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中美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比较

作者:许国申




  第一,它说“如今的读书似乎已经“埋没随百草”,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即读书的人少了;至于为什么读书的人会少了,作者说是“人们习惯了整日的奔忙”,结果就“无人向往片刻的闲适”,而“只有偷得片刻清闲的人们,才能有心情去领略一本书的芬芳,咀嚼那一杯水中暗藏的沧海”。从这几句话里看,这篇作文主要扣住了材料内容中“没时间”、“不习惯”,从反面说人们现在习惯了“整日的奔忙”。但读者不禁要问:人们忙些什么呢?整天搓麻将,玩扑克,常常赶饭局,玩游戏,这些人的确都很“忙”,这也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没时间”读书的理由,但这理由充分吗?是不是只有读书才是“闲适”的呢?躺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听音乐、看电视就不“闲适”吗?怎样才能“偷得片刻清闲”来读一点书?……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离题,但作者对自己的观点却没有展开深入而充分的论述,给读者留下了一连串疑问。
  第二,作者说“即使科技发达到所有的书都变成电子的、网络的,读书的人依然存在,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因为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从表面看,这句话扣住了内容(一)中图书阅读和网上阅读的关系,但实质上却泯灭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图书(纸质)阅读与网上阅读一个样,都是读书人的阅读,没有图书(纸质)了,“读书的人依然存在”。——这就多少背离了材料隐含的实质内涵。当然,如果能说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言之成理,“反弹琵琶”,也可算是合题,但理由呢?“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因为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这个理由本身就是虚假的:“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历史上有那么多文盲,他们不识字谈何读书?难道他们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还有,“学会了生活”的人还要不要读书?读书和生活是什么关系?按笔者理解,读书是喜欢读书的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读书的人照样生活,只是相对来说精神生活可能不如喜欢读书的人丰富而已。——虚假的理由怎么能证明论点呢?
  不仅于此,该段中前面刚说“谁的一生不是在书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实,愈走愈美丽”,紧接着却说“拒绝读书的人也许至今还在漂泊,还在寻找”,这是不是自相矛盾?(类似的地方还有,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除了这两段,通篇几乎都是围绕“读书”的话题展开的,与材料的含义几乎没有多少联系。——该作文题虽然离不开谈“读书”,但却不能泛泛地谈“读书”。
  第一段三句排比说的是“一本书”就是“一杯沧海”。——可是这话(同“一叶知秋”一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读一本书就够了!
  第二段首句:“古人云:‘知书而达礼’。”说的是古人读书的目的或结果。按说这起首的一句应该是这一段的中心,起码也起个过渡作用,但下文所写,与该句毫无瓜葛。
  第四段什么意思?好像是:无论读的是什么,也无论怎样读,只要读了,就可以得知“‘一花一世界’的灿烂,和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这点似乎也还“切题”,但符合实际吗?有证据吗?)
  第六段说了什么,我看不懂。这篇作文中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只知道反反复复讲“读书”与“人生”。
  综观全文,“一本书,是一种人生”就重复了四次,看样子这该是文章的主旨了吧?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跟材料的含义相吻合吗?
  ——给材料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从理论上说起来,大家都头头是道,但一遇到具体作文就抓瞎。你看,连最合题的两段话都几乎不能自圆其说,这样的作文怎么给了满分呢?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曹文轩先生深知高考作文可以“蒙”和“骗”的“猫腻”,坦白地说:我自己是一个搞文学的,觉得无论如何得帮助儿子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考个好成绩吧。怎么办呢?我为孩子钻研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了六篇范文,然后给孩子“上课”,告诉孩子各种作文的套路都超不过这六篇:三篇记叙文,三篇议论文,高考作文无论怎么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我让孩子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背下来,而且掌握了应付变化的对策。最后孩子在高考中的作文成绩也接近满分。(引自《孩子的作文与生活》,见2005年10月《创新作文·初中版》)《一杯沧海》正是这样的一篇“背下来”以后根据考题拼出来的应试作文。——这类作文在满分作文中还有不少,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
  美国考生的作文用不着我绕舌,它是一杯清纯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不像中国考生的作文那样云里雾里,让人一头雾水的。他们的写作时间只有25分钟(难以想象!尽管这里有英语书写方便的优势,又不用拟题)。从美国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坦然,真诚,个性,以及独立人格;说它“字字是我”,说它“文如其人”,说它“严丝密缝”,说它如“行云流水”,也许不见得很过分。
  如果打个比方,前者是变性整容的时装模特,后者是健俊朴实的西部牛仔;前者是金莲,后者是天足;前者是轻飘飘的白芦苇,后者是沉甸甸的红高粱;前者是气球,后者是铅球。孰真孰假,孰美孰丑,孰重孰轻,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再打一个比方:如果把试题比作海,美国考生是在大海中自由地游泳,而中国考生则像一只蜻蜓,老是在水面上飞舞,只是时而用尾巴点一下水(点题);美国考生玩得认真,玩得累,中国考生玩得“潇洒”,玩得“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輮使之然也”!请看不同导师的评价:
  中方
  旁批:
  ①诗意的排比耐人寻味。开篇即张扬富有个性的文采,实在是考场作文的一大技巧,因为它便于以先声夺人之势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②以书喻人生虽不新鲜,但由此悠然契合了题目,不能说其手法不高妙。
  ③以书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暗合“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如此切题,实在高。
  ④恰切地对读书人分类,以小中见大手法折射人生,颇有滴水藏海之妙。
  ⑤“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此等感悟,实乃无深切体验者所难有。
  ⑥在精警的博喻中深化主旨而又回应了标题,实有一箭双雕之妙。
  点评:
  好个“一杯沧海”!这别致的标题,一下子就以量词错位手法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让人忍不住要看个究竟,这就是精心拟题的妙处。接着,考生开篇作比,即以博喻手法妙论书趣,精警而透辟;承接下来,笔锋陡转,切入现实,——读书者日见其少,巧妙地暗合了要求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真正妙合无痕,还让人于其顿挫之笔下、精美的引用中、整饬的结构内、新奇的比喻里领略到该考生的真知灼见——“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最后仍以博喻收尾,既呼应了开头、深化了主旨,又使得全文圆融自然、浑然一体。
  美方
  作者重点以“文学、心理学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的例子有力且有见地地阐述了一个观点,即“即便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我仍不得不相信,人们获得成功的动机更多来自个人的满足感,而非财富”。作者重点以“文学、心理学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的例子支持这个观点,体现了过人的批判能力。文章开头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打赌》中的主人公改变自己的生活追求为例,接着以“外部刺激与个人内趋力”的心理学原理、以及该原理在作者本人及姐姐身上的体现为论据,再次展示了过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章结尾再次借助心理学,通过“快乐原则”的概念强化“大多数人追求的幸福无关金钱与奢华”,而是“从做有益的事情中获得的个人满足感”。全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观点阐述具有高度的整体感,一致性和流畅性。作者对语言的应用很有技巧,所用的句式多样而得当。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