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评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作者:苏朝栋
3、作文教学需要拨乱反正。
话题作文的兴起,开启了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新局面,功不可没,但一个模式持续过久,必然会产生一些弊端,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对作文教学形成一些新的障碍,那么改革则势在必行。
话题作文产生的弊端至少有三:一、不关心生活。既然是“自定立意”,那就往预设的材料、预定的套子里钻,置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情感于不顾,习惯于往故纸堆里钻,一不留神便抬出来一大批古人。据湖南阅卷场统计,湖南考生前年推出的明星是孔子、岳飞和曾国藩,去年的明星是李白、杜甫和陶渊明,今年也推出了一批古代明星。这说明考生习惯于回避现实,而话题作文又恰好为其开了方便之门,对古人哪来的那么多真情实感,于是为文造情,自欺欺人,苍白无力。二、不训练思维。从文章中看不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轨迹,思想和观点没有充足的材料和理性分析作支撑,习惯于材料的堆砌,习惯于造几个比喻句和排比句,用华丽的词藻来掩盖思想的贫乏。三、不注意文体。有很多考生不会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六要素和议论文的三要素从文章中找不出来,写的究竟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楚,习惯写一种夹叙夹议的“散文”,看不出是以记叙为主,还是以议论为主或者是以抒情为主,特点就是几个排比句和排比段,加上几个议论句或几个抒情句,不伦不类,华而不实。
话题作文不是不可以写,话题作文本身没有错,但话题作文自由度过大,约束力不够,容易被人钻空子而助长不良文风,对话题作文必须改革。这一点湖南卷和其他省市不谋而合,只是湖南卷更坚决、更彻底一些。
三、试卷尚可商榷之处
要商榷的有多处,这里择其要谈三点。
1、要拓宽文言文阅读选文的范围。
三年来湖南不考人物传记,只考夹叙夹议的名家散文。翻遍《古文观止》等著作,真正适合用作考试的名家散文并不多,大约二三百篇,在押题风盛行的情况下,难免会押中文章。文言文押中了与否关系很大,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2、古诗赏析题题型要变化。
三年来,湖南出的题目都是一种“模拟仿写型”的,再要考生模拟赏析下一首诗,这种依葫芦画瓢式的赏析,形式呆板单一,怎么考得出才气,实在是违背了文学鉴赏的客观规律,这种题型应该要改一改了。
3、第五、六大题内容交叉重复。
第五大题的第18小题问: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第19题要求: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这两道题要谈的内容都涉及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问题,相互交叉,彼此重复,既不科学,又不合理。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特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