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作者:李锡林




  2007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选用诗、词、曲24首。在选材与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一)双峰对峙,众星捧月。从时代看,考题题料取自先秦诗一首,唐诗8首,宋诗7首,宋词3首,金词一首,元曲一首,明诗一首,清诗一首,清词一首。在这24首作品中,唐诗、宋诗词共计18首,成为高考的主打题料。这说明,命题人不约而同地充分尊重了我国诗史的特征,其他诗篇或是诗史的源头,或是诗史的发展,或是诗史的尾声,而我国诗史的真正高峰正是唐诗宋词,它们代表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以唐诗宋诗词为高考考题的主要题料,应该说是理所当然。同时,又兼顾了诗史的不同阶段,体现了选材双峰对峙,众星捧月之势。
  (二)大小诗人,一时荟萃。从所选作品的作者来看,名诗人王维两首《新晴望野》(节选)(全国卷Ⅱ)、《秋夜独坐》(辽宁卷),白居易一首《惜牡丹花》(重庆卷),刘禹锡一首《乌衣巷》,韦庄一首《金陵图》(江西卷),王安石两首《示长安君》(湖南卷)、《葛溪驿》(四川卷),苏轼三首《望江南·超然台作》(全国卷Ⅰ)、《海棠》(重庆卷)、《阮郎归·初夏》(上海卷),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送人》,共11首,其他13首作品及诗人对高中生来说,则相对陌生,可以说是大小诗人,一时荟萃。
  (三)关注异类,避热就冷。选了一部分名诗人的作品,会不会跟考生平时的复习撞车呢?命题人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以苏轼为例,全国卷Ⅰ选的是《望江南·超然台作》,这首词作写由眼前烟雨迷蒙的春景而生思乡之情,毫无一贯的豪迈、旷达;上海卷的《阮郎归·初夏》写少女单纯、天真、欢快的闺中生活,清新自然,而无一般闺情词的相思之苦,无孤独、寂寞、慵懒、倦怠的弱质愁绪。我们的教学现状是:对苏轼豪放风格的作品讲练得多,而对其他风格的词作讲练较少;讲练闺情诗词突出“怨”字的多,而涉及活泼欢乐的少。命题人正是抓住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既避免撞车,又给我们的教学敲了警钟。再以王安石为例,他先是一个政治家,然后才是一个诗人,在政治上他锐意改革,在诗词上他关心国家的命运(如考生熟知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但湖南卷选取的是他的诗《示长安君》,四川卷选取的是他的《葛溪驿》,前者表现的是情意绵绵的手足不忍别离之情——“怆情”,后者抒发的是游子漂泊在外的离乡之苦,均属于抒发个人情怀,大政治家发小人物之悲,这是出乎考生意料的。显然,命题人在选名诗人的作品时,力避代表作,而是选其另类作品、生僻作品,体现了关注异类、避热就冷的原则,从而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四)由侧重选取思乡怀人的诗歌渐趋转向选取关注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诗歌。过去的诗歌考查,多以思乡怀人的作品为主,而在2007年的高考中,对诗歌的考查从题材的角度,有了更大的开掘。2007年的高考试卷中的24首诗作,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个人情怀类(思乡惜别、个人述怀、个人心境、咏物寄托),社会关注类,田园山水类。具体说来,属于思乡惜别的有全国卷Ⅰ《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江苏卷《鹧鸪天·送人》(辛弃疾)、湖南卷《示长安君》(王安石),计3首;属于个人述怀的有福建卷《武夷山中》(谢枋得)、海南卷《小斋即事》(刘一止),计2首;属于个人心境的有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四川卷《葛溪驿》(王安石)、广东卷《溪亭》(林景熙),计3首;属于咏物寄托的有重庆卷《海棠》(苏轼)和《惜白牡丹》(白居易),计2首,以上均属个人情怀类,共计10首。属于社会关注类的有反映妇女劳动生活的《诗经·周南·芣苢》(北京卷),感慨国家昔盛今衰的怀古诗作《华清宫》(吴融)《过华清宫》(李约)(湖北卷)、《乌衣巷》(刘禹锡)《人月圆》(吴激)《山羊坡·燕子》(赵善庆)(浙江卷)、《金陵晚望》(高蟾)《金陵图》(韦庄)(江西卷),关注边塞将卒思想情感的《出关》(徐兰),计5首。吟咏自然风景的有天津卷《黄氏延绿轩》(高启)、上海卷《阮郎归·初夏》(苏轼)、全国卷Ⅱ《新晴望野》(王维),计3首。上述统计说明,命题人选材的范围更加扩大,由侧重选取思乡怀人的诗歌渐趋转向关注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诗歌。
  2007年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大致可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情景关系三处。全国卷Ⅰ第2小题直接设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天津卷第2问,对诗中的某一句进行设问:“‘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上海卷也是对诗中的某一句进行赏析,但难度加大,要求写一段赏析文字:“就作品中划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分两种情况,一是分析全篇的情景关系,一是分析作品中的某一句的情景关系,后一种考法是一种新情况,值得高度关注。
