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课堂教学如何把语文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作者:禹旭红
先来看张彬福教授教学《曹刿论战》的一个片段①:
师: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本,看前面的屏幕。
(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没有标点的《曹刿论战》的一段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为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师:这个片段,大家会读吗?
生:会。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一学生读)
师:读得很好。学过吗?
生:自己预习过。
师:好。现在,两个同学一个小组,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注意听他读得是否准确,不对的应给予纠正。
(学生读、听)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现在请大家再读一遍。还是二人一小组,不过刚才读与听的同学对换过来。
(学生读、听)
师:请大家齐读。
(学生齐读,师纠正个别误读的地方)
师:好。现在还是两个人一组,不看书,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记在本子上。
(生讨论)
师:一个同学打开书,另一个同学讲给打开书的同学听,打开书的同学对照书上的注解,看他说得对不对,并指出来进行修正。
(生按要求进行活动)
师:请大家都打开书本,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问题,用笔画出来。
(生按要求活动)
师:文中有一个关键词“何以战”,大家找一找,想一想曹刿认为靠什么可以打胜仗?
生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都是作战的依据。
(很多学生不同意,师请一位同学发言)
生2:曹刿认为作战靠的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为什么?
生2:在文中,曹刿否认了鲁庄公前面两种说法,只肯定最后一种说法,并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忠之属也”是什么意思?
生2:这是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情。
师:为什么忠于职守可以作为作战的依靠?大家说说。
(学生讨论)
生3:国君忠于职守,国家就会强盛。
生4:国君忠于职守,百姓也会忠于职守,士兵也会忠于职守。
生5:上下一心,就能打胜仗。
师:说得真好。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相关段落和句子的意思,像第一位同学可能读得太粗心了,所以回答就不够准确了。现在你明白了吗?(生1点头)
合作与探究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那么如何把它们具体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呢?当前,通过课堂教学贯彻落实合作学习理念的普遍做法是建立异质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每位组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分配,而且最好围坐成圆桌形状,其中有人主持,有人发言,有人记录,有人维持纪律,可谓组织严密,运作有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仅不能令人恭维,反而招来了四面八方的质疑和攻讦。这样的小组讨论学习徒有热闹的表面形式,却掩盖不住缺乏实效的空虚本质。如此,仿佛合作学习的理念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已经全线溃退,一败涂地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张彬福教授的课堂教学质朴无华,务实有效。真正把合作与探究学习的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切实达成了语文课程目标,让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张教授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当了解到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的学情后,安排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彼此互相读、听课文。旨在检查预习效果,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次是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仍然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彼此互相讲、听课文意思,疏通文意,发现问题。目的是敦促学生积极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课程目标,并为接下来开展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张教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并没有采用所谓最好4-6人一个小组的划分方法,而是“两位同学一个小组”。操作方式更为简单:“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注意听他读得是否准确,不对的应给予纠正”,然后“刚才读、听的同学对换过来”,或者“一个同学打开书,另一个同学讲给打开书的同学听,打开书的同学对照书上的注解,看他说得对不对,并指出来进行修正”。这样,“两个人一组”,避免了组内成员复杂的角色分配,节省了时间;操作方式则采用了我读你听,你读我听;或者你讲我听,我讲你听的简单形式。这样,谁也偷懒不得,也就规避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真空”现象的出现,还避免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不当而导致的没有实效的虚假课堂繁荣,从而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张教授还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边读边想,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殊心理,张教授并没有在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还是教师提出的纠缠中耗费时间,而是在学生读思的基础上,由本段文字的关键词“何以战”出发,提出曹刿认为靠什么可以打胜仗,当学生辗转澄清正确的答案是“忠之属也”时,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追问:“忠之属也”是什么意思?最后打破沙锅纹(问)到底:为什么忠于职守可以作为作战的依靠?这样,老师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个问题改造为前后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让学生恍然悟“道”。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历练了学生的思维。可以看出,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虚泛与缥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