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我的阅读教学主张
作者:洪镇涛
三、注重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看,不能默坐沉思,以求其精深,岂能得文中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
但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朗读。朗读,把诉诸视觉的静止的文字符号,还原为诉诸听觉的动态的有声语言。朗读,可以读出文本语言固有的语气语调,可以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可以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另外,出声读,视听兼营,也有利于记背。
朗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正确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方言地区从实际出发,不要苛求),不读错。要达到朱熹的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②流畅的朗读。要求读得流畅,基本读出应有的轻重快慢高低来。③有表情的朗读。要求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这就要求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也就是说,朗读《最后一次演讲》,我就是闻一多,朗读《“友邦惊诧”论》,我就是鲁迅。
四、读品结合
以“读”为主,还要辅之以“品”。品就是品味,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如何操作呢?下面以我执教的《有的人》为例说明之。
第一步,整体感受,把握思路
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各自朗读和默读,学生熟悉了作品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①:把第1节分号前后的句子调换位置,写成“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可以吗?明确:孤立地看是可以的,联系全诗看,不可以。这首诗是纪念和赞颂鲁迅的,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拿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表现、心理和对人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下场作反衬,表现鲁迅的伟大。这节诗是全诗的总领,对两种人的生死作了总的评价,表达的重点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以把这句放在后面。全诗每小节都是先写反面的,后写正面的,结构是统一的。讨论②:第2-4节与第5-7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具体照应的?明确:第2节与第5节照应,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和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第3节与第6节照应,写两种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两种人死后的不同影响。第4节与第7节照应,写两种人与人民不同的利益关系和两种人不同的结局。
第二步,读品结合,领悟语言
1.读品第1节:指名朗读第1节。指导朗读:读前后两个分句语气能一样吗?明确:不能。前面的“有的人”指的是统治和压迫人民的人,他们虽生犹死,要读出憎恨和鄙视的语气;后面的“有的人”,指的是鲁迅那样一生为人民的人,虽死犹生,要读出热爱和赞颂的语气。老师示范读,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
2.读品第2-4节:指名朗读2-4节。指导朗读(结合示范):①“呵,我多伟大!”——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傲慢、狂妄的语气]②“想‘不朽’”——怎样读出讽刺的语气?[把“朽”字声音拖长,读得夸张一点]。各自朗读第2-4节,指名读第2-4节。讨论:把“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骑在人民头上”这个典型动作,加上“我多伟大”的典型语言,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下身子”这个动作,加上“给人民当牛马”的贴切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改了的诗句比较抽象,又不押韵,不符合诗的要求。各自熟读第2-4节。
3.读品第5-7节:指名朗读第5-7节。指导朗读(结合示范):最后三节写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感情强烈,要读出爱憎分明的感情。①读“人民把他摔垮”,重音应该落在哪里?[摔垮]“垮”字要读得有力,表现人民的强大威力。②读“他的下场可以看到”,语调要坚定有力并略带兴奋。③读“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和“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语调应该是明快而充满深情的。前一个“很高”,要读得激昂一些;后一个“很高”,要读得沉稳一些。各自熟读第5-7节。
第三步,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各自放声朗读全诗,分角色朗读全诗。
第四步,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各自背诵全诗,当堂检查。
*作者系武汉市第六中学特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