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全面开掘语文课本的教学资源
作者:顾志裕
四、重视附录
七年级(上)课本附录内容丰富:十篇古诗词,两篇“名著导读”,还有两篇关于书法的知识短文。这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附录”绝不能一股脑儿全放到期末,草草了之;应当在期初早作安排。比如,期初就可以给学生讲《硬笔书法》和《写好硬笔行楷字》,然后指导学生经常练习硬笔字。十篇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尽量要有所点拨,避免学生课外死记硬背。《名著导读》宜早不宜迟,引领学生自读名著。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附录”,有时会产生神奇的效用。
凡寓言作品,皆有寓意,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运用。《寓言四则》的“研讨与练习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这对初一学生来说,实在使他们感到大惑不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居然能读出不尽相同的寓意?笔者教学时利用了“附录”中钱钟书所作的几则关于《伊索寓言》的新解(第188页),学生读了之后茅塞顿开。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面对同一内容往往会生成不同的意见,所谓“多元解读”或“个性化理解”。然而,这绝不是说文本不具备基本的比较确定的内涵。我们倡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解读的多样性;然而对学生的不当意见需作明确评判,不能一味迎合。在阅读教学中相机利用“附录”巧妙引导,答疑解惑,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从小学毕业走进中学读的第一篇课文是《在山的那边》。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编者要求学生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初一学生的理解常常不深刻甚至有失偏颇,笔者便结合附录中的古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进行教学。“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成了《在山的那边》的绝妙注脚,学生对“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战胜失望后”等诗句有了更正确的理解。同时,《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让学生心领神会。
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应当开发利用本地区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需要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笔者之所以主张“以本为本”,是因为现在我们有不少教师实在缺乏专业的眼光,身在宝山不识宝啊!
顾志裕,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上虞。本文编校:王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