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意境的创设
作者:谭朝林
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江南的美景,学生看到盛开的荷花、田田的荷叶,似乎闻到了幽幽的荷香,完全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教学庄子的《秋水》时,立体展现气势磅礴的黄河、波涛汹涌的大海,让学生充分理解、体会河伯的自省。在教学《胡同文化》时,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全国各地,亲眼目睹“小桥流水人家”的西塘美景,别具一格的吊脚楼以及北京胡同的各种图片。运用多媒体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情境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既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情景,无论是从直觉上还是理性认识上启迪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四、运用“讨论法”创设审美意境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一切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讨论法”教学正是体现这种原则的最佳方式。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我让学生围绕“作者是如何感悟生命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再现和领略了书中优美的意境: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通过情境的再现,学生进而认识到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又如我在《墙上的斑点》一文教学中,也成功的运用了“讨论法”。首先我让学生围绕“墙上的斑点是如何形成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准确再现了文中的意境: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意境的再现使学生把握了本文的主题:“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
审美是一种再创造,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善于驾驭课堂,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这样才能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惘惆怅困境中走出,进而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谭朝林,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