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借事点睛法例说

作者:程 刚




  我端起痰盂去厕所洗刷干净后,回来把地上的脏物扫掉,又拿拖布把地面拖了个干净。这些活干完了,我又把床上的被子叠好,将吐脏的枕巾取下来,放在脸盆里洗干净晾上。这时候,屋里什么气味也没有了。我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可是心里却甜甜的。因为,我今晚做了一件从未做过的好事情。
  我刚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忽见小红动了动,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要尿尿。”我赶紧把小红抱起来让她坐在痰盂上。当看清面前不是妈妈的时候,她就哭着要妈妈。她尿完了,我一边哄她,一边抱她上床睡觉。我先给她盖好被子,然后,用手轻轻地拍着她。不一会儿,她就安静地睡着了。我松了一口气,把桌上的书略略整理了一下,又看了看报纸,这才感到很疲倦,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过了一会儿,我醒了,看看桌上的闹钟已是凌晨两点十分。我想,阿姨的病情怎样了?今晚还能回来吗?我心里不由得焦急起来。我正抓起叔叔家的电话,想向医院询问时,忽然听见楼外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我听出是阿姨他们回来了,忙高兴地开门走出去,只见叔叔正搀着阿姨一步一步从楼梯走上来。我忙问:“阿姨,好些了吗?”阿姨笑着说:“我打了针,吃了药,又输了液,现在觉得好多了。”
  当他们走进屋里的时候,叔叔惊讶地说:“哎呀,把屋子收拾得这么干净。真不简单!”阿姨也笑着说:“小柳,太谢谢你了!”我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这点小事算什么。”
  我拖着疲倦的身子,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里。我见家里人没有什么动静,便一头钻进被窝,不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除夕之夜,“我”帮邻居照看小孩,当了一回“小大人”,体会了服侍人的不易,同时也感受到助人的愉悦。这就是除夕记事的内容和主旨。文章用衬托、对比等手法将一件小事叙述得有声有色,富有生活气息。结尾部分看似叙事:交代我如何回家,怎么入睡。实则巧妙点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怀着愉快的心情”直接表明自己虽身体疲倦却内心愉快,这正是助人的美好感受;“不一会儿酣然入梦”间接表明自己愉悦和安适,这同样是助人给自己带来的心身安宁。如此借事点睛,不矫情不造作,自自然然,真真切切,不留痕迹地传达了写作意图,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意胜有意”。
  下面是两个文题的写作演练。
  文题一:我的小故事
  写作提示:“我的”限定了作品的主人公不是他人,同时也表明叙述的人称只能是第一人称。“小故事”不等于“故事”,这个“小”,意即事小,不起眼,甚至是不上桌面的“私事”。“故事”二字,则要求这件事有情节有意思,好“听”,否则就成了“我的小事”了。看来这篇作文要写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有意义的小事。尤其要突出两点,一是事小,二是有意义,即以小见大。结尾可尝试“借事点睛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露声色地点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文题二:那事,那人
  写作提示:一看此题就应明白,这篇作文要有一定的抒情性。“那事那人”,一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定是让人回味的,一定是给人以震撼的。如何抒情?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在关键的地方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结尾用“借事点睛法”,要注意在叙写事件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对“那事那人”的评价和情感。
  
  程刚,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松滋。本文编校:艾永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