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教育现状四题
作者:徐宏寿
事实上,几年来那种令我们蒙羞的感觉仍然存在,而且,几年之后回头细想,我相信,语文教育圈子中相当多的人其实生活得并不轻松——因为自身的懒惰(思想意识和行走方式的懒惰),因为难以摆脱的无奈。
关于教材
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和相关阅读文本承载着太多的使命:陶冶情操、心智与灵魂,培养科学与人文的精神,让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等等。“一个‘乐’字(包含‘好’字),乃是选材标准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文章再好也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刘国正语),因此,典范、鲜活应该是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翻阅手头拥有的三套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坦率地讲,它们各具特色也各有缺憾。比如,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选文年年有变,有些文章是删了又补,补了又翻(从这一册调到另一册),是图书出版的需要呢还是为了制约某些教辅用书的竞争,不得而知。但令人生疑的是,作为极端规范而严肃的语文教材,如此“变脸”只能表明它的不成熟,不成熟的教材交给不成熟的孩子们去阅读,至少,我以为带给孩子们的是“选文并不完美”的缺憾和来自编者来自未来的愧疚!
不得不说的缺憾竟是在三套教材中还具有的某种共性——能够反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说明文篇目在减少,内容已落伍。
每每提到说明文,很多读者脑海中浮现的常常是这样两种文字:要么艰深晦涩,要么“老得掉牙”。是的,“艰深晦涩”的选文难以让初中学生接受,“老得掉牙”的选文合乎典范却难以使初中学生产生兴趣。
实际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科技新事物充满兴趣,并且乐于接受。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两方面都要求语文教材重视科技说明文,在科技说明文中突出时代性,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学生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教材,其选文的内容不仅应该呈现出最新科研的动态,更应反映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起到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观念的作用。一味追求典范而将说明文与文学作品的选文标准等同起来或一说到科技说明文便是术语连连让人云里雾里莫测高深的做法有违教材建设的原则。
教材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学,教材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交流的载体,是师生对那些人类优秀的人文、科学的精神产品进行共鸣(读、感、悟)的过程中产生思维活动的文本。但愿语文教材的选文能收起老学究式的架势,让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在阅读文本时获得持久的愉悦体验,产生无尽的阅读期待。
关于教案
年年岁岁“书”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变。现如今,几乎每一所学校对教师都有一整套周密的教学常规考核,而对备课这一环节的检查更多的则是通过听课和备课笔记(教案)的验收来获得评价结果的。在此,我只想说一说我所熟知的“教案”话题。
实事求是地讲,教案对教师来说太重要了: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像打仗没有作战计划、表演没有剧本一样,最终必定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可惜,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们却因为“教案”而生发出许多怨意,折腾出许多玩意。
君可知,每逢校长室或教导处要收缴备课笔记(教案)时,我们的老师们为了赶制(补写)教案能让打印机忙得没有半点停息(有些学校坚持要求老师用手抄本,老师们颇有怨气却不得不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君可知,有些学校的教务工作计划中专门设立了优秀备课笔记(教案)的展览和评比活动,比谁的书写漂亮、工整,比谁的形式规范、环节齐全、数量足额,于是谁的时间充足、抄写得认真谁就能得奖;君可知,有些学校要求老师们提前一周到两周时间备好后一阶段的教案,教案是有了,可是这样的教案与新课程的要义实在相距甚远了……种种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有些令人会意地发笑吧,但我以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沉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教师如此懒散而又如此辛劳,如此虚情而又如此执著?
首先是教师自身浮躁的心态问题,“谁会照教案去上课呀,教案是应付检查的”,这句话我们听得最多,不过这句话的背后却是不言而喻地道出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等不合理的管理因素。
其次是时间问题。就我所在的地区,教师是最繁忙的人群之一,像我们语文教师,每天早上6:20到校上早读,早读之后要批改学生的默写,默写不过关的学生要补课;从周一到周末,除了上课,要批阅学生的随笔(每周两篇)、作文(每周一篇),要参加各级各类的或全体或分类别的会议和培训……即使有心创写教案却难有深入思考的时间。
再次是面子问题。“不备课(写教案)怎能去上课”几乎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容置疑的准则,甚而至于将“不写教案”与“工作不负责任”等同起来,谁会不考虑不珍惜自己的面子呢?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窃以为,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堂是变化的”这一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之上讲求集体备课是上策。即使一定要检查,形式应该是次要的,关键要看教案的实质内容,要看是否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要看是否提高了教学质量,要看是否有所创新。如果缺少了这些,我们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关于教学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两句话是笔者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摘录的。之所以摘录这两句话,是因为笔者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异样”的感觉产生了些许感慨。
有的老师误解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内涵,他们认为过去的那种“师传生受”的方式的确不妥,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然而,他们又错误的以为所谓“师生平等对话”便是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一切言行。殊不知,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发展毕竟是不充分的——他们的思维未必周密,他们的见解未必深刻,他们的思想有时显得偏激,他们的言语有时还很稚嫩……不难设想,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根本无视师生之间“智慧上的差距”,一味地以“平等”的口吻“充分地肯定”而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以为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完全没有了是非观念;这样的语文教师,已经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职责。须知,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的批评、鉴别、欣赏而达到的交流、补充与综合,正是“对话教学”的本义所在,正是语文教师的个性、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有的老师只看到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却偏偏忽视了最重要的语文性。他们以为“语文课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于是,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生活常识课、物理课、政治课、班会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他们以为语文课讲究“实践性和综合性”,似乎可以想怎么上就怎么上,于是,海阔天空,东拉西扯,老师充当的要么是舞台演出的旁观者,要么是舞台演出的报幕者,教师角色可有可无还自认为“手段灵活”。
语文课必须姓“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的角色不可或缺,他应该在有限的时空内将“想教什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等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巧妙勾联,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学有所得,如果不是这样,谁能相信,是我们语文教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