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程三种学习方式的内涵界定
作者:应慈军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应该说,教材采用的这三种呈现方式,对促进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转变传授式的教学方式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教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专题中的《辛德勒的名单》,按教材要求应采用“问题探讨”的学习方式。但看课后设计的“问题探讨”题,不觉有些惘然。题目是这样的:
1.辛德勒本是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大发战争财的商人,什么原因使他从兽性中“解救”出来,让人性的善良又回归到他的身上?
2.在影片中,纳粹军官高斯是与辛德勒构成对比的人物。结合节选部分的有关内容,谈谈影片塑造这个人物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
3.电影剧本都是由一个个场景组成的,这些场景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选择一两个场景,分析其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4.电影剧本中精彩的对白耐人寻味。品味下列对白中画横线文字的丰富内涵,和同学一起讨论它们对表现人物个性和主题有什么作用。(对白略)
这些问题需要探讨吗?第1题是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第2题是关于对比写法的理解,第3题是对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第4题是语言的品味。在笔者看来,这几题应归入“文本研习”的范围。
教材不仅在“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之间存在着难以区别的地方,“活动体验”也有界限不明之处。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属于“活动体验”类型,然而其设计的活动是有些令人费解的:
《亡人逸事》写了“亡人”的哪些“逸事”?这些“逸事”表现了“亡人”什么样的性格?(“一花一世界”板块)
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永远新的旧故事”板块)
下列两组学习材料,分别是清人脂砚斋对主要人物出场的评点和现代作家王蒙对主要人物性格的评点,你同意他们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总借俊眼传出来”板块)
师生看了这样的题目,需要“活动”吗?没有“活动”,何来“体验”?以笔者愚见,前两个属于“文本研习”范畴,最后一个应属“问题探讨”范畴。
类似的问题在教材中还可以找出不少。这种“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彼此之间本质意义相混淆的现象,可能是因其实践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而造成,也可能是编者对三种学习方式的含意没有明确界定所致。归属何种方式不清的题目设计,给三种方式的运用带来了混乱,于是弄不清这是什么课型的怨声时有所闻。
以往教材的课后练习主要针对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和课文教学的要点、难点设置,自然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理解教材、落实教法的重要指南;如今苏教版三种呈现方式不仅具有上述传统教材课后练习的功能,而且带有强烈的课型转换意识,肩负着新课改后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重要使命,因而课后练习更具导向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这三种教学方式及其问题的设计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厘正。
二、三种呈现方式的概念及设计
1.文本研习
“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文本研习”重在“研习”,主要指向文本的研读与欣赏,旨在通过对文本的精读研读、品味感受,理解作品,陶冶情操,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境界。如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探索与发现”板块,其“文本研习”的设计是:
阅读《〈物种起源〉绪论》,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想一想,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他对物种起源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目标指向是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从对相关文段的阅读中寻求答案。比如“达尔文为什么提前出版《物种起源》”这个问题,阅读第四自然段就可以明确:①关于物种起源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完成尚需更多时间;②因为达尔文“身体很坏”;③因为华莱斯对物种起源的研究得到了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
设计的问题,是以研习文本为基础的,以读懂文本为目的,解题的用时相对较短。研习的对象包括文本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字、词、句、篇及其结构形式与表达方式等。
2.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着眼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探讨”侧重于“探讨”,主要指向文本阅读中的探究,借助预设的核心问题引发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如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黑暗中的心迹”板块(《安妮日记》),“问题探讨”的设计为:
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阅读安妮的日记,想一想,在纳粹迫害下,安妮是怎样记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痛苦的。为什么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这表现了安妮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对此你如何理解?
前一题属探讨型的问题。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多数人是不能执著自己的理想的,安妮却能做到这一点,她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有了矛盾,就有了探讨的价值。后一题是拓展型开放题,芸芸众生会有什么罪过呢?这就有了思辨的基础平台,对发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深刻性都很有帮助。
回答这些问题,文中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但可以从文本出发,在领会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作深入思考。这类问题的设计,文本是条件,探究是手段,超越文本是关键。其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答案往往有相对指向性;二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前者突出探究性,后者重在思辨性,两者都较费时,主要以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推断想象、评价创造等能力为主。
3.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活动体验”侧重于“体验”,主要强调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和亲历,在丰富多样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等,以体验来提高语文素养。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的“历史画外音”板块选了两组摄影图片,“活动体验”的设计是:
就一个时代而言,一幅照片所反映的内容是很有限的,但它记录的历史真相发人深思。第一组照片都表现了战争的苦难,和同学交流面对照片时的感受,对这些照片发表你的评论,说一说它们是从哪些角度记录战争苦难的。
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对理解图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很有帮助。和同学交流你对摄影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归纳读图要领。
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都有丰富的内涵,从两组图片中选一幅,拟写解说词。
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请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为她写一则什么样的墓志铭?
不难看出,评论、交流、写作等“活动体验”还是要以“文本研习”为基础的,倾听、开口、动手是其基本表现形式,思考、探究是其基本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听说读写等狭义的活动;二是大语文活动,包括社会参与与科技实践活动、生活体验与实际操作活动、文体活动和趣味活动等在内的广义的活动,倾向于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提高综合素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