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借事点睛法例说
作者:程 刚
例一:终于,婶婶提起挎包出门了。她要去赶车。她拉着我的手笑着说:“好霞子,你要乖乖的,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奶奶。记住,可不要放松了学习呀!”我红着眼睛不停地点头。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好远,好远。
(《我和新婶婶》)
例二:老师深情地望着我们,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透过明亮的镜片,他看到了我们美好的心灵;同学们也望着老师的眼睛,充满着敬爱和友谊。心灵在交汇着,教室里一片沉默……当大家把头抬起来时,老师笑了,我们笑了。
(《老师笑了》)
借事点睛法,通常运用在文章结尾部分。它借助对人物的某一典型动作行为的描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借事点睛,“事”从何来,“睛”如何点?
可想而知,“事”来自事件本身,就是作文所叙述的事件。但它只是所叙事件的一个部分或者片断,可能是事件进行过程中的人物的某个动作行为,可能是事件持续发展的某一环节,更多的可能是事件结局中人物的某个具体行为。
《我和新婶婶》记叙“我”对新婶婶的认识过程,着重叙述了新婶婶爱唱歌,帮“我”解除烦恼,精心服侍摔伤的奶奶,农忙后回工厂上班等事件。文章在结尾部分,就是用“‘我’送婶婶回厂上班”这一事件点题的。婶婶要去赶车,她拉着“我”的手反复叮嘱,“我”红着眼睛不停地点头,并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好远好远。这一“送别”,既是整个事件的延续,又是故事的结局。看似顺其自然的叙述,实则巧妙地为全文点了睛。末句中“‘我’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了好远、好远”可谓妙笔点睛。对“我”“走”这一动作行为,看似不经意的描叙,实则传达着“我”对新婶婶的难舍之情,这正是文章的写作意图所在。因为,新婶婶的乐观开朗、体贴善良、朴实勤劳在“我”心中印象已深,我舍不得这位好婶婶。
看来,借事点睛,既要顺其自然,又要有意而为之。顺其自然,是指事件的结局顺应事件的开端和发展,文章的结尾顺应全文的脉络。有意而为之,指对“事”的把握和运用。用于点睛的“事”必须平凡而典型。说平凡,它源自叙述的事件本身,只不过是人物的极普通的动作行为。说典型,它看似普通而蕴含深意,它言近而意远,它是全文的“心脏”,它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产物,它是作者写作旨意的“不动声色”的流露。
文章的点睛部分,要成为全文普通而又特殊的段落,成为全文的亮点。它的行文,一般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叙写主要人物的某一动作行为,要通过描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言简而意深”、“言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借事点睛法的写作误区有三个。
一是见“事”不见“睛”。这是运用借事点睛法最常见的误区。作者往往知道用事件作为文章的结尾,但这个结尾事件仅是全文事件的延续,没有蕴含文章的旨意。读者阅读这样的文章结尾,只是了解到事情的结局,并不会留下对全文主旨的印象,也不会产生对文章主题的感悟。这样的事件,永远只是事件,而不是我们需要的点睛事件。有一篇题为《护鸟行动》习作,作者本想用“借事点睛法”来揭示同学们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习作从头至尾都在记叙“我”和几个同学救护一只白鹭的经过:发现受伤的白鹭、设法为白鹭包扎伤口、为白鹭搭窝、与白鹭告别。习作的结尾是这样写的:“太阳只有一树多高了,是我们跟白鹭道别的时候了。‘再见,白鹭。’‘再见,白鹭。’我们不断地向白鹭挥手。白鹭伸着细长的脖子向我们点头,好像在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显然,这样的结尾,只在叙事,没有点睛。显然,作者还没有真正掌握“借事点睛法”的要领。
