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错误》课堂实录及点评
作者:王 静 汪鉴利
四、师生探究“美丽的错误”
师:同学们,诗中最难懂的地方是什么?
点评:这一问承接自然,转换巧妙。从问答来看,老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了预测,这很有必要,研究透学生,就避免了盲目,教学就有针对性。
生1:“美丽的错误”,好像很矛盾,不好懂。
师:是啊,“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难点。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错误”?既然是个“错误”,又为什么说它“美丽”?
生2:思妇听到“我”的马蹄声,以为是归人回来了,可惜“我”不是她的归人,只是个“过客”。
生3:马蹄声给了少妇希望。
师:对什么的希望?
生3:对夫妻团聚的渴望。
生4:马蹄声很美,所以说是“美丽的错误”。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再深入思考一下,“美丽”还表现在哪里?
点评: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继续引爆学生智慧,让他们处于思维的亢奋状态。
(学生作深思状)
师点拨:在这个“错误”中,有什么感动我们的地方?
(学生又作冥想状)
师点拨:刚才有同学提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按正常语序,应是“西风卷帘”,李清照倒过来说,造成一种“美丽的错误”,门帘子卷起来,独坐房中的李清照这时怎么想?
点评:思而不得,就要看老师的引导功夫了。这里以品李词,巧用相似法,来打通思维障碍。
生:丈夫回来了。
师:李清照跑到门口一看,什么人都没有,是秋风恼人啊。为什么李清照会搞错呢?
生1:因为她思夫心切。
师:是啊,思夫心切,再往深处说,那就是李清照对丈夫的……
点评:引导到位,老师就适时打住,让学生说。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
(生接着说:感情深)
师:那么,《错误》诗中为什么说“错误”美丽呢?
生2:因为这个“错误”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热切的思念,也验证了思妇对爱情的忠贞。
师:说得真好,我真想为你鼓掌。
(学生会意,鼓掌)
师:我们能不能再换个角度,想想“美丽”还表现在哪里?
点评:诗句内涵丰富,是很好的探究点,老师锲而不舍,课堂的张力得到充分体现,课堂之美得以彰显。
(生沉默)
师:诗中还有个人物——“我”,“我”是个“过客”,在古诗中,“过客”又叫什么?
(生齐答):游子。
师:有一首写游子的词……
(有学生举手)
师:好,请你来说
生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回到古典诗词中寻找现代诗歌的答案,显得很厚实、灵活,也说明古典与现代是一脉相承的。引导得法而巧妙。
师:真巧,我正想说这个,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生1:思乡。
生2:思亲。
师:是啊,游子最思念的就是在家乡独守空闺的妻子。《错误》一诗中,为什么素昧平生的过客能读懂思妇的忧伤?那是因为他们都在思念远方的爱人,在感情上达到了……
(生接着说:共鸣)
师:对,“共鸣”这个词用得好。
(有学生小声说:“默契”,还有人说“心有灵犀”,学生笑)
师:用白居易的话来说,这叫“同是天涯……”
(学生接着说:“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是啊,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深深的怜惜。“错误”的“美”就“美”在过客对少妇深深的理解和真诚的怜惜。
点评:教师总结言简意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至此学生也就清清楚楚了。以上完成了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目标:难点探究。学生就此体味出了思妇等待归人的复杂情感。
五、想象“偶遇”的情景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创造性的练习。如果你是一位导演,请你把《错误》诗中这个偶遇的情景拍成一个电影短片,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细腻感人。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准备。
点评:这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以练习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诗歌领悟的情况。要求将诗歌语言转换成散文语言,并要借助想象,有画面感,要求不低,但很合理。
生1:我牵着马缓缓走在江南水乡一条依山傍水的幽静小路上。你正低着头,露出挽起袖子的白手臂依在水边揉搓衣服。我立在那里呆呆地盯着你的一头秀发随身体的起伏而摇摆,它是在和我打招呼。
你可能感觉到了马蹄声,抬起头朝后看了看,我朝你微笑,你微红着脸转过头继续洗衣服,但不知从哪槌开始,你的动作变得小心翼翼,秀发挡住了你白皙的侧脸,露出修长的睫毛,一闪一闪。
师:为什么“修长的睫毛,一闪一闪”?
生:眨眼睛,想流泪。
师:真不简单,一个细节把忧伤渲染得如此唯美。
点评:作细心的倾听者,就善于发现问题,并顺势点拨,学生心领神会,师生互动充分。
生2:春暖花开,我独自一人骑着马漫步在江南的街道上,这时正值黄昏,街道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的冷清,我无意一抬头,看见了一座窗户,窗户上面挂着一张红色的丝绸窗帘,我顿时被这扇窗户吸引住了。突然,窗帘拉开了,伸出了一张女子的脸,她也看见了我,我望着她那美丽而略带忧郁的脸,心中涌起了一阵怜惜,像她那样既年轻又漂亮的女孩,是不应该有这种愁绪的。我试图和她讲话以此来开导她,但我却不知如何开口,过了一会儿,她深深叹了一口气,把头缩了回去。这时太阳的最后一丝余辉也被收了起来。
我本打算在这里留宿的,但我最后还是默默地走开了。因为我不属于这里,我只是一个过客。
师:真是个怜香惜玉的小伙子。(学生笑)只是,“留宿”这个词用得不好,不如改为……
(生齐答:借宿)
点评:教师不放过一个问题,学生获益多多。细腻出真知啊。
生3:我从江南走过,遇见了你,这是缘分,抑或是上天的安排?
你站在绿草丛中,向远处张望,微风吹拂着你的褶裙,还有那飘逸的长发,像大海温柔的波浪。花儿一样的少女啊,你为谁而绽放,又为谁而凋零?你在等待着谁?是你心中的人儿吗?他为何让你如此执着?
柳絮等待着东风,东风不来,柳絮绝不轻易飘落。你在等待谁来填平你孤寂忧郁的心呢?听,东风来了,柳絮漫天飞舞。你呢?等到了那个人吗?
我想没有,不然你不会如此忧郁。我们一起走过那条青石街道,你无言,我亦无语,沉默是共同的语言,黄昏渲染着这死寂的氛围。我捉摸不透,你到底在等待谁的到来,你的心扉为谁而敞开?不是我。
在这阳春三月的江南,我们相遇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而你要等待的人却不是我,我们的相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你要等待的人,我只是恰好路过这里……
师: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这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她那美丽的忧伤,她那忧伤的美丽,深深的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错误》一诗。
点评:高度评价,及时鼓励,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喜悦。
(学生齐诵)
师: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思念是一首永远的歌。让我们在罗大佑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愿美好的记忆长留在我们心间。
(多媒体件课件播放罗大佑演唱的《错误》,该歌的歌词就是郑愁予的诗《错误》,学生在歌声中退场。)
点评:在美读中开始,在品美中展开,又在美乐中结束。美作主线,美入人心。设计既用心良苦,又独具匠心。
六、总评
这堂课颇有“洋思课堂”的风范,新科标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且环环相扣;承转自然,“双基”落实到位。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方法灵活,师生双边活动充分,课堂富有张力。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得法,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灵活机智地驾驭课堂的能力得以充分体现。教者视野开阔,对古诗词的联想扩大了这堂课的容量,激发了学生积累诗文名篇的兴趣。同时以美为主线,美读、美情、美意、美乐,尽入课堂,听这堂课,就像享用一顿大餐,既赏心悦目,又获得丰富的营养。不足的是,朗读技法由老师说出来,不如换成由学生自己归纳,这样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甘甜,并从老师的肯定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