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选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
作者:葛维春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与文本的对话不等于文学欣赏,但是有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文本对话也不同于文学批评,但是有文学批评的成分。“与文本对话”与“对文本解读”也不尽相同。对文本的解读是以把握文本的意义为旨归的,体现的是文本中心,读者只能向文本靠拢与挺进。与文本对话不但要发现与建构文本的意义,而且要在这个发现与建构的过程中,还要发现与建构读者自我,也是一种双重的发现与实现。对话所体现的是读者与文本的平等互动与生成。
文学作品是以语符化的形式重现在读者面前的,它并不提供直接而实在的形象。文学语言本身所蕴含的审美信息即有作者给定的一面,又有未给定的一面。文学语言并不以信息的准确传达为旨归,而是以意义的创造、心灵的发现为目的。就阅读者而言,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的解码、编码,主动地加以解释和创造,这样以来,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对话也就是根据作者给定的可能性,赋予不存在以存在,即通过客观想象和主观创造,使原来并不存在的形象,在自己头脑里逐渐呈现出来。
文学反映和表现往往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以少胜多,由特殊显现一般,因而就必然留下许多空白点或艺术空间,供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客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加以补充丰富。所以读者常常能够从作品中发现和挖掘出作者没有意识到的意义。即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和文学语言的意义未定性,为阅读对话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阅读教学带来了难以把握的困难。面对作品,不少师生感到难以下手,致使教学中的文本对话,或失之过浅,或失之过深,或失之过偏,甚至出现远离文本的虚假对话、胡乱对话以及无效对话的现象。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怎样才能保证与文本的阅读对话扎实、深入、高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心得,认为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
一、从作者的预设入手
预设是指先于表达和接受而存于文本之中的经验信息。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抓住了预设信息,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打开文本的钥匙。
例如,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首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对抒情主题的预设:“赞美”是全文的抒情基调;“不平凡”是对象征物特点的概括,也是全文的抒情线索。蒲松龄小说《促织》开头:“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这是对背景的预设。不仅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而且对读者理解小说主题提供了信息:“尚促织之戏”,可见宫廷荒淫;“岁征民间”正是悲剧原因,小说锋芒所指已初见端倪。另外,如《三国演义》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对全书情节发展的预设,鲁迅《藤野先生》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则是对写作语境的预设……实践表明,从预设入手是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捷径之一。
二、从文体特点入手
文体是文本解读途径中的一个强制性规范,与文本对话必须按文体规范来展开。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语言方式、结构方式、形象类型和表现手段。我们不能用读诗歌的方式来读小说,用把握散文的方式来把握剧本……譬如,对诗歌的对话应以感受情感意境为主,对小说的把握应从人物入手,对于散文阅读把握其真情实感,而对于剧本的欣赏则需要从矛盾冲突入手。
例如,阅读余光中诗《乡愁》,可从诗中四个意象(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入手,去触摸诗歌内在的情感意蕴,海外游子对故国的思念。同时抓住意象按照时光流转(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形式美,领悟诗中表达的情深意浓的乡愁,不仅是地域上更是历史的民族文化的乡愁。
从文体特点入手,是与文本有效对话的基本途径,也是与文本对话必须遵守的一般规律。
三、从文本的关键处入手
1、从题目入手
文学作品的题目多数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题目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的丰富信息,由此入手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读此文章可先从题目发问:什么样的悲剧?何以称为“伟大的悲剧”呢?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文本,作者就会告诉你:斯科特探险队的悲剧在于失败,而伟大在冒险精神;悲剧在于作为失败者要为胜利者的胜利作证,而伟大在于诚信的绅士风度;悲剧在于生命的毁灭,而伟大在于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又如,《世上最美的坟墓》,从题目中“最美”入手与文本展开对话:托尔斯泰的坟墓美在哪里?既然是“最美”,能够超过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吗?由此进入文本的阅读,恍然发现原来这世上最美的坟墓是世上最为朴素的坟墓,从而领悟作者在此文中所要表达的不同凡俗的思想与情感。其他,诸如钱钟书的《围城》,契诃夫的《变色龙》,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托尔斯泰的《复活》等均可从题目切入,展开对话。
题目是文学作品灵魂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往往可以直达作者的心灵。通过对题目的审视可以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
2、从观点句入手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往往有一些流露作者观点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就抓住了理解文本主旨的关键。例如鲁迅《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愿意他们要一气,都如我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从理解这几句话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情感就非常容易了。
3、从抒情句入手
抒情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抓住文本中关键的抒情句就可走进文本(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一篇写景为主的散文里,作者急不可奈地把这情绪很强的句子放在篇首,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好的读者应该善解人意地由此倾听下去,把握作者的情绪脉络: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沿此线索进入文本,有如与朱自清携手漫步于荷塘小径,观荷塘美景,赏月色朦胧,听朱先生娓娓叙谈南朝妖童媛女的风流,以及他本人的淡淡哀愁和婉婉心曲。古人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其实“缘情以入文”,正是与多情的作者悟谈的最佳途径。
4、从总括句入手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引领之语,结穴之语。由此入手,或追根溯源,或拾级而上,即可登堂入室。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开头即是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便是全文的总纲,由此“纲”入手,纵览全文,即可“纲举目张”,由此切入本文,便会如同庖丁解牛。
四、从文本的反常处入手
1、从不合常理处入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