二是“事”与“睛”离。这也是较常见的误区。就是作者在文章结尾中用于点睛的“事件”与所点示的“主旨”不一致,犹如作文中的“文不对题”,只不过这里是“事”不对“旨”。“事”与“旨”完全背离的情况虽然不多见,但“事”与“旨”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出现这种误区,是作者构思时没有细致考虑事件与“主旨”的内在联系。有篇表现女卫生委员工作认真负责的习作,主要通过女卫生委员督促两名顽皮的男同学完成扫除任务这件事来表现中心思想。作者细致地叙述了事件的经过:女卫生委员安排两个男同学扫地被拒绝;女卫生委员声称要将他们名字写上黑板,两个男同学以“你写我们擦”相抗;晚自习时女卫生委员向班主任报告两男生不扫地;班主任批评了两名男同学并罚他们扫地两天;第二天,两名男生马马虎虎地完成了任务;女卫生委员罚他们重扫;他们认为她有意刁难;女卫生委员准备与他们找班主任评理;两男同学只好乖乖重扫了一遍。作者运用“借事点睛法”这样构思文章的结尾:“没办法,郭强和童小华只好拿起扫帚,老老实实地扫起来。童小华一边扫地,一边叹气:‘唉,谁让我们遇上这样的卫生委员呢?’”结尾中人物的言行,流露出无奈和抱怨。这消极的言行,虽然交代了事件的结局,点明女卫生委员的工作有了结果,但对点示文章的主旨却没有作用,甚至冲淡了主题的表达。这样的构思,显然是失败的。
三是为“睛”生“事”。意思是为点睛而故设事件,给人故弄玄虚、虚张事件之感。如此点睛,不仅使文章失去了真实性,而且会架空主题思想,削弱主旨的传达。一篇题为《鞋印轻轻擦去》的习作,记叙了这样一件事:看见教室里雪白的墙壁上的鞋印,“我”主动用粉刷擦掉,同学们说我“假积极”,班主任误以为“我”知错就改;明白事情真相后,“我”受到班主任和同学们的赞扬;以后,“我”更乐意做好事了。习作的结尾,作者这样“借事点睛”:“原来,被肯定被理解的感觉是这样美好。下课铃响了,我高兴地拿起粉刷,向又一面印有鞋印的墙壁走去。”这样借事点睛,显得虚假、做作。这样传达主旨,空洞、乏味。
此外,不可抄袭、套用典型事件来点睛。他人文章中的典型事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作文。盲目搬用、嫁接,会使自己的作文不伦不类,甚至变得面目全非。
请看下面的文例。
除夕记事
李 柳
除夕深夜,人们看完了中央电视台精彩的春节文艺晚会,大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大地除了零星的依稀可闻的守岁鞭炮声,显得异常寂静。我刚刚上床休息,忽然,一阵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打破了这夜晚的沉寂。一会儿,便听到一阵汽车急刹车发出的刺耳声音,接着,楼下便传来了一阵阵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吵得我不能入睡,真是烦死人了。
我披上衣服往窗下一看,模糊地看见一辆小汽车停在楼门口。是出什么事了吗?我有些好奇,忙穿好衣服,悄悄地溜出家门来到楼下,只见住在二楼的小红的爸爸搀着小红的妈妈,正一步一挪地向楼门口的小汽车走去。我更有些奇怪了,连忙跑上前去,问:“叔叔,阿姨怎么了?”“唉,别提了,不知怎么又吐又拉,可能是得了急性肠胃炎吧!现在送她去医院。”“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这时候,又听见小红的妈妈呻吟着说:“我们……去医院,小红……可怎么办呀?”是呀,小红才两岁多,是需要人照顾的。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说:“叔叔、阿姨,你们放心走吧,小红由我来照看。”“那你……”没等叔叔把话说完,我就说:“这没什么。”阿姨勉强地点了点头,叔叔的脸上也露出了信任的表情。
汽车开走了,我揉了揉困乏的两眼,转身走进小红家的屋门。一进门,我就惊呆了,只见床前的痰盂里和床周围的地上,满是呕吐的脏物,那股酸臭味真叫人恶心。我不禁往后退了几步。可是望望床上睡得正香的小妹妹,便安下心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