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借鉴生活教育理论 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作者:翟李春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笔者把陶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用于指导作文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师生的“高投入、低收效”的问题,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一、用生活教育理论分析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重头戏,备受师生的关注。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怎样,成效如何呢?以下是笔者曾经见到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铃响。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开始指导: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组织、如何写得有意义、书写要认真、字数要超过几百,等等。知道怎么写了吗?听我再读一篇范文。好,开始写吧。……学生单手托腮,愁眉苦脸,……两节作文课结束,草稿纸上爬上几句支离破碎的语句。
  镜头二:放学路上。学生甲:作文写好了没有?学生乙:没有。一听作文我就头痛,恨死了!晚上回家又得翻作文选去找,玩不成了。学生甲:告诉你个好消息,现在出来一种作文软件,只要把题目和要求输进去,马上就生成了一篇作文。咱一块到网吧查查去……
  镜头三:教师挟一摞作文本,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教师开始讲评: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是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瞎编乱造。XXX语句不通,错别字十几个。……学生手捧作文,见满纸圈圈点点,作文后照例有一大段评语。究竟写的是什么就不管它了,反正得了个“良好”,完成任务了,满足啦。
  镜头四:学生甲:你的作文获奖了,发表了,你干嘛还不高兴?学生乙:唉,累死我了。我妈给改了两遍,老师又改了三遍,我抄来抄去,烦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怕作文、恨作文、抄作文、编作文的呢?当前作文教学的“病因”何在呢?本人通过运用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来分析,认识到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重技法,轻体验,违背了“真教育”和“活教育”的思想,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享受不到写作的乐趣。
  一是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少真切的个性体验。陶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命题,去规范写作的内容与要求。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真切感受,当然是“无源之水”,瞎编乱造,生搬硬套,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没有个性的体验,没有写作的需要与冲动,就激发不起写作的兴趣,这样,写作就成了学生的一种任务,一大负担。
  二是过多地重视“技法”的指导与训练,忽视人文关怀。教师从审题到确定中心,从选择材料到组织材料,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讲得头头是道,精细入微,从而把一篇文章肢解成一个个理论模块。这种把传授写作知识作为本位的教学,结果必然导致产生机械的“印证性”作文训练。“作文审题技巧”、“开头结尾几十法”、“快速作文法”等写作指导丛书应运而生。这些条条框框,让学生对写作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从而形成了“写作知识掌握得越多越不会写作”的怪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写作的主体——学生的地位。学生由于长期缺少人文关怀而销蚀了写作热情,更谈不上个性的张扬了。
  三是作文评价方法简单,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与激励。一方面,在作文批改中,教师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意见。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作文批改上,字词句篇,面面俱到,问题罗列了一堆。学生看到自己作文存在这么多的毛病,更加失去了写作的信心。类似的笼统的评价,久而久之,让学生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结果是“教师累得晕头,学生只看前头(等第)”。批改过程中没有平等的交流,没有学生主体能动的参与,就容易扼杀学生对生活感悟的主动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磨灭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作文评价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有些家长和教师,把发表和获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于是引导学生按所谓的“标准”写作,急功近利,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严重腐蚀了学生的个性与纯真。
  
  二、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改革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要从激发学生的个性张扬入手,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开放作文时空,鼓励个性创新,让写作成为学生实现个体价值的宽广平台。
  (一)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文的过程,首先应该成为“做”作文、“悟”作文的过程。
  第一要开放作文时空,课内外统一,校内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自然、认识社会、亲近生活的机会。说到底,作文不是在两节作文课中能“编”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来的。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花草,去感受风霜雨雪;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街头社区,调查采访;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拓展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第二要有意识地去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敏锐学生的个体感受性。陶先生一贯主张:“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要尽量让学生动眼去观察。”要“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因此,引导学生能听见别人没听到的音,看到别人没看到的景,悟出别人没悟到的情,就能写出别人没写过的文。这就要求在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激发学生与自然、与时代的和谐共振,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关爱自我,增强对生活的感受性,抒写有现实生活气息的文章。
  (二)放飞自由翅膀,张扬个性风采。
  要让学生从作文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就要真正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作文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自由地释放写作激情,展示个性魅力。也正如陶先生所主张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
  第一是要废除过多的“清规戒律”,还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还在于作文的限制太多。为什么不少学生说话时思维敏捷、幽默可爱,而一写起文章来就无话可说、空洞乏味呢?因为一动笔就严肃起来了,写作的内容有规定,文体有规定,时间有规定,字数有规定,太把作文当作一回事,结果压力多了,负担大了。有了负担,思想就不能解放,真情就不能流露,个性就不能展示。
  第二是要提倡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科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由于各自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性格气质、兴趣情感、行为习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唯一”。好文章的魅力来自于新颖的审视角度、独特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体验、灵活的表达方式,而这些都来自于“唯一”的个性的展现。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譬如,一次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结果发现大多数作文如出一辙,都是写母亲美丽善良,父亲勤劳能干。我把这些作文归纳在一起,提取外貌特征和主要事例来读,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个是自己的父母,结果很多学生分辨不出来。我说你们的父母与别人在一起,你会认错吗?学生说当然不会。我问为什么,学生说长得不一样。我说对,每个人都不一样,为什么写出来都一样呢?给你一周的时间去观察、去了解,然后如实地写下来,看谁能写出自己父母与别人父母的不同。结果学生的作文异彩纷呈,学生也异常兴奋。
  第三是要以激励为主,鼓励个性创新。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采取多元化、分层次的评价方法,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开辟广阔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时代是不断地前进,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同样,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应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领会、挖掘、运用,就能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翟李春,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