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突围

作者:郭新国




  现状描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们准备时间不太充足时,常常从文言文单元讲起。在他们看来,文言文是死东西,有规律可循,较容易把握。可是,一旦讲开了,他们发现,学生的“意志力”有限,很快就患了文言文疲劳综合症。此时,老师们往往一筹莫展。或者硬着头皮讲下去,或者拿考试来吓唬学生,或者“画饼充饥”:坚持,坚持,下个星期,我们就转入现代文单元的学习了。有时候,为了迁就学生,我们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代文交叉进行,仿佛文言文是一个无味的馒头,需要蘸点果酱或辣椒酱什么的佐料才能勉强下咽似的。
  这种教学,反映了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只见“语”不见“文”。文言文教学仅仅关注语言的理解(即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而对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学习古代汉语对提高语言素养的价值,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都极为漠视,重视的就是所谓的文言积累,且又多半是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这是缺乏从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导致的结果。
  长此以往,只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学生要么对文言文的学习视为畏途,要么轻视讨厌文言文的学习。教师也会为文言文的教学深感头疼,甚至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对文言文的教学产生疑问: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到底要不要文言文教育?文言文的分量在新课程中到底占多大分量才合适?
  文言文的学习,价值是多方面的。阅读经典的意义: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次,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根据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为了实现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把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
  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强化知识和能力,而弱化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事实上,三维目标在教学中不可偏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的。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是语文人文性要求的体现。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外,还得注重挖掘课本的人文性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鉴赏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言文教学应该很好地了解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
  
  话语转换
  
  话语转换是西方现代美学上常用到的一个理论术语。话语是一定思想、观念、逻辑的对应物。话语转换只是表面的需求,背后的需求则是观念的转换,后者显得更加关键。
  语言与情境是互动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系统。相反,一种语言系统产生后,会取得一定的独立的生命,对情境发生影响,从而改变情境。语言是内心的映照,只是门票和通行证。方法也好,话语和语境也好,都是反映一定的“意思”——心灵的信息。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达。浅显的文字同样可以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如《道德经》,并没有使用太复杂太古奥的话语,却表达了对宇宙的总体认识。做学问,有人做得深入浅出,而有人则做得浅入深出。批评方式的现代与不现代,不仅仅取决于话语的形式,关键在于话语体现的思想和观念是不是现代。文化上的现代不完全是个时间的概念,它是一种文化时空和结构的概念。有些东西可以经千年而历久弥新,而有的东西未产生即已腐朽。
  可见,话语转换是指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编码方式,它可以用不同的话语来表达。这种编码既可以涉及到同类的艺术门类,也可以涉及到不同类的艺术门类。它体现的是话语之间的沟通。
  我们现在的社会仍然处于渐进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学术界,包括哲学研究领域,都处于一个话语转换、视角转换的重要过程中。
  话语转换被广泛地应用着。
  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会创造一个受众自我感受和意识形成的潜在空间。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讲,其平民话语表达的方式就是潜在空间的具体化表现,它会伴随着受众对节目的理解、认同和接受程度而产生。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节目所释放的潜在空间,在文化上起到了平民话语转换客体的功能作用。
  摄影的革新,需要更多的善巧方便,转换摄影批评话语,引入语义学理论等等,当然均在其列。摄影批评话语转换仅仅是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摄影人的觉悟。
  王维的诗歌创作能融入绘画方面的种种技巧和观念,使得他的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的突出特点。王维的诗歌创作就很好地运用了话语转换的技巧。
  诗歌鉴赏同样需要话语转换。《红楼梦》里的香菱理解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时,运用的就是话语转换的方法。所谓“合上书一想”,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构成图画的过程。香菱原来并不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好处,她没有塞上生活的体验,这么“一想”,仿佛也见到了那真实的景物,这才领略到诗的情趣。“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是她亲眼见过的景色,这景色像一幅图画保存在她的记忆里。后来读到这两句诗,产生了艺术的联想,原先的画面又重新浮现出来。诗和画,就这样沟通起来了,这段文字可以视为大作家曹雪芹的一则诗话。
  文言文教学话语转换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是激发兴趣的必要性要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在某一方面有建树,首先,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万里国际学校语文教研组根据文言教学的现状及规律总结出一个基本教学规程。他们制定的文言文教学总体框架第一条就是降低门槛、趣味领先。
  二是文言诗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首先,文言文教学必须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智慧、诚信,不畏艰险、热爱和平、尊师重教等等。而这些传统美德每每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融会于诸多诗文典籍之中。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发掘、宣扬这些思想内容,让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受到教益,并将这一系列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其次,文言文教学必须有利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维结晶,蕴含着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描写自然、抒发情怀、记载史事的艺术精华,而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再次,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对浅显文言文解读能力与鉴赏水平的提高。文言文的字词句篇章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统一: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的融合。
  三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
  应该大力改变、扭转文言诗文囿于一隅、自成一家的局面,坚定地树立大语文观,使其与其他学科充分相互渗透,融在一起,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引进其他学科的相互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具备更高思维层次上的融会贯通能力,将自学能力推上新的台阶。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维山水诗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像作画一样注意构图。绘画是“空间艺术”,讲究“经营位置”或“布局”,王维也把这种绘画的技巧运用到诗歌中,他特别注意所描写事物之关联,善于处理画面的虚实布置,使诗歌具有构图美。在绘画中,画面的一切物象、色彩都需要根据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标准来调动安排。王维的诗歌创作就很好地运用了话语转换的技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