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隐痛:正本清源话创新

作者:王庆兰




  (二)怎么样才能想得开呢?想得开有什么方法昵?常用的想象训练方法:
  1、拟人法。运用拟人手法,把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拟作人,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人的性格、情趣,使无生命的物具有人的灵性和活力。比如,“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故乡的榕树》)把无思想感情的老榕树当作人来写,他的倒下就像一位老人的倒下,令人感伤。
  2、比喻法。依照人或事物之间在性质和形态上的相似性,在由此及彼的联想的基础上,借对相似事物进行生动具体的想象,尽情展示描写对象的“形”与“神”,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形象生动。如“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个例子将林黛玉娇美的容颜、婀娜的体态描述得鲜明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个例子展示出长江波涛汹涌、壮观奇异的景象,可谓传神之至。
  3、夸张法。不拘泥于事物的常规形态,运用夸张手法,合理放大或缩小描写对象的细部,使事物更鲜明丰满,以此来加深读者的印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名句,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4、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环境的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把我们带到了洪荒时代的混沌世界;而很早以前的高考考题《2000年回母校》又让我们提前进入了未来世界。
  5、角色错位法。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
  这只是关于想象的一些切入的角度和思路。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更需要依靠平时多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文思泉涌,写出有新意,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的佳作。
  
  二、形式不是秘密
  
  近几年高考作文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文体不限,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权和灵活创新的主动权。但自择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写什么文体就要是什么文体。从语言形式到表现手法到文体都需要不断地创新。但这显然不是什么秘密。在这里我主要就文体的创新运用来谈一谈。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有如下几种文体常被借鉴:
  (1)采访手记。如2002年的一篇高考奇文《生死的抉择——<实话实说>节目笔录》,作者机智地设计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一台节目。所设计的四位嘉宾对于登山者的选择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热情赞扬,有的持保留意见,让一些不同看法在一篇作文中得到反映,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别出心裁,鹤立鸡群。
  (2)就诊报告。如2001年《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文章巧妙地将医学知识与所提供的话题中那个抛弃“诚信”的年轻人的言行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生动活泼地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其格式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确诊方法、诊断过程、医生签名。
  (3)日记。如2002年《临终手记》。文章采用原高中课文《火刑》的有关材料,假托布鲁诺分三天写了被囚、刑讯、法庭宣判三个场面,把布鲁诺为科学而献身,不向神学妥协的主题表达出来。2003年日记体佳作《心扉感悟》,紧扣话题,在好友的偏见和自己的切身体验中,领悟了不能单凭感情的亲疏来认知事物,四天的天气状况暗合了不同时期的心情,使之一气贯通。
  (4)书信。书信是一种相当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几乎无事不可叙,无理不可说,无情不可表。2001年一篇《给日本首相的一封信》,紧紧围绕“诚信”话题,对日本篡改侵华战争历史的行为进行了义正辞言的声讨,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和顽固分子的反动本质。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德国为对照,有理有据,针锋相对,笔锋凌厉,批判声讨痛快淋漓。
  (5)影视剧本。2000年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篇优秀作文是《四幕剧》。文章层层递进,说明“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解释”。怎样才能有精彩的解释呢?第一幕说明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第二幕说明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幕说明要有人性之光。只有如此,才会拥有第四幕的“真实的人生”。给人以回味,实在不凡。其格式为:幕名、背景介绍、舞台说明、人物对白、全剧终。
  (6)寓言。2001年高考作文问鼎之作《赤兔之死》就是一篇用古白话文写成的寓言故事。其成功之处在于:一是构思新颖。作者以谙熟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安排了识马语的“伯喜”;通过赤兔与“伯喜”的对话,叙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构思独到,想象丰富。二是立意高远,主旨显豁,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惟诚信是瞻的志向。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而这绝非偶然,得益于作者平时广泛的阅读积累,尤其是对三国故事的熟悉。还有过硬的写作功夫和临场作文的机智,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还有小小说、诗歌、广告语、会议记录、试卷问答、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都可供借鉴。作为形式的创新它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当然运用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等常规文体得到高分的优秀作文也有很多,也能写出好文章。
  
  三、有米才成炊:材料的获得
  
  l、多观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储备写作的材料,首先就要学会观察。部分同学缺少观察意识,观察方法模糊,尤其是对细微处的观察容易忽略。观察不仅仅是“看”,而应是“六官齐放”,即眼、耳、鼻、口、手、脑都动。看就看个清楚,听就听个明白,闻要闻得透彻,尝要尝出真味,就是想也还要想出个所以然,想出深度。如果充分利用感官紧扣事物的特点,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观察,在具体写作中还愁没有材料?只怕还需去粗取精,细心挑选,为表达意图服务了。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要做到准确、透彻,必须“身体力行”,偶尔一次不行,需长期坚持。平时应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抓住其特征,才能写出好文章。
  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洋溢地把广阔的生活比作浩瀚的海洋,学习就要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奥妙,去翻阅浏览社会这部鸿篇巨制的无字书,去体悟社会万象的豪放与悲壮。
  2、多阅读
  观人生世相是阅读我们身处世界的无字书。我们更应该阅读纵横千古、累积了人类丰厚智慧的有字书。“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你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叶圣陶语)我曾多次向我的学生声称:四大名著,你至少挑一本你感兴趣的来仔细阅读,你的语文成绩就能提高一个层次。据我调查,在初中时期就阅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他们的语文成绩、思维能力等方面在同班同学中是优胜者。
  详尽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学会做笔记,写日记或观察小文章;开发思维,自由、灵活地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品味感悟生活,厚积薄发,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
  四、创新的真义
  观察方法、形式创新可以讲解,周记可以督促,课外阅读可以引导,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作文教学需正本清源!通过系列化的脚踏实地的训练,观察——阅读——生活——思考——写作,相互促进,循环往复,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不断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上才不至于摸不着头脑。简简单单才是真!真者,善与美之源泉也!
  
  *作者系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特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