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高中语文教学形式主义批判

作者:许典祥




  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国的基础教育终于进入了新课标时代。我们急切盼望着高中语文教学能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展现21世纪新课程的美好前景,从而使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改革后的教育教学能尽快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无论是人们对新课标的解读,还是对新课标具体内容的实施,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人正成群结队地在一块旧的场地上搭建着看似热闹的形式主义工棚。
  
  一、课程标准的形式主义解读
  
  首先表现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新课标的宣传推广以及走过场式的实际应用上。新课标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体系,它构建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制订了更为科学的语文课程目标,对实施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导向性建议,提供了更为规范的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体系,重视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但在人看来,经过一段集会式的学习,一哄而上的短训和热闹的开卷考试,似乎就完成了新课标的学习,就可以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了。事实上,要想用新课标去转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形式主义的“运动”式的排场是最要不得的。
  其次,是对新课标的解读。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规范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多少年来,我们在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等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面对新课程,现在又出现了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压倒性”意见。有的甚至一提起人文性,就形而上地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不再是个值得挂齿的问题了,甚至干脆打出淡化语言教学的“底牌”,对学生的句法文法错误孰视无睹。在对字、词的理解上,一些人(专家)甚至认为“汉语是以字为基础的”,“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字就很容易理解以前没有见过的或新出现的词”。因此,“学习汉语的根本在掌握汉字”。他们认为,“语言的掌握从来就不是以学习语法为主的,而是靠语感的训练”。我们决不是反对语感训练,但对基础语法的冷漠又让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在“理论”构建上好像始终找不到平衡点,总在顾此失彼,抑此扬彼。一个不懂句法文法的人,怎么会有“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录入的新词,许多是不能依据我们“掌握了足够多的字就很容易理解”的,我们虽然“不必去创造新的字”,但“顺应时代发展及时产生的新词”却是动态的,现在有太多的词已不能让我们“望文生义”。外来词、网络用语也日益丰富,并逐渐在词典之外被广泛应用,得到社会认可。
  从新课标出发,对过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缺乏理性的科学的认识,有的甚至采取“过去的就是死亡的”蛮横态度,多少有些让人失望。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文件中,把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为“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于是就有人把高中教育的“双重任务”简单地理解为“单向任务”,抹煞了高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的自然走向,把培养“人的素质”与“升学”对立起来。“培养人的素质是居于核心位置的”,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正是体现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合理处置。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应试教育。社会对“高分低能”的认识是片面的,对新课标中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恣意“发挥”,让一些人仍然不敢忘记先入为主地把刀斧架在“升学”的脖子上。
  也许,对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讨论是最热烈的,但这也不能阻止一些人走到形式主义的老路上去。新课程标准从语文能力出发,将语文学科目标概括为五个方面: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可以说,这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得到确认的五种语文能力,组成一个纵横交织的“能力网”,互相依托,彼此兼容,是基于高中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实际的。但我们又极易“左倾”,突然就觉得过去我们无论是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课堂目标表述为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个部分;还是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考虑,分为语文性与思想性;还是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分类,按听、说、读、写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几个方面表述,都统统错了。这样一来,仿佛以前的语文教学全是在耽误学生,连一个高素质的语文人才都没有培养出来;我们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就算彻底败了。应该说,语文新课标对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是采取“扬弃”的态度的,并非全盘否定,我们一看到“新”,就对“旧”群起而攻之,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无所适从,恐怕是被这种“阵式”吓坏了的。
  在谈到“突出学生本位,强调学生个性”时,过分强调学生个体的绝对独立性,忽略群体或集体人格的培养,漠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又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甚至有人从新课标总目标中各条的表述里,敏感地看出“其主语施事者(语法问题——作者注),都是学生”,便认为基于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目标是“写给学生看的,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无形之中对立起来,故意忽略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也形式主义一点的话,“那好,就让学生去看新课标吧,看看他们知道怎么去做”。
  在这里我只想说明一个观点,新的课程标准决不是在全面否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在过去好的经验与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后的反思、发展与延伸。它突出了教育教学的时代特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应该成为一把大刀,把教育教学环节中有价值的“阑尾”一并割了去,不能用一种“打碎一个旧世界”的态度或用一种“你们过去的那一套做法”的否定语气,舍弃一切传统中的好的做法。或者可以说,新课标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上的一次“刷新”,作为一件“新生事物”,它也有自己的发展特点,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新课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它照样会成为未来时代的“旧课标”。是不是到那时我们也采取现在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失去理性地全盘否定它呢?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对“传统”的反思,要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
  
  二、课程资源的形式主义应用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资源,还是信息技术,只要有利于达到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都是有价值的。但一谈到教学手段的应用,好像我们就应该结束“黑板时代”了。其实,这并不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也不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尤其是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更不会一蹴而就,做到全面“翻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陈振云《课堂整合与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重构》,文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6期)。信息技术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施教工具出现在教学环节中,它是一种辅助性工具,仅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但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我们有时颠倒了它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取向,出现了两个“偏差”,即本应立足课程设施的却变成了立足信息技术的应用,本应全面地结合语文课程特点的,却变成了单一的强调信息技术优势,为了“手段”而不择“手段”。具体到一节多媒体教学课,有的把它与课堂教学简单地“组合”或“拼凑”起来,甚至仅是为了“演示”或“显示”,把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课”。这种只求形式不求效果的做法,可能会让教师自我陶醉于技术手段的高明,陶醉于学生眼花缭乱的开心,却放弃了语文教学自身的价值。我们曾经听过一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上《再别康桥》就出示一大卷康河和剑桥大学的风光片,用模拟的水声告知学生什么是“康河的柔波”,用池塘边的柳树演示什么是“河畔的金柳”,教师在台上说“多么美啊”,学生也在台下起哄“真美啊”,师生的情感互动变成对画面切换的感叹,把诗意全然丢进了康河。有的老师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厌其烦地更换一大叠图片:水车、矿灯、古莲、飞天画,一个意象一幅图片;一首好诗变成了“看图说文”,一节鉴赏课变成了一节图片课。有的老师为了“手段先进”,上《边城》就出示美女照,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播放大海的电影剪辑、昆明世博园的花展,一节课三次响起胡乱选来的流行歌曲,40分钟下来,黑板上未着一字。还有的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先用20分钟看电视连续剧,老师指着银幕的画面“分析”林、王、薛的人物形象,甚至房间布置、人物服饰全都依赖这段剪辑,年轻的老师在市级示范课上居然闹出了对着画面问学生“王熙凤长得美不美”的大笑话(那不是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仅是个老师以为长得漂亮的演员而已)。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