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突围

作者:郭新国




  
  实现突围
  
  一直以来,文言文所占的份量有增无减。新课程的五册必修教材古文的比例不少,古典诗歌有两个单元12课书,文言文有三个单元18课书,比重之大,可见一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解决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课标指出,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根本方法是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这种古今视界差异,常会激发学生读出新意,做到推陈出新、常读常新。
  案例:有的学生读《愚公移山》时,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提出让愚公搬家,保持生态平衡;或者开发旅游,让愚公们富起来。有的语文老师说到其妻献疑、智叟问难,学生认为愚公不民主,听不得不同意见;说到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学生又认为速度太慢,工具落后。这些创新性阅读表面上是古今话语的转换,内里却闪烁着深刻的思想光芒。
  现代诠释学认为距离不仅不是障碍,而且为阅读创造契机,因为正是距离构成了视界的差异,正是差异才使文本不断读出新意,产生新的阅读效果。现代中学生尽管学识有限,也会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视野,向文本发难诘问。
  今日学生读《木兰诗》提出“女权意识”,读《伐檀》联系廉政建设,给文本注入了现代意识,我们依然会感到唐突。其实这并非无端地把古典文本的阅读现代化,而是一种阅读视界的变化。不再满足于保存过去的意义才要用现代观念来消解它,并引发出新意。清代词论家谭献在《复堂词论》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学生的阅读应该了解古典文本的历史意义,但不能就此打住,封闭于此。任何阅读都是以当下社会语境与历史语境展开的对话,是现代视界与历史视界的融合。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就很少有学生想到《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运用话语转换的学习方法,架起文本阅读和阅读生活之间的桥梁。(当然,前提是疏通字词)
  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学生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鲁提辖的侠义之举拍手称快,为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痛快淋漓劲儿大声喝彩。进而引导质疑:穿越历史时空,今天我们普通人是否有权自己处置“犯罪嫌疑人”?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当今社会惩罚恶人的权力仅属于执法机关,做事合情更要合理合法。
  阅读《卫风·氓》一文,可以质疑:诗中这位痴情、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为何竟被丈夫遗弃?“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静言思之,躬自悼兮。”是社会赋予了男子以特权,女子的悲剧根源在于夫权社会。联系当今社会,妇女的地位有变化吗?引导明确: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宪法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废除了缠足、买卖婚姻的恶习。学生还举出了现代诗人舒婷的诗歌《致橡树》,重温了现代女性独立、自主、平等的要求和自由的爱情宣言。社会的进步显而易见。当然,无须掩饰,当今社会仍存在拐卖妇女儿童的罪恶活动。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惩恶扬善的责任感。
  学习《勾践灭吴》一文,让学生分析出勾践为了复仇,作了哪些充分的准备。勾践的准备有减免徭役、鼓励生育、广纳贤才、休养生息之策等等。勾践的这些措施用今天的眼光,该如何看待?“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项措施形同当今社会的救济,甚至类似于社保,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应该看到,鼓励生育的那项政策在今天是行不通的。建国初年,错误地批判人口学家马寅初,结果酿成了“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沉重后果。今天我们社会的一些贫困问题、失业问题、资源严重不足问题都与人口过多有着密切的关系。2005年1月6日是我国人口达到13亿的日子。通过学习,学生也领略到为什么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列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与《齐桓晋文之事》,可将“儒家重‘民’思想”与现代社会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联系起来。
  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领略古代社会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的罪恶,该文也可以说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进而提出问题,在今天,爱情和婚姻等问题有何变化呢?学生们能够明确:当今社会,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社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无庸讳言,婆媳矛盾仍是家庭生活的一大难题,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仍阻碍着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发展。
  读《种树郭橐驼传》,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由对作者政治态度和思想情感的了解和评价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情怀。文末“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的点睛之笔概括了文章的寓意。“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这些所谓的“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远在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对生活的关注赋予作者以悲悯民众的情怀,失意的仕途使多年谪居偏僻之地的作者充满忧患意识。纵观历史,对处于下层灾难深重的农民生活的关切,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难以消释的情结。今天,改革开放已扫除封建思想的阴霾,但是扰民、伤民的现象并未真正杜绝。怎样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呢?在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三农’问题曾使共和国前总理朱鎔基夜不能寐!”
  读《红楼梦》,引导质疑:为说明同是投亲靠友,寄人篱下,为什么在贾府薛宝钗能讨得上上下下的喜欢,而林黛玉却不能?不难明白,那是因为薛姑娘精通世故,不像林姑娘那般“孤标傲世”。薛姑娘的关系学在今天仍然是一门大学问呢!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语文版”实验教材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注意跨学科知识和学习资源的整合(学科内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与社会语文生活资源的整合,等等);注重面向时代发展,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在日常语言生活中发现问题、发现道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学科共通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运用)的培养。
  简而言之,语文探究性学习要面向社会生活,既同单元学习要求有内在联系,又有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通过话语转换,让文本阅读走向阅读生活,让学生从纵深的角度来领略文本,这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将语文课上成时事课或政治课,老师要适时地收回学生开放的情感思绪,指导学生回到最根本的文本阅读上来。阅读生活帮助我们阅读文本,文本是师生共同构建语文学习的起点之一,语文教育必须由这个起点延伸,构筑一个通向生活的跑道,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寻求与阅读文本相关联的生活领域,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对生活的阅读。这个通向生活的跑道的构筑者应该由语文教师承担,方法即是话语转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