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阅读理解的四个层次和三种境界

作者:张纪铭




  阅读是现代人获取知识、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而广博知识的获得是靠“理解”来实现的。目前,在报纸杂志上可以看到大量的关于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常常把阅读方法的多寡、速度的快慢、对常规问题回答的正误作为衡量阅读能力高低的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从阅读目的的角度思考,笔者想用阐释学、接受美学、语言学和文艺学中的观点,从“理理”的角度,对阅读能力作新的评价。我们认为,阅读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理解层次和理解境界的高低。下面就理解的层次和境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理解的层次
  
  根据阅读对象的自身特点和读者思维、修养、能力的不同,可以把“理解”分为四个层次。
  (一)符合性理解。阅读者的理解,尽可能地与原文的本义注释者的已有结论相符或趋近,并且重复过去占主导地位的阐释或观点。这种理解不给被理解的原文或注释辅添任何新的意义,理解者仅在于认识文章外显的意义或别人早已得出的结论。所以,这种以获得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符合性理解,是一种“超稳定”结构,并不能使对象增殖,因而其自身的价值非常有限。但这种理解在阅读中并不可少,它是其他高层次理解的必要基础。这种理解在阅读中主要适用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历史掌故、文化典籍、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等方面。
  (二)派生性理解。即理解者用新的认识叠加在原文或原注释上,使对象产生意义增殖。这种理解,或在作者的原义上作适当的延伸和发展,或在赞同原解释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使之完善。总之,这种理解除重合原文、原注释外,还可以略为溢出原文、原解释的原来意义,可见,派生性理解比符合性理解进了一步,多了一些创造性。
  (三)模糊性理解。即阅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产生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的感受认识。简言之,也就是一种“亦此亦彼”的不确定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决不是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是非不明,它是在阅读者思维明晰的前提下,自觉运用模糊性思维去理解、欣赏文章中的模糊现象的一种思维过程。陈胜民在《模糊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一文中说:“人脑本来就具有模糊思维的特点。……模糊思维不仅对艺术创作发生作用,同时,也把它的模糊性带进艺术作品之中,使艺术作品成为新的模糊信息载体。”这种“新的模糊信息载体”,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主要表现在有些课文中的模糊性现象上,这些现象是:难以言传的情感或意境,复杂的人物性格或矛盾心理,富有特征、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以及留有余地、令人深思的结尾。面对这些模糊现象,语文老师就不能(也无法)采用“非彼即此”的讲解方法,而必须留出“空白”,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灵活性、多样性的认识。
  (四)创造性理解。即阅读者的理解对原文加以创造性发挥,并对原义原解释进行更具主观色彩的补充、发挥、完善或批判否定。一般而言,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书,其价值集中体现在它具有多种深层的蕴含和一种无穷的召唤力,令人们不断地加以理解、阐释,似乎永远不能穷尽其意蕴,如《阿Q正传》、《红楼梦》、《吉檀迦利》、《哈姆雷特》等。创造性理解必须敢于蔑视权威性解释,也摒弃那种人云亦云的理解,独辟蹊径,自出新意,发掘前人没有发掘出来的意义。如一位老师执教《谋攻》,文后有一道“思考和练习”题,要求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加标点,在总结中,执教者对此文大加赞赏,有“孙膑减灶,堪称兵家奇谋”云云。一生不以为然,课后递上《孙膑减灶质疑》一文。要点如下:
  师曰:“孙膑减灶,堪称兵家奇谋。”我不以为然。理由如下:“①齐军为解围之师,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是为一疑。“劳师袭远”本为兵家大忌,更何况每天要挖供数万人吃饭的灶坑呢?②庞涓行三日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矣。”是为二疑。难道庞涓之兵所到之处,必使人逐个清点齐军的灶坑?这哪里像回师救急的军队?③“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多阻隘,可伏兵。”是为三疑。此时孙子为宾,庞涓为主,马陵道险,却在魏地,孙子知其可以“伏兵”,难道庞涓就不知道?
  这篇短文可以说是创造性理解的产物,它敢于创新,勇于打破教师权威性解释的格局,以一种全新的见解,一扫人云亦云的陈腐,因而显得新颖、深刻。毫无疑问,这种理解是理解中的最高层次,是阅读应追求的境界。
  上面我们分别对阅读中的四个理解层次进行了简略的界说和分析,从这里可以看出:阅读中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其中每一层次在阅读中都起着一定的具体作用,而且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可以相互影响和转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图式,作品中的所有信息都可以经过这一图式进行过滤和处理。理解图式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阅读理解的四梯级结构。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它们常常伴随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产生并发挥着不同的效用:符合性理解常伴随求同思维而产生,阅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求同思维,通过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状况以及作品中凝固了的语言符号的了解和分析,跨过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尽可能地求得与原文的本义相近或相同。这种理解虽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但它在阅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一切初学者的必由之路,又是其他高层次理解的必要基础。派生性理解与发散思维有密切联系,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常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见,总是设想出尽可能有或尽可能多的可能性,以期用新的认识叠加在原文或原解释上。模糊性理解是模糊性思维的最高层次,它是多种思想转换生成的结果。没有发散和集中思维的多次循环反复,没有统摄思维的居高临下,没有直觉思维的启发暗示,没有形象思维的联想、想象,没有创造思维的灵感和顿悟,创造性理解就不可能产生。
  总之,这个金字塔型的梯形结构表明:理解图式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它们既相辅相成,相依相生,又有先后、深浅、难易的层次差异性。理解层次的高低,反映出读者基础的薄厚,水平的深浅和能力的大小。
  二、理解的境界
  在阅读过程中,除理解的层次有差异性外,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即理解的境界也有所不同。语言学教授王德春说:“一般对文艺作品往往有不同深度的理解:有人只理解词句意义和外部事件;有人喜欢挖掘文章深层蕴含、理解所述事件的内部意思;有人不仅理解文章的内部意思,而且理解到人物行为的动机,甚至时代背景、社会意义等等。”根据王先生的阐述,我们从内容方面可以把理解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言语的理解。一切理解活动都是在语言之中进行的,所以说,语言是理解必不可少的媒介,理解只有通过这个媒介才得以进行。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要真正把握阅读材料所传达的信息,就必须学好语言,掌握语言的多种用法,并获得透过语言而把握语言“背后”东西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又依赖于对语言掌握的程度,见识的广度,逻辑的思维能力,还依赖于感情的细腻和敏感程度。所以,在言语的理解过程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既洞明世事,又练达人情,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明言内之义,谙言外之音的第一境界。如读孙梨的《荷花淀》,那如诗的语言,字字珠玑,反复咀嚼,余味无穷。就是人物对话,也寓意深长,令人回味。“夫妻话别”一段,水生晚归之后,水生嫂正面侧面反复询问仍不见水生回答,于是作者写道——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怎么了,你?”短短四字,包含许多内容:今天怎么了?你以前可从不拐弯抹角;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快说呀!你不要担心我,我承受得了。有关切,有疑问,有催促,语少意丰,真正达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境界。读这种文字,如果不用感情去体验,不用心智去思考,是很难理解透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