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总要跟社会生活和人的思维一道前进。语言永不停滞。忽视这种力量来谈语言规范,所得的结论常常会被语言实际所否定。”因此,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要是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它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目前,汉语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繁荣时期,新词新语以我们意想不到、始料不及的速度与方式涌现,我们应努力地去学习它、研究它、接受它,为丰富先人开创的汉语理论宝库、为创造正走向强势的汉语的辉煌未来而不懈奋斗!
刘菊芳,高校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