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审美人格
作者:苏子琦
问者(苏子琦,以下同):刘老师,您好!您作为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和文学评论家,又长期在文学教育一线工作,一定对教育的本质有自已的思考。首先请谈谈您对教育的基本理解,好吗?
答者(刘川鄂,以下同):让每一个人成为他想成为的自己,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是很偶然的事,人活着就是自己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并不存在一个先验的、或外部强加的意义。教育不仅是帮助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和掌握不断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是帮助他全面成长,成长为一个独立自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人。
问者:这个提法很新鲜,充满了人文情怀。在根本理解上,也与当代很多人文学者的教育观一致。那么,文学教育如何体现这种教育观?
答者:从幼儿园的看图说话到大学语文,文学课占有特大的比例。由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培养健全人格和审美追求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人回顾一生十多年的学校生活,往往对语文老师印象最深,也是因为在课堂上他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学知识,还有审美人格的熏染和滋养,潜移默化,细雨润无声,一生受用。
问者:那么,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实践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
答者:在我看来,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既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审美创造物,又是人类某种共通性的审美反映。从涉及历史的这一部分来看,它有谨严客观的特点;而作为美的历程,它有艺术的灵动和人性的飞扬。所以从事文学教育的工作者不可为了所谓严谨而失去了艺术的美质,也不可为了审美而忘了历史本身。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前者要求实与新,后者要求活与美。
问者:您把文学教育的重点概括为实、新、活、美四方面,可以针对每一方面详细的谈一谈吗?
答者:实、新、活、美并不是孤立的各个方面。应该说实是基础,新是提高,活是方法,美是灵魂。
首先,说到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教学要落到实处。例如在讲作家作品时,应当让学生对于作家的成长背景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大致清晰的了解。其次,求实必会有所创新。现有教材尤其是所谓“教参”,难免有这样那样不足的,教师有很多辨正的空间、发挥的余地。教师可以对某些自己未必赞成的“定论”,大胆陈述己见,并鼓励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自由思考自由表达。
我认为基本讲授的态度是,绝不要摆出一副灵魂工程师的架式,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与学生一同进入的灵魂探索者。绝不以自己的看法为定论,强迫学生接受。对具体文学现象,在需要作出评价的时候,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
求新而能出新,既出于对课程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和智力的尊重,也是对教学负责的体现。所谓出新,是在求实的基础上勇于出新,在充分吸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适度出新,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出新。我坚持认为,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与其给学生一些死的知识,不如让他们自由的思考。正如赫尔岑所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教师当然应该向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但绝不要把它说成是定论。这样,自己的一家之言,更能激发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多的出新。这才是求新的最终目的。
第三,说到活。据我个人的观察,很少有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能做到既深入又生动。课堂上死气沉沉,没有文学的情感之美、形象之美和流动之美,是较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讲授文学者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不高,不能充分注意到文学之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把文学当作只有一种解释一种答案的死知识,忽视其审美多样性、模糊性、非理性等特点。
另外,不少教育管理部门在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管理评价体系时,不注重文理科区别、语言课与文学课的区别,在教学大纲教学环节考查方式评价依据等方面,一刀切,限制过死,这样也使教师讲活求新的积极性受到扼制、创造精神受到扼杀。
其实,真正吃透所讲内容是把课讲活的知识前提,而热爱文学热爱课堂热爱学生、有全力的感情投入是把课讲活的必要条件。面对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如果教师在讲台上四平八稳,毫无生气,那么学生也得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审美人生的陶冶。要唤起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唤起他们的形象感、图画感,通过向他们展示汹涌的文学运动、激烈的文学论争、优美的文艺作品的方法是可行的。这样可以使他们看到活的历史长河的流动,使他们仿佛进入了中国文学优秀人物形象画廊的大观园。
问者:看样子把课讲活并非易事,您可以给一些具体的建议吗?
答者:把课讲活,有很多方式方法。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讲清基本要点的基础上,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第二,不要把问题讲满,有意留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补充。第三,在讲授文学史现象和作家作品的时候,上一次课讲的方法,这次不一定照搬。第四,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培养要密切地结合起来,放教学录像片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有收获,开展课堂讨论一定要学生真正动脑筋,对学生的作业不一定要篇篇批改,但一定要认真讲评。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才是真正的活起来,也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问者:谢谢刘老师的建议。刚刚您只谈了文学教育时应该重视的前三点,最后如何将“美”字融入文学教育中去呢?
答者:最后谈到美,可以说美是文学教育的灵魂,因此应当重视文学的审美教育。这是由文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让文学的课堂充溢着青春、自由和美的气息,正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也是把课讲活求新的重要方面。美是流动的、带有非理性模糊性特点、带有欣赏者自身的人格印痕,它拒绝死板机械、拒绝唯一的标准答案,它必然是活的,必然要求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把课讲活出新的很多方法也是使课变美的方法。
在教学中注意有针对性地阐述文学价值观、讲述中外优秀文学在人性探寻和审美创造方面的佳妙处。提示学生在评价作品时充分考虑其人性含量和审美含量。这种引导式而非强制性地从理论和文学史的角度多作启发,是会逐步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因此在解析作品时,对作品中精彩的细节和精彩的语言,对作家如何把握人性的丰富含量,教师应表现出欣赏的趣味和水平,甚至可以辅以精彩的原文朗诵。朗诵者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平时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作家生平的电视短片,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放给学生看。形象的影视画面,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此外对作家的成长及创作道路进行“人性化”分析,可帮助学生把名人和伟人当作一个人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神来看待。这样就使学生对于一个现代人的成长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朗,有益于现代审美人格的培养。
问者:谢谢刘老师所做的详尽解答。说到文学教育,就不得不关注与其有关的现象和热点,现在正处于世纪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一片读经声,青少年读经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的热门事件和焦点话题,在您看来,青少年读经热现象为何会出现呢?
答者: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使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大增,少数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自大心理也随之膨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使某些文化保守主义者担忧其“负面”因素影响中国的下一代。他们期冀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抵御和消除这些“负面”的东西。既以国粹来培养青少年,又以“中药”来医治全球化时代的文明病。因此这些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倡青少年读经,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