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用教材教”:还要被冤枉多久
作者:钟立英 韩 振
教学这首词笔者先找学生背诵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叠字修辞格的诗句,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然后让学生简析诗句的美,进而导入李词。解题(慢,慢词也,以字数较多、节奏舒缓而得名。如:声声慢,扬州慢等。声声慢,又名“胜胜慢”,双调九十六字至九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本词是押仄韵。提问学生对李清照了解有多少,师适当补充);师范读,生自读(生充分的读);感知文本;布置作业。由于篇幅限制,笔者只把独特之处赘述如下:
1.用一个词语概括词人所描绘的情境。参考:愁苦、孤愁。(但不能仅仅用一个“愁”字概括,由词的最后两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知一个“愁”字并不能概括作者当时的复杂情绪,因而高先生说“愁”是词眼有待于商榷。)
2.同学们读过之后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试说明理由。由此引入具体分析。
笔者对高一的56名学生作了调查,让他们自己读,看看他们最喜欢这首词的哪几句(这里笔者提醒学生诗歌里的“句子”这个概念的含义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句子”含义是不同的,诗歌中每一个用逗号来停顿处也是一句),试说明理由。有37名学生喜欢的是开头三句,10名学生喜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这些人喜欢这首词的理由中,有26人明确指出是叠字的运用,另外一些人,有的指出形式特别,句式工整,富于音乐美;有的说描写了忧伤的环境,为词奠定了基调。有同学甚至自己用叠字来描述当时的感受。笔者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们的观点跟我们古代的评论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学生也可以当评论家了。但我以为他们的观点还是比较零散的不完整的,甚至有些停留于此(笔者注:仅仅是这首词),因而需要教者来升华。此处笔者引领学生作如下探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一次次地寻找心中的一个梦或是一种慰藉,然而却没有找到(作者究竟想寻觅什么,或许作者自己都未必清楚,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心里空荡荡的,想寻找什么,但是却不知道找什么,因而心里有些莫名的惆怅。所以高先生说体悟“为什么愁”,似乎只能是从写作背景加上我们自己的经验来附会。愚以为此做法不可取,我们知道作者内心愁苦就可以了。),看到的却是一个孤寂冷清的环境,这使得词人产生了无限悲苦孤独寂寥之感。这十四个叠字,从动作描写到环境描写再到心理描写,一气呵成,音节的重复也使得语气变得急促起来,人的愁苦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深沉;而声调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跌宕起伏循环往复,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使汉语的音乐美体现到了极致。这里我们会发现听觉上的音乐美与内心的悲戚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使得词人内心的悲戚愁苦显得更加深沉。词的结尾处,又有四个叠字“点点滴滴”,它既是对自然界中的雨的具体描绘,由开始的细密到现在的断断续续,也把词人内心悲愁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而且与开头遥相呼应,使该词总体上也有了回环美。也正因为这些叠字的巧妙运用,才使得李清照这首词从悲秋诗词中脱颖而出,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激赏。而这种运用叠字来写景(景物)状情(情感)述动(动作)的写法是非常值得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的。那么现在再让我们试着把这三句话换成叠字换成同义形式来替换,如“寻觅多次,冷清悲凉,凄苦悲惨忧戚”,并与原句作一比较。很显然,没有原句好。为什么呢?音韵美是一目了然的了,我们就不作分析了。我们从表意上来分析,“寻寻觅觅”,表示词人让“寻觅”的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即这里面既有动量[动作的次数]也有时量[时间的长短]),就停止进行了。而替换后的则只表示动量或者时量中的一个;后面两句中的“冷清”等的重叠,使得它们的程度都加深了,使得环境更加凄凉,感受更加悲苦。而且词语的重叠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分析一下原句大家就会感觉到的。理论提升:动词的重叠表示事件主体或相关的人只让事件持续一段时间就停止了,而不是让事件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做完;形容词的重叠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者适中。教者分析导语中的用叠音词描写声音的妙处,即大弦的声音此起彼伏,声音高亢与回音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很嘈杂,朗读时要急促高昂才能把此种情景表现出来;小弦的声音轻柔细微,朗读时要轻慢才可以表现小弦的曼妙,否则所表现的就是声音的凄厉了。而且发“嘈嘈”时气流比较强,短促;发“切切”时气流比较轻,绵长。这样用气流的强弱长短振动发出的声音来表现琵琶女所演奏出来的美妙的音乐,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可感。然后让学生分析《荷塘月色》中的那段关于月下荷塘中的叠字的运用或者书名《庭院深深》中的“深深”换成“很深”好不好,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子。
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与高考接轨,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题:“怎敌他、晚来风急?”中的“晚来”有的版本用“晓来”,你认为用哪一个好?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这里给学生一则参考资料: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这里可适当提示一下学生,“乍暖还寒”怎么理解,“淡酒”怎么理解,大雁的迁徙习性,即飞行时间,词的上下阕时间是不是一定为实写,即从早晨到黄昏等等。
最后笔者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首词所表现的情景结束这节课。
笔者布置的作业是:1.把在课上讨论题中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2.选择本词的任意一个意象,利用网络等搜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可以是对这意象的表现方式,也可以是对它们的分类等等。
笔者就是根据“用教材教”的理念来设计这堂课的:从导入(造情)到范读,自读,整体感知(引情)到具体分析文本(移情)。“自古逢秋悲寂寥”,这首词也不例外,故笔者在设计时对于悲秋的具体内容采取淡化处理,把重点放在对悲秋的表现形式上,即李词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的叠字的运用上了,并通过迁移拓展,使学生能对叠字这一修辞手法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举一反三是“用教材教”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举一反三不能作为中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不要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追求的一个目的。
高先生所设计的真是很“丰富”:“走进教材”很丰富,“走出教材”也很“丰富”,“回归教材”也很“丰富”,而且在回归教材中又走“程式化”道路,如“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笔者想,在这节非常丰富的“走近‘愁’——以《声声慢》为例”(按:这是笔者根据高先生的《声声慢》的教学思路拟出的题目)的课中,笔者不禁想问高先生到底教会学生哪个知识点,让学生形成了哪种能力了?众所周知,教学贵在“一课一得”,而高先生这堂课却做到了“一课三得”呢。
高先生这样的“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的“三得”之课可以休矣!
高先生对理论的不思维可以休矣!
钟立英,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四川德阳;韩振,男,某语文报社编辑,现居吉林通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