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综合性学习实施新论
作者:张 劲
3.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决不只限于教材本身,也不限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地方、学校和班级的实际采用合适的方式,设计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比如可以组织班级出游,参观天文台、科技馆、博物馆,参观大学校园、绿色军营,获得直观印象,增加知识和情感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深入民间搜集资料、寻访旧迹、探寻源头,写出调查报告,介绍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引导学生追溯某一传统节日、传统风俗的渊源,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蕴;可以开展生活中的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可以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组织辩论会,让学生在有理有据的争辩中阐明观点,明晰思想;可以组织荐评会,让学生推介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影视作品;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有趣的课外游戏,从中评出最佳,并加以推广;可以在班上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比如文学社、学生记者团、地方文化研究所、舞蹈队、合唱团、少年旅行团、科技站、气象站、手工兴趣小组、环保小卫士团……定期开展活动。当然,活动的内容远不止以上所列,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活动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利用。
只有真正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有意识地去设法解决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的维度去把握。
三、从四个维度把握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1.活动品质
首先,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素材必须源自学生能够感知的现实生活。因为任何外在于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试图建立起对学生本身的意义,不能与他们的经历、经验产生有机的联系,就完全成为一种与己无关的问题,自然不能引起他们研究的兴趣。因此,创设综合性学习活动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世界,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活动。这种真实呈现的活动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激情,而这种类似专家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也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索精神的培养成为可能。
其次,有效的活动应该是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这一层面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难度适中,最具挑战性、激励性和探究价值,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高水平的认知,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对其发展真正具有价值。
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地域差异),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实际,心中对活动的目标、形式、结果乃至整个活动的过程都要有明晰的考虑,以把握活动的方向。最好能让学生明晰活动的目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且目标越具体越好。
这里,结合一个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活动的品质。海南省琼海市华侨中学的吴荣老师设计了一个以“关注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小组查找、收集戏曲资料,采访乡镇录像室、戏迷角,欣赏并学唱戏曲;第二阶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开展以戏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并写文章谈体会;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成果,在校广播台播放同学们的活动体会,走进社区宣传戏曲。这一活动的素材基本上来源于现实生活,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活动,几位女生甚至迷上了越剧;整个活动的难度适中。很多同学以前对戏曲了解不多,兴趣不大,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高雅及其丰厚的内蕴。活动初期,部分学生因为新奇只顾着好玩,没有收集并掌握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立即调整了思路,对小组成员作出明确的分工,并提出活动的具体目标,使后面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保证了整个活动的品质。
2.活动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方式首先应该是新鲜的、丰富多样的。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看,他们一般喜欢参与包含大量新奇、刺激内容的活动,兴趣点容易发生转移,喜欢频繁转换活动的内容,从倾听到谈论,再到动手操作,等等。而综合性学习活动往往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在活动过程中阶段性的转换可以适时切换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神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使活动真正做到持久而有效。如“关注戏曲”的综合性学习中,活动的内容不断转换,不同的活动阶段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小组也有着不同的活动内容,既有倾听、讨论的,又有动手操作的,甚至还有学唱、广播、社区宣传这些新颖的活动形式。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牢牢吸引住了学生,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保持热情,真正有所收获。
其次,有效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渐进地、有层次地推进的。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因此,起点不能定得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宽,操作难度也不要太大,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注意保护他们的成功感。千万不要把综合性学习等同于科学实验和小发明、小创造,注意避免综合性学习科学化的倾向。从长远目标看,活动的设计应该呈现出阶梯状的分布特点,使那些间断的、琐碎的活动经验成为一个个具有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递进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并由数个微任务构成的任务阶梯,使综合性学习的品质不断提升。如“关注戏曲”的综合性学习中,活动由最初的收集资料、采访、欣赏、学唱到第二阶段的资料整理、手抄报比赛、心得体会撰写,再到第三阶段的广播台播报、社区宣传,三个阶段的内容呈阶梯状递进,每个阶段单独看来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三个阶段一起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主题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会因为活动难度过大而丧失积极性,同时又总能感觉到活动是有挑战性的。
再次,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习内容是十分个性化的,由此决定了活动的方式也应该是十分个性化的。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教师在根据教材要求设计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切性强的活动方式。在“关注戏曲”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组织学生采访乡镇录像室和戏迷角,让学生与老戏迷亲密接触,这样的活动方式既为学生们所喜爱,又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社会资源,促进了学生与老戏迷的交流,也推动了当地戏曲文化的发展。
3.活动主体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或研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学生既是综合性学习的决策者,同时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者。教师的角色虽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开展活动或进行研究的平等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也决不能成为旁观者,而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在活动开始前,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心理上形成对活动的期待,激发其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设法帮学生形成活动的效能感。在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应表现出对学生的积极期待,提出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推荐活动的方法和线索,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等。对那些平时学习感到比较吃力的学生则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反之,如果教师在活动开始前不指明活动的目的,不设法唤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期望,学生参与活动的劲头就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