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作者:方亚中




  因篇幅的限制,本部分只对读者反应批评和原型批评作简单介绍,前者属于外部研究,后者属于内部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方法和方法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这两者对研究女性主义非常重要。有人认为,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主张,而不是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而独特的视角只能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范畴。关于女性主义方法论,将在下一部分论述。
  
  1.读者反应批评
  纵观欧美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批评研究的中心经历了由作者到文本、又由文本到读者的转变。不过,严格来说,读者反应批评不只是注重读者本身,而是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读者在文学中的作用、使文学批评研究方法发生转变的两位关键人物是德国的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末分别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和《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对结构主义文本中心论提出了挑战,否定了文本是封闭的、自足的系统,把文本看成具有开放性,具有接受、阐释的历史性,强调读者对实现文本意义的重要地位。
  还有一位关键人物是美国的斯坦利·费什,他的两篇论文《文学在读者:感情文体学》(1970)和《阐释“集注本”》(1976)颇有影响,其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文学作品并不具有我们习惯的那种客观性,它是一种活动的艺术;与此相关,作品的意义也不局限在作品本身,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经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忠实地描述阅读活动,对读者的反应具体进行分析。他认为,在以上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关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
  虽然读者反应批评家都认为读者在发现文本的意义上起着作用,但这种作用究竟是大是小则是有争议的,这就使得他们在批评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运用方法的不同把读者反应批评家归为结构主义、现象学和主观批评三类,其界限还是很明显的,这样每一类之中的成员差别就不大了。第一类批评家虽然也承认读者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但他们认为文本比读者对阐释过程更具有控制权。有的说某些阐释比另一些阐释更为有效,也有的将文本的意思(meaning)与文本的意义(significance)区别开来,把前者与作者的意图等同,而把后者看成是随语境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杰拉德·普林斯的叙述学中,他区分了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对读者也分为真实读者、虚拟读者和理想读者。他的方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据文本分析,但由于对读者的关注,普林斯被列入读者反应批评这一流派。
  现象学是一种强调接受者的现代哲学思潮。现象学者认为,物体只有在活动的意识(接受者)吸收或注意到它们的存在时才可能获得意义,换句话说,物体只在我们将之录入我们的意识的情况下才是存在的。罗森布拉特给诗歌的定义直接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真正的诗歌只存在于读者的意识之中,而不是在印刷的书页上。当读者和文本交流时,诗歌和意义也就创造出来了;它们只存在于读者的意识之中。阅读和文本分析现在变成了一种美学经验,在此,读者和文本在读者的意识中结合而产生诗歌。姚斯强调,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文本的社会历史考虑进去。他对读者反应批评的解释被称为接受理论。他认为,任何特定历史时期的读者都为自己设计评判文本的标准,他用“期待视野”这一术语将一个历史时期的批评词汇和对文本的评价包括进去,指出由一个历史时期到另一个历史时期,对文本评价方式必定也跟随变化。由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确立的期待视野,任何文本的整体价值和意义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或是普遍适用的。这就否定了文本只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对姚斯来说,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或理解以及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在解读过程中仍然是重要的,但读者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沃尔夫冈·伊塞尔对姚斯的观点作了补充,认为任何物体在活动的意识录入之前是没有获得意义的,因而要把被认识的物体与认识物体的意识分开是不可能的。运用这些现象学的概念作为他的读者反应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姚斯宣称批评家的工作不是分析或解释文本,因为一旦文本被阅读,物体与读者(接受者)从本质上将是一体的;批评家的作用就是研究或解释文本对读者的影响。伊塞尔还将读者区分为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通过假定隐含读者,他肯定了在解读过程中研究文本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承认实际读者,他肯定了个体读者对文本反应的有效性。当文本被读者具体化时,读者将自动地根据自己个人的世界观观察文本。由于文本不可能讲述一切需要知道的情况,读者必须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动地填补这些“空白”。
  每个读者创造自己的期待视野,期待下一步可能或应该发生什么情况,这些期待视野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将使读者调整自己的视野,以适合于文本特殊的情况。在理解文本时,在填补文本空白时,在不断地采用新的期待视野时,读者运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个人的和集体的经验以及哲学信仰。根据伊塞尔,每个读者使文本“具体化”,因而每一具体化过程是个人的,它使得新的创造——文本的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影响——变得独一无二。在解读文本中,读者是最主要的表演者;当故事被读、被具体化时,读者参与了文本的部分写作,成了合作的作者。
  对主观批评家来说,读者的思想、信仰、经验在形成作品意义上比实际文本起着更大的作用。以罗曼·霍兰德和大卫·布莱奇为主要代表,这些主观批评家认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并发现我们的自我身份。霍兰德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了身份主题的概念。他说,我们出生时从母亲那里获得最初的身份,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把这种身份个性化,使之成为我们个性化了的身份主题,我们就是用身份主题这个凸镜观察世界的。对霍兰德来说,一切阅读都是主观的,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种解读方法,因为阅读是一种主体经验。
  布莱奇是“主观批评”的奠基者,他赞同霍兰德对解释过程中心理分析的解释,但他不重视文本的作用,否定文本的客观存在。他认为,意义不在于文本之中,读者在与其他读者的合作中产生文本的“集体意义”;每个读者只有在一个群体内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反应表达出来,这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群体才可能以合作的形式协商出意义,这种集体激发出的协商意义最终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因此,文本的意义过程分为两步,先是个人对文本的反应,接着是让这些反应接受社会群体的挑战,并对此进行修正、补充,然后才被接受下来,作为文本的意义。
  
  2.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流行于西方20世纪50-60年代的一个批评流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扬巴蒂斯塔·维柯(1668-1708)的《新科学》,一部对美学或艺术哲学具有转向意义的著作。在该书中,维柯曾提出神话理论,因此被称为是原型批评的“开路先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从历史的范畴解释了神话的性质和本质,把神话看成是“艺术前阶段”,是象征艺术原始时期的形成,为象征艺术开辟了道路。英国人类学家丹纳的《原始文化》和弗雷泽的《金枝》曾对原型批评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金枝》,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历史和宗教的范畴。原型批评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卡尔·荣格。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一样,荣格的以集体无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文论对文艺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早运用荣格理论的是蒙德·博德金,她于1934年发表了《诗歌中的原型模式》,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运用于诗歌研究,继荣格、博德金之后,使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和手法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他在吸收神话理论、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批评的剖析》(1957),成为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弗莱对荣格的原型理论作了修正,在建立起自身批评理论的过程中,把对原型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范畴移到了文学领域,建立了“以文学原型”为核心的原型批评理论,它的原型批评主要以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为理论内涵,同时又吸收了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还出现了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理论,主要著作有安妮斯·普特拉的《妇女小说中的原型模式》(1981)、埃斯特拉·劳特的《神话制作者的妇女:二十世纪妇女的诗和视觉艺术》(1984)、埃斯特拉·劳特和卡罗尔·施顿尔·鲁普离希特合著的《女性主义原型理论:跨学科的荣格思想》(1985)。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