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让文学名著重现亲和力
作者:杨继利
据了解,文学名著在当今中学生群体里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反映,高中三年下来,他们从未读过一本大部头文学名著,对于一些名家经典的了解,仅限于语文教材中所提到的那一些,他们知道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海明威,也知道《红楼梦》《悲惨世界》《十日谈》,却仅仅是把这些作为文学常识来识记的。经老师的大力倡导,有时甚至是硬性要求,一些学生也会亦步亦趋地拿一些名著捧读,但这种阅读就像带着沉重的脚镣蹒跚地行走,是受制于某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当然收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有不少人在分析研究了。有人谈到经典名著被冷落是受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网络时代,媒体迅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文化泡沫泛滥,各种适于耳目之娱的东西充斥市场,当代中学生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欠佳,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一些更为内在的因素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是否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呢?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来谈两点看法。
第一、古今生活形态差异带来阅读体验障碍。由于时间推移,年代久隔,一些文学经典中所描绘的生活形态与现代生活形态尤其与中学生所认同的生活形态差异较大。于是阅历不够,也无充分的阅读经验积累的中学生,他们看待一些名著里所描述的人和事,就像面对一个陌生的,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世界一样,难免会觉得索然无味。一个学生看了一半的《红楼梦》之后这样跟我说:“老师,我每每怀着庄重虔诚之心去阅读《红楼梦》,但每一次都是读得奄奄思睡,兴味索然,最后就是搁置一边了,我就怎么也体会不出你所说的那种种好。”对这样的诉苦,我们恐怕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幼稚无知,它倒是道出了许多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的真实感受。经典名著的深厚内涵与十几岁青少年稚浅的心灵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经典名著里所反映的生活形态与学生们所触及的经验世界也是相去甚远的,因此许多文学名著在中学生看来往往是冰冷的,坚硬的,缺乏生气的。相反,若叫学生去读一些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作品,他们就容易投入,不会有类似的艰涩乏味的感觉。
第二、不恰当的阅读定位造成阅读审美疲劳。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时很容易犯阅读定位不恰当的毛病,我们往往忽略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忽略学生阅读个体的差异,漠视学生的经验世界,对经典名著进行不切实际的阅读定位,有时还会犯一刀切的毛病。
比如读《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一部丰碑式的伟大著作,是无庸置疑的,许多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也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说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说凡是中国人就不得不看《红楼梦》,不看《红楼梦》的就不是中国人。于是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也常受这些评价影响,动不动就把这些名人的话搬出来,似乎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似的,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没错,《红楼梦》是伟大,可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是否一定要把它定位为一部大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来读呢?能普及《红楼梦》的阅读当然也是好事,但是不是非得用不读《红楼梦》就有被“开除国籍”的危险去吓唬学生呢?带着如此艰巨的阅读使命,整个阅读过程就会像泰山压顶般地沉重,学生怎能感受得到阅读的乐趣?他们会想,既然体会不到一点乐趣,那我为什么非得逼着自己去读呢?就如一块食物,它即使营养再丰富,但吃了不消化有什么用?我们当老师的为什么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进行不同的阅读定位呢?对于那些迷恋言情小说的学生,就把《红楼梦》定位为一部普通的言情小说来读,它就是讲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对于那些喜好古典诗词的学生,就引导他们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曲作为阅读赏析重点,一部《红楼梦》就是古诗词的集大成者;如果学生对《红楼梦》压根就不感兴趣,那就不要叫他们硬读了,换个其它的吧。总之,阅读定位应该尽量平面化,多样化,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学生读有所获。
二
不管多么伟大的作家,他们在世的时候也一定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当时也一定是鲜活的,充满当代生活气息的;可一旦被尊为经典,被人有意或无意地神化的时候,那鲜活的东西就慢慢被冲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地以一种神圣的乃至有点冰冷的面目展现在许多普通读者面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占的分量是比较大的,不过从实际情况反映看,当代中学生对鲁迅的文章热情并不高。问其原因,他们会说,鲁迅的文章太深奥了,我们看不懂。再问他们对鲁迅的看法,他们则会说,鲁迅太伟大了,不是我们一般人能走得近的。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法让人平视的鲁迅,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被神化的鲁迅,一个高高在上随时给别人以威压感的鲁迅。这实在是对这位大师的最大冤枉,先生若地下有知,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鲁迅以及他的文章果真如此让人无法亲近吗?只要我们翻开现代文学史去查阅一下鲁迅的生平资料,就会做出这样的回答:不是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平常得可以让人感觉到他的心跳的人。尤其是二三十年代他与其他文人的论战,他对反动势力的痛斥,让我们感觉鲁迅先生活得是那么的痛快潇洒,那么的酣畅淋漓,那么的热血沸腾。他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哪里像一尊佛只给人以冰冷威压的感觉呢?
所以当现在的学生渐渐对鲁迅的作品产生隔阂的时候,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先通过探究去了解鲁迅的生活世界——那种富有个性化人格魅力的生活形态,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一个爱憎分明的鲁迅,一个有许多缺点并不完美的鲁迅。凡是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尽力推荐,这样他们自然就有了阅读兴趣,无形中也增加了鲁迅著作的亲和力。
三
个性化探究阅读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拓展性阅读,是一种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把阅读活动逐步向纵深处拓展的阅读方式。阅读带上“探究”二字,并非要让阅读变得沉重,而是要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富个性化,更贴近生活,从而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探究阅读,以此来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不失为增加名家经典亲和力的一种有效尝试。在开展探究阅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阅读个体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量体裁衣。
“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应树立的基本理念,“立人”应成为教育的出发点;通过立言而立人,应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与任务。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交流方式,也应以“立人”为本。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而不是面目模糊,缺乏个性的“工具”。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若是一刀切,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疑是违背人性的,也是与教育的正常良性轨道相背离的。一切非人性化的做法强加于人势必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最终厌弃之。所以我们始终要牢记一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在阅读兴趣、阅读储备、阅读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若欲使阅读成为人人向往、人人乐此不疲的行为,无疑要正确分析并面对这种差异。
基于阅读个体的差异性,探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症下药”。要先“对症”,然后再“下药”,“对症”就是对阅读个体的分析研究,“下药”就是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判断选择。对于作为阅读个体的学生,教师要深入研究但不要越俎代庖,要善于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心理,准确把握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然后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阅读目标和阅读内容。
再以鲁迅为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把鲁迅的文章划分为几个阅读研究专题,让不同层次、不同秉性的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阅读选择。鲁迅的杂文,鲁迅的小说,鲁迅的散文诗,鲁迅的日记等等都可以列为阅读专题。当然我们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盲目地引导他们从深处挖掘,这样又会把鲁迅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压在他们的心头。中学生读鲁著应有中学生的读法,只要定位恰当,引导得法,他们同样可以把艰深的鲁著读得兴味盎然。有学生很欣赏鲁迅先生的“骂人”水平,就选了这样一个课题:《从鲁迅的杂文看鲁迅的“骂人”艺术》,有学生很喜欢《故事新编》的幽默诙谐与丰富奇特的想象,就结合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热门,选了这样的课题:《读鲁迅小说·悟作文创新之道》。这些都是属于基于实际的个性化探究阅读行为,这样的阅读是不会让人生厌畏惧的。
总之,个性化探究阅读还阅读以主体性,人文性,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是一种有生命力的阅读方式,用以指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尝试,许多方面尚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探讨。
杨继利,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