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复杂比喻刍议
作者:项锦华
例1:井冈山!/宝塔山!/——我们稳固的基石!(贺敬之《放声歌唱》)
例2:扫帚到了,政治影响才能发生效力。我们的扫帚就是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例1有“井冈山”与“宝塔山”两个本体,但喻体只有“基石”,相似点也只有“基础稳固”,比喻的形式依然很单一,不属于复杂比喻;例2的本体有三个: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但喻体只有“扫帚”,其相似点是“扫除污秽”,可见,例2也不属于复杂比喻。
常见的复杂比喻有如下诸种:
辐射型比喻 这是由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构成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曾十分准确地表述过这种比喻的特点:“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正因为这种比喻是以一个本体为中心,借助相似点这个媒体向不同的喻体辐射出去,所以称之为“辐射型比喻”。如:
例3: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革命高潮”,喻体有“航船”、“朝日”和“婴儿”三个。如果图示这个比喻句,则如下式:
根据相似点的不同,辐射型比喻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相似点完全一致。如:
例4: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有如兔走鹰 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例4连用六个喻体来比轻舟飞速冲下激流的形象。这轻舟如同从空中飞速落下抓逃跑兔子的鹰,如同从千丈高坡猛冲下来的骏马,如同弹奏中猛然迸断飞出短柱的琴弦,如同从手里射出去的箭,如同从空隙中闪过的电,如同从荷叶上很快滚下去的露珠。这六个喻体同本体的相似点都是迅速。
例5: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劝学》)
例5用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和心好天下四个喻体比喻好学乐道达到极致,其相似点都是出于自然,毫不勉强。
由于这种比喻是多个喻体反复表现同一事物的某一特点,因此能使这种特征得到酣畅淋漓的渲染,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另一种是相似点各有不同。如:
例6:如趾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飞,君子攸跻。(《诗·小雅·斯干》)
例6是描写帝王宫室的诗。诗中用了四个比喻来描摹宫室的各种形态,有的像踮起脚跟那样高耸,有的如箭镞那样有棱角,有的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向两边伸展,有的像野鸡飞翔那样五彩斑斓。可见,这四个喻体分别以不同的相似点共同表现本体的豪华壮丽,多姿多彩。
例7: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例7用众多的喻体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顶上石头的千姿百态。因喻体的形状各不相同,其相似点自然随之而不同。
这种相似点各不相同的比喻,可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同一事物,从而展示事物多样的美感。
还有一种是相似点有同有异,或者说大同而小异。如:
例8: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例8用“烟草”、“风絮”和“黄梅雨”三个喻体来比喻“闲愁”之多,这是相似点的共性。然而,仔细分析,却又各有侧重:“一川烟草”,突起“愁”之漫无边际;“满城风絮”,突出“愁”之纷乱;“黄梅雨”,突出“愁”之长久。
例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9的“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共同表现了点缀在荷叶里的白花明艳的特点,同时又分别表现了荷花璀璨、闪亮和光洁的感觉。
可见,这种相似点同中有异的辐射型比喻,便于细致入微地刻画事物形象,使读者既能从宏观上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又能从微观上多侧面地了解事物的特点。
多点型比喻这是由一个本体、一个比喻和多个相似点构成的比喻。这种比喻大多出现在咏物诗文中。如:
例10: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这是一首运用借喻,咏物言志的诗。喻体是石灰,本体是诗人自己,两者具有众多的相似点:有着艰辛的经历,经得起严酷的考验,敢于牺牲生命,毕生保持清白。联想到于谦一生廉洁奉公、正直不阿、为保卫朝廷坚持斗争直至壮烈牺牲的经历,不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作者笔下的石灰精神正是作者高尚人格的形象体现。
例11:……但是它(白杨树-笔者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杨礼赞》)
本段文字中,作者在运用象征手法的同时也运用了多点型的复杂比喻。白杨树是喻体,守卫家乡的北方农民是本体。其中的相似点可谓众多: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紧密团结、力争上游。
这种多点型的复杂比喻,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充分挖掘喻体的潜力,多层面地形象表达本体的特点,可使内容集中而又深刻。因此,这种复杂比喻常受到咏物言志或咏物抒情的诗文作者的青睐。
两极型比喻这是多点型比喻的特殊形式,即同一本体和同一喻体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相似点。如:
例12: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这是一首咏物诗,蜜蜂成为诗中的喻体,本体应是某一类为他人辛勤劳动的人。其相似点应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方面:“无限风光尽被占”——尽享劳动的快乐以及“为谁辛苦为谁甜”——为别人劳动的辛苦。乐与苦恰是相对的两极,二者统一于一首诗中,起到有力的反跌作用。
例13:尽管太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但总还是有人批评太阳的某些过失……太阳的本身还有黑点。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例13是用太阳来比喻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既是光辉灿烂的,又是存在缺点错误的,而指出缺点错误并不损害党的事业的光辉伟大。可见,二者的相似点“光辉灿烂”与“有黑点”也是具有相对关系的两极。
一般地说,在两极型复杂比喻中,相对的两个相似点并不平分秋色,往往是一正一偏,一个衬托另一个。例12是以“占尽风光”衬托“为谁辛苦”,例13是以“光辉灿烂”衬托“有缺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种比喻,用于抒情,有跌宕起伏之美感;用于说理,有辩证分析之色彩: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或说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