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阅读教学中的六种读法
作者:王德全
朗读 即“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是相对于“默读”的。成功的朗读是对文本的艺术再创造。阅读课上,朗读最能全面的反馈阅读效果。
就朗读功能而言,它可以解决略读层面的问题,如感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梗概等;也可以解决精读层面的问题,如品味含义,欣赏美点,揣摩语言等。学生能从朗读中领会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情趣,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心灵受到触动。学生还能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气韵,体会用语之奥妙,自然而然地吸收语言之精华,从而产生百读不厌之兴趣,形成“好读”之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对朗读质量的总体要求。因此,教师要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几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向学生传授朗读知识,让他们掌握朗读技巧,逐步培养其朗读能力。
读“正确”,最基本的是读准字音、重音、停顿。吐字清晰,音正腔圆,是对朗读发音的起码要求。读准重音,标志着对词语在文句中地位的把握,对领会句子要义乃至全文主旨来说都很重要;读好重音,能够让听者抓住要点,加深印象。至于重音的确定,要视语境而定,尤其是逻辑停顿。当然,学习语法停顿知识,对把握朗读停顿会有帮助。
朗读时,在句子中间或句末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或句子结构的需要,停下来换气或使句子层次分明,有一种韵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朗读的内容。由此可知,读好停顿,也是朗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流利,主要指读得字顺文从,重音、停顿处理恰当,前后贯通,没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可以看出“流利”比“正确”要求高了,对知识与技术的要求较综合了。
“有感情”地朗读,是建立在与文本内容、文本作者“共鸣”之上的朗读,是朗读追求的高境界。从学理上讲,朗读全称为“表情朗读”。要读出感情,需要把握文章意旨,用适当的语速、语调、语气,根据对作品中喜、怒、哀、乐的理解,读出缓和急,扬和抑,用自己的气,演绎文章的“气”,把文章读“活”,把听者读动情,甚至读掉泪。《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文开头写道:“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这两句是雨果对伏尔泰的回忆和怀念,也是对这位思想和哲学巨人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表达了雨果的痛惜和赞扬之情。因此,在读第一句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要读出十分痛惜的语气;在读第二句时,语速要稍快,语调要上扬,要读出肯定、不可撼动的语气。
诵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诵读”的解释是“念(诗文)”。这个解释似乎不够专业化,单看这个笼统的解释,更难看出“诵读”和“朗读”有什么不同。诵读属朗读的范畴,与朗读有区别。新课标在阅读评价内容中,把“诵读”放在“朗读”的要求中提出;在“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分别提出“朗读”和“诵读”。显然,两种读法不同,阅读的目标要求也不同。梁实秋先生这样回忆他的老师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诵读完全具备了“有感情”朗读的特点,同时还“吟咏”,且“有板有眼”。这真是一种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身到的读法,是朗读的极高境界。
从声音的表现风格说,“诵读”怎么读?前人黄仲苏有“讲读”说。“讲”即说,谭;“说”就是说话,“谭”意为对话。朱自清对此作了认真研究,认为“讲读”分为“读和说”。读,要舒缓不迫,字字分明,注重意义,虽也有抑扬顿挫,但不显著,整个效果是郑重平静。说,是“照最自然最达意表情的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后来,朱自清把“诵读”强调到“说”上,提出“诵读”是“用多少要比说话做作一些”的“说话的调子”。照此说来,语文教学中,诵读还是使用将朗读腔“夸张”并趋之为极有抑扬顿挫的说话的调子吧。
诵读的优势在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诵读过程利于提高欣赏品位,培养审美情趣。
诵读这个词多次出现在新课标中,且与古诗文同时提出。因此,在学习古诗文时,要根据语体特点,选择适合的文本加强诵读。
诵读有“念诵”和“背诵”之分。不看文本的诵读,即为“背诵”。
诵读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好的。朱自清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诵读是阅读教学逐步深入的过程,成功的诵读是从朗读中渐渐感知、体验、领悟后得来的。“听读”是一种关系式的特殊朗读。听者无需看文本,无需用口,就可获得文本信息,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还可以鉴赏朗读者的水平;用现代媒体听读,更是课外最悠闲、最时尚的听读形式。
默读 不出声地读叫默读,它是读者和作者默不作声地对话。从“出声”与“不出声”的分类角度看,它相对于“朗读”与“诵读”。较之朗读与诵读,默读操作简单些,它只付诸眼睛与大脑,不必经过口转化为声音,当然也不经过耳的辨听,是读者心灵内部的思维加工活动。
默读是一种广泛的、实用的阅读方法,就连应考,也基本上都运用默读。站在阅读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第十一章》)之观点上看,默读还是最永远的读书方法。默读的主要优势是省力,便于集中精力边读边思。它快慢有伸缩性,时间和注意力的支配空间大。它可以减少别人监听的心理压力,有时使读者达到自我沉醉,甚至“自失”的境界。
默读可以解决略读层面的问题,也可以完成精读负载的使命。默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朗读、诵读中的问题,但决不可以替代朗读和诵读,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可能单从默读中反映出来。
默读特别适合自主性阅读。由于默读的速度可塑性很大,每布置一次默读,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默读面的大小,合理提出时间要求,不然,难以达到师生默契。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教师不要随便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一般让其读后发问。课内自读课文和阅读课外读物特别适合默读。默读还适合和“抄读”并用。整体感知课文可用默读,分析性阅读也可以用默读。默读是快速阅读的起点,是浏览的准备。
默读是一种自觉行为,在默读时,学生必须排除杂念,专心致志。
略读 即大略地读。从分类角度看,它相对于精读。略读也是粗读,即粗略地读,对课文有个粗线条的了解,不寻根究底。略读和精读概念都非常模糊。略读“略”到什么程度?精读“精”到什么程度?二者之间界限不清。如果“细读”这个提法有道理,略读的意义似乎是为细读打下基础,细读似乎为精读作进一步铺垫。新课标中没有提到“细读”,我们根据阅读的“浅层次”和“深层次”之分类标准,姑且把“细读”和“精读”都看作精读。这样,略读就是略读,不略读就是精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