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我的作文辅导与江苏高考作文发生巧合
作者:徐 江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高考信息快递》中,我以《路》为题的作文辅导,与江苏省2006年高考作文题——“人与路”——基本一致。在《快递》中我是这样辅导的:
文章创意……要超越事物本身并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使人认识上能够超越某一具体的事物,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启迪。比如以“路”为话题作文。
这样写《门前的那条路》:
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就没有清静过:市政局要加宽路面,拆、挖、平……;过了一年半载,邮电局要埋电缆,又得开沟……;过了一年半载,燃煤换燃气,燃气公司当然又得开沟埋管……老百姓说俏皮话,要是给路按个拉锁多方便啊!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今天世上本有路,折腾多了便没了路。
这样写《田间小路弯弯》或《草坪小路弯弯》:
在许多草坪上或田间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条条小路如蛇蜿蜒在绿草间、庄稼中,被人踩平的草皮或小苗紧贴在坚硬的褐色土地上。这也使人想起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今我要说:这里本不是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应该看到,虽然走的人多了,也成了路,可它永远不是正路。
上述关于“路”的话题应试文章设计就不限于人们所走的具体的路——“门前的柏油路”或“田间的小路”、“草坪上的小路”。
发生在这些路上的故事或问题都远远超越了“路”本身的意义,它会涉及到人们的公德意识,涉及到人们的管理意识乃至深层的政治意识。而这些深远意义的揭示,得益于引述鲁迅先生那段关于“路”的名言之后与之相应的延伸性阐释,因此使文章由“路”本身向外辐射出喻人的光辉。
这些有关的辅导,在2006年4月份我还曾给上海市某区教师讲过,有一位“古月风”先生还把我的讲课稿转贴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如果读者感兴趣,现在还可找到它——《徐江老师走进上海中学语文课堂——创意七境》。
《语文学习报》韩编辑5月中旬还曾向他在江苏任中学语文教员的作者(今年恰好教高三)推荐过我有关的辅导内容。
我在这里说这些已经过去的事,绝非说我有先见之明。我的辅导内容与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的巧合,完全是一种偶然。但在这种偶然里,有其必然——那就是我的辅导思维方法与语文素质教育乃至应试规律的把握完全相切,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与江苏省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人的思维导向一致。而这一切恰恰是所谓以应试为目标的中学语文界所缺乏的或者说是很薄弱的。这就是我在本文中想具体谈一下的——谈中学老师辅导的弊端。
那么中学老师的辅导弊端是什么?
中学老师的辅导之弊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视域狭窄,多是单面辅导。尤其是在与写作实践的结合上,中学老师的僵化辅导严重滞化着学生的思维。下面我就把我关于鲁迅先生“路”的思维延伸过程讲一讲,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中学老师辅导的无效性是多么严重。
在天津某报《各师家教》栏目中,我看到某名校的名师以“路”为题讲“发散思维”。他说:“要想让文章出新,首先……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指“发散思维”)。例如“路”这个题目,不少同学考虑的是‘家乡的路’、‘上学经过的路’、‘个人走过的路’。如果我们让思维更加宽广一些,便可以想出‘致富之路’、‘人生之路’、‘成才之路’、‘开拓之路’等等。这样一下子就开阔了视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辅导怎么可能会出新呢?一个在校中学生能懂多少“致富之路”、“人生之路”、“成才之路”、“开拓之路”?把这些“路”与学生可能想到的“路”加在一起有七八条路,似乎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其实这些辅导是很空泛的,都是同一方向下同一思维的“路”。这是很不发散的“发散”思维。“致富”、“成才”、“开拓”、“人生”,这都是“能”走的路;另一大类型的“路”老师就没有作“开放”引导——“不能走的路”——这是最容易在作文中独辟蹊径的。于是我想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情景——门前难得清静的柏油路、草坪中的小路、田野中的小路。有的把路“折腾”成不能走的路,有的在不是路的地方走出了路,这都是“不能走的路”。于是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关于“路”的话,于是我把它与客观存在的状况联系在一起,对鲁迅先生的话作了一番新的延伸,从而给学生作出了上述应试设计。我的设计有两点值得中学老师注意:其一是要有逆向思维意识,要善于从我们想过的常规问题中作相反方向的思考;其二是要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情景,尤其注意他们可能有亲身体验的事物,以此为由头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
其实,我的作文设计并不神秘,是生活中极平常的现象。可是为什么中学老师在“发散思维”中想不到这样具体的情景呢?大概有以下原因束缚着老师的思维。
第一,对生活中的消极现象不敢批评。我在天津某报上便见到老师这样的“精彩”辅导,一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他的学生在考场上一定要写生活中的积极面——“像孔雀开屏那样展示美好的一面”,因此他们的辅导必然要回避孔雀开屏时所展示的“丑屁股”。这就有点过分了,只要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认识事物,批判一下“丑恶”有何不可呢?
第二,语文教学中很不正常的一个现象就是“学不致用”。从老师到学生,大都是“两脚书厨”、“石膏模子”。只会把本本中的东西背下来,印在脑子里,不会联系实际思考。鲁迅先生的话哪一位中学老师不知道呢?其中有几人能够联系我们说的生活现象这样做延伸性辅导训练呢?他们的辅导大多如我前边所述那位名校的名师的辅导,讲一些学生能够想到的或空泛的东西。
针对中学老师这一现状,我还特意示范如何从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存在出发,“盘活”自己的“库存”知识,把应试搞好。尤其是不要局限在背什么名言、背什么资料大全。我们所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等都可以充实我们的考卷。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能够从中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现状出发,给他们作出灵活运用的示范。比如“田间的小路”,很容易就能想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于是我利用“勾股定理”充实此题的应试内容:
田间的小路
徐 江
从甲村到乙村,有两条路,如上图:一条是大路,从甲村沿平坦的机耕路西行驶约300米便到十字路口,然后右拐弯北行约400米便到乙村。当然,从乙村到甲村则是南行400米至十字路口,然后左拐弯东行300米便是甲村。另一条是小路,下机耕路,在田垄里有一条光光溜溜的小路,如蛇行于田间。若按勾股定理计算,两条直角边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2+b2=c2,那么,小路的长度应是两条机耕路平方之和再开平方,其结果是 =500(米)。说起来小路与大路路程之差充其量也就是200米而已矣。俗话说“人走方便水流洼”,这200米的方便人们仍然是愿意要的。
田地的主人,特别在春耕春播的时候,总是把人们在一个冬天踩得光溜溜的小道一锹一锹地翻起来,希望能够播种。但是,当把光溜溜的小路翻起后,沿翻起的小路又会走出一溜新的脚印。主人在强大的社会惯性面前只好无奈地认输,不再翻挖。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今面对田间小路,我则说:这里本不是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是,尽管成了路,也永远不是正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