  2、炼字四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天津卷、广东卷涉及到了对炼字的考查,同过去一样,主要是对动词的考查,但也出现了新动向:对叠词的考查,天津卷设题“‘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对虚词的考查,全国卷Ⅰ设题,“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考查的范围在逐渐扩大,难度在逐渐加深。
  3、思想感情九处。全国卷Ⅰ第一问:“作者在词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重庆卷第二问:“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湖北卷第二问:“两首诗各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辽宁卷第二问:“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福建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安徽卷第二问:“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七问大同小异,都在“是什么”上做文章,侧重在对诗歌理解能力的考查上。江西卷第一问:“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四川卷第二问:“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作简要分析。”海南卷第二问:“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后三问侧重回答“怎么样”的问题,由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转向鉴赏能力,突出了对诗歌赏析能力的重视。
  4、表达技巧六处。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常见题型,但2007年在这一点的考查上是有微变的,过去主要是对整体的考查,现在既有对整体的考查,也有对局部的考查。对整体考查的有两处,浙江卷第二问:“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湖北卷第一问:“请指出两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但对诗词局部表达技巧的考查分量加重,有四处,重庆卷:“苏轼《海棠》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安徽卷第一问:“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江苏卷第一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山东卷第二问:“‘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特点非常明显,既重宏观,又重微观,并侧重微观,说明对考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5、对某一诗句(或某一联)的理解七处。又分三种情况,一是侧重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二是侧重对诗句表达技巧的赏析,三是将对内容情感的理解和对表达技巧的赏析融合在一起。天津卷、四川卷属第一种,如四川卷的问题是:“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福建卷、山东卷属第二种,如福建卷的问题是:“‘田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全国卷Ⅱ、重庆卷、江苏卷属第三种,如全国卷Ⅱ的问题是:“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某一诗句(或某一联)的考查,体现了要求考生精微把握诗歌的特点,而不是粗略地感受。
  6、语言特色二处。上海卷以选择题的形式,涉及到语言风格。浙江卷要求赏析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难以把握,所以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类题并不多。
  7、意象二处。浙江卷和广东卷仅作常规性的考查。意象是理解古典诗词的重要钥匙,也是一线教师授课的重心,因此,对意象内涵的相对固定性以及临时灵活性,考生掌握得较好。看来,命题者为了保证试卷的效度,在考生熟悉的地方设题较少。
  8、句子的置换一处。山东卷第一问:“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这其实是旧题型,由2004年湖北省语文高考题考查字的置换变为考查句的置换。这种题型实际上属于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或炼字。
  9、比较鉴赏五处。重庆卷、湖北卷、浙江卷、江西卷、辽宁卷均是比较鉴赏,浙江卷甚至首次将三首作品比较鉴赏。这些比较鉴赏设点涉及到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预测今后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趋势如下:
  第一、全方位地观照古代诗人。倍受关注的诗人和影响较小的诗人竞相亮相。
  第二、诗材内容丰富多彩,思乡、别离、边塞、咏史、述怀、关心民生等均可能设题。
  第三、对诗词的考查宏观微观相结合,微观的力度逐渐加大。
  第四、理解、赏析并重,有向赏析倾斜的态势。
  第五、由对单首诗词的考查逐步转向对两首以上诗词的考查。
  
  李锡林,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