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教学中顿悟的激发与生成

作者:李 梅




  2、探寻原型启发诱导顿悟。
  顿悟是人在审美创造过程中对于特定对象进行深入探究、思索中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飞跃方式,原型启发是促成顿悟的催化剂。原型启发可以发生在正在紧张进行的探究之中,但多数发生在审美探究遇到困难、思路中断、暂时离开对象时,以后由于受到相关事物的启迪而发生顿悟。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原型启发更多的表现为教师的适时点拨、开导,帮助学生发现“原型”,促成顿悟。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时,学生对剧中屈原的侍女婵娟痛斥宋玉的一句台词的几经修改无法理解: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此时教师的点拨启发犹为重要。作者郭沫若在创作这句台词时,也有一个顿悟的过程。首先他总觉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不够味儿,扮演者也觉得别扭,问题在哪里?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郭沫若根据自己对宋玉的背叛行为的理解和强烈的憎恨,将这句台词改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加重了情感色彩,但仍觉得不够味儿,陷入深深的沉思。这时另一位演员建议将“你是”改为“你这”,成了“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这个“这”字不仅使原来的一般陈述句更加强化了感情色彩,蕴含了更丰富的潜台词,而且增强了动作性。可见,顿悟在形式上虽有突发性、不期然性,但它却是对事物特征深入思索、反复斟酌的必然结果,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教师的原型启发则是促成其由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的催化剂。
  3、创设教学情境体验顿悟。
  “作者心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然而“作者之境”未必是“读者之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的构造“情境”,利用创设的“情境”作沟通、交流的纽带,以便消除彼此知识上和审美上的疏离与间隔,让师生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引导学生把全部注意力投注到学习中去,达到得鱼忘筌的顿悟之境。如有位教师在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进入情境,情不自禁地用手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幅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一个特写的定格镜头。这位老师在情感的冲击下模拟父亲的动作,使用体态语再现了一幅活生生的新的“背影”图。此时此际,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繁琐的讲述,学生们就已感动得泪如雨下。他们沉思、感悟、回忆、联想,沉浸在一种深沉的人生体验之中,从人格上受到震动,在灵魂上得到净化。
  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说过:“人性中皆有悟,必有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可以不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深入以学问,然后可以常继。”这段论述,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顿悟的激发与生成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李梅,女,高校教师,现居湖南岳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