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全面开掘语文课本的教学资源
作者:顾志裕
以下笔者以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为例加以说明。
一、巧用插图
语文课本里面的插图丰富多彩,意味隽永,可以说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充分利用插图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初一学生的学习。插图,我们应该关注它,研究它,开掘其丰富的内涵。这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而且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首先要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往往是无话可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的命题不注重学生的表达需要,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于是出现了师生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
《月球上的足迹》的“研讨与练习三”是这样的:
选择下面一种情景,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
1.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上与儿子通话说:“我看到了咱们美丽的家了!”设想他看到怎样的情景。
2.假如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经过漫长宇宙飞行,看到了一颗陌生而美丽的星球……
笔者教学时,师生面对课本第95页“月球表面”这幅插图,有这样一段对话:
学生甲:这是美国宇航员拍摄的,明年要换我们中国宇航员自己拍摄的。
教师(饶有兴趣):你的意思是……
学生甲:嫦娥一号卫星已经传回“月球表面”的照片(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
学生乙:有的中国人居然认为是不真实的。
学生丙:是真实的,中国和美国拍的照片有点差异,我从报纸上看到过。
……
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以照片“月球表面”为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我以为,这比“研讨与练习三”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更容易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现在,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学生的表达需要认识不足。在学生学习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更是人的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力。写作冲动应主要归因于表达需要。如果学生没有表达的需要,那么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写作。
变学生作文“要我写”为“我要写”,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来激发学生的表达需要。推动行动的强烈刺激就是内驱力。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月球表面”这幅插图,利用课堂生成创设写作情境,引发了学生思辨的欲望与想象的激情,从而产生了写作的内驱力。这种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用启发的方法积极引导,最终形成的是学生自觉的写作行为。
二、利用注释
课文注释,是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注释,既可掌握足够的字词,增长百科知识,又能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同时还为课外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提供查询线索。
题目注释,指明课文出处,介绍作者,解释题目中有关词语,说明编辑对原文是否有所删改等。如对《风筝》的注释:
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关于课文出处的注释,可以使学生学到版本知识,读书要选择最佳版本。至于编者的删改是最有教学价值的。
如对《羚羊木雕》的题目注释:
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
笔者在教学中,曾让学生讨论:原题是“反悔”,文章结尾处体现得很明显:“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改动呢?两个题目到底哪一个更贴切?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词语注释是课文注释的主体,它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提高解读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如:《童趣》(第19页)注释⑧〔唳(lì)〕鸟鸣。笔者教学时曾启发学生:为什么不注释为“鸣叫”?师生讨论中不仅引出“虎啸、狮吼、马嘶、猿蹄、鸡鸣、犬吠”等一系列词语,而且学生还了解了汉语言词汇的丰富与精当。这样,无论对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还是认识能力,都有很现实的意义。
又如:《山市》(第97页)注释①〔飞甍(méng)〕飞檐。甍,屋檐。笔者教学时,考虑到识字教学在初中的重要性,“甍”字难写,便让学生查字典掌握笔画。结果,《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屋脊”。师生又去查证《康熙字典》:屋脊、屋栋,《说文解字》:所以承瓦,故从瓦。更有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找到解释为“屋脊”的论据。这样,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甍”字的音、形、义,而且懂得了后人对古文的诠释不限于一家之言。这种认识对初学古文者来说,是多么可贵啊!
再如:《春》(第52页)注释①〔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笔者教学时告诉学生,词语有着稳定的意义,否则人们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但语言运用贵在创新。朱自清先生在这里偏离了“赶趟儿”固有的词义,临时赋予它新的意思,而且附加了某种感情色彩。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写出了百花盛开的春景,表达了欢欣之情。这样,学生利用词语注释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三、链接补白
七年级上册的补白,各类内容都有,以小资料、小趣闻、小知识为主,或者补充说明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如第5页),或者深化了课文的主题思想(如第10页),或者拓展了文本的学习内容(如第29页),或者提醒学生对同类作品进行比较(如第70页),或者向学生教授科学的写作方法(如第58页),等等。这些补白短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运用之妙,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可辅助课文的学习。
《童趣》是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文后的补白短文理解《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补白写道:“《浮生六记》是自传体的散文。原有六记,今存前四记。作者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笔者首先让学生查辞典理解“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童趣》是作者晚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此文重在“趣”字,写出童年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便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虽然内涵丰富,但语言朴素。笔者向学生提出回家与父母共同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上在学生交流自学体会的同时,教师进行了点拨、引导。布置作文“我爱我家”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学生愕然:除了“敬老爱幼”,还可以写什么?于是,笔者组织学生阅读《散步》后的补白——《三代》(巴金)。启发学生:这首21个字的短诗,写的也是一家三代,但表现的主题不同于《散步》,能不能说一说?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诗人笔下的这幅祖孙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图画里,既有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热爱与礼赞。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同样写三代人,视角不同立意也不尽相同。换言之,如果写“我爱我家”,那么完全可以写出“爱”的多种理由和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