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课堂教学如何把语文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作者:禹旭红
师:下面,我们再来“练练脑子”。请看这道作文题:
(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静场10多秒钟,全班无话)
……
师: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信不信?你们打算阐述的观点是“要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
生(全班笑):对。
师:也就是说,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都想到了这一点?
(众笑)
师:那这个题目简直没有什么价值了,按这样的思路去写,有可能千篇一律。作文要有创造,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师:题目是“启示”,既然是“启示”,会不会只有一种?每个学生都再想想,还可以有什么启示?
(又过了10秒钟)
生:“锲而不舍”,“贵在坚持”。
师:这与前面说的“要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不还是一个意思呀?
(学生笑)
……
师:“滴水穿石”需要什么条件?
生:需要水和石头。
师:这个“条件”不成其为条件。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己想出来。
(一位学生有省悟的神情)
师:请你来说说。
生:我想,如果水滴不是滴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就不可能“穿石”。
师:你说得对!能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一些?
生:目标必须专一。
师:很好。你的思维已经超越一般人。大家说,他讲得对不对?
生:对!
师:那么,你们认为这样的思考是不是已经很成功了?
生:这个问题可能还能往前走。
师:……在思考问题时,不能满足于一种答案,不要满足于自己的直觉,有的时候可以“再朝前跨一步”。
……
师:你们可以讨论讨论。不妨再想想“滴水穿石”的过程。
(同桌讨论)
生:太慢了。
师:什么“太慢了”?声音大一些。
生:“滴水穿石”的精神可嘉,但是效率太低了,水滴穿石要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
师:说对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滴水穿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要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科技革新,都强调高速度,社会生活也需要快节奏,要努力提高效率。就拿水来说,给水加高压,可以用来切割木板、塑料、薄钢板,可以用来做外科手术……
……
生:我没想到可以换个角度,从反面去想。
师: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其实,事物未必只有“反面”,它也许有无数面。
师:我们换了一个角度思考,由“水滴石穿”想到了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这样,通过积极深入的思考……立论就比较全面,也比较深入了。如果你的表达也好,那自然有可能与众不同了。
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我们思考问题视野狭窄或者肤浅,常在于不肯“再朝前跨一步”。思考问题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不满足于只考虑出一种可能,你就能常常获得更多的启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也是此次语文课程改革重点强调的理念之一。对于这一理念,我们常常把它挂在嘴边,至于如何将它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深感到茫然无奈。
看过这个教学片段,我们的总体感觉是,王栋生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王老师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具体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来拓展思维路径,深入思考问题的。教学方法看似传统和简单,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却效果显著,确实达到了“练脑”的目的。
为了达到真正“练脑”的目的,在呈示作文题目:“‘滴水穿石’的启示”后,王老师首先封堵了学生们早已习惯了的思维路径和结果:你们打算阐述的观点是“要持之以恒”、“有志者事竟成”……但“按这样的思路去写,有可能千篇一律”。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是“启示”,会不会只有一种?当发现自己的封堵没有马上奏效(学生仍然回答:“锲而不舍”,“贵在坚持”)时,王老师及时进行了点拨:想象一下“滴水穿石”的画面,它还需要哪些条件?这一不失时机的点拨至关重要,迅速转变了学生思维的路向,斩获了“目标必须专一”的立论。可是,王老师并没有满足这样的教学效果。为了继续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进行了必要的点拨:不妨再想想“滴水穿石”的过程。有了上一次启发思维的经历作基础,这一关键性的点拨立刻有了效果。学生回答:“滴水穿石”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效率太低了,水滴穿石要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到另一个重要的启示:“应当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就这样,王老师出于教学目的的有效达成和强烈的责任感,出于教师的良知和至诚的人格魅力,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艺术,采用启发诱导和相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步步深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练脑”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而是寓方法指导于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中:思考问题不要满足于一种简单的或现成的答案,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就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甚至无数面。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还提醒各位同学注意:千万不要到了要写文章的时候才想到要“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其实,“每一分钟都不要停止思考”,才能做到才思敏捷,超凡脱俗。另外,从这一教学片段来看,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标新立异,相反,传统而又简单,却达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奇效,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努力践行语文课程理念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教学片段,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张彬福教授是著名的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到中学上课也许是偶一为之;而王栋生老师是著名的研究型语文教师,从理论的高度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经常性的行为。但可以肯定的是,二位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行为一定蕴含着他们关于理论和实践交融的思考。所以,选择二位的教学片段作分析,目的是希望能够为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真正落实语文课程理念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和思考。
禹旭红,大学教师,现居河南郑州。本文编校:老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