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杂文篇目商榷
作者:陈 鹏 邓 敏
问题不止于此,《我若为王》第二段让人无法释怀。“我若为王,自然我的妻就是王后了。我的妻的德性,我不怀疑,为王后只会有余的。但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仍旧是王后。一个王后是如何地尊贵呀,会如何地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假如我能够想象,那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聂绀弩先生的辞典里,“没有任何德性”和“娼妓”无疑是画了等号的。聂先生受封建流毒之深由此可见一斑。为什么“娼妓”就“没有任何德性”?为什么“娼妓”就是堕落耻辱的标志?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娼妓出卖着肉体,低垂着尊严,遭受着精神的践踏,背负着灵魂的枷锁。试问,是她自己愿意做这世人都认为下贱的娼妓吗?有谁愿意身体不得自由又灵魂遭受鞭挞?也许聂先生应当去欧洲一游,去阿姆斯特丹红灯区表达自己道德的批判才是找对了地方。显而易见,问题的症结依然是在强大的制度和思想上。“娼妓”及其他奴才们作为制度和思想的受害者理应得到同情和拯救。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晏阳初先生,那个领导“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和“平民教育运动国际委员会”的晏阳初先生。“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一名‘高等华人’,但是他却走向了贫瘠而忧伤的乡村,为全球乡村改革奋斗六十年。他身体力行,含辛茹苦,屡战屡败而矢志不移,不仅泽被同胞而且将文明的种子播撒于亚洲、非洲和南美。”(余杰)晏阳初作为“优越”的智识阶层,并没有像有的人那样理所当然地陶醉在优越的感觉里,相反他把诚恳和尊重给予了那些最下等的奴才们,他首先“自我革命”,虚心诚意深入农村,做农民的学生,与农民亦师亦友,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践行他给予“人民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的主张。我以为真理总是最朴素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强者只有把拳头伸向更强者才可见其强,如果恰恰相反在弱者面前逞强显露的就是委琐和卑劣了。
最后,说一点题外的话。其实,我们知道,“不论你想要说什么,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不在概念大,有理不在刻薄狠毒。杂文要抛弃‘杂文腔’。不要一上来就给人一种架势:‘你知道吗,我这可是杂文噢!’给人的感觉,这文字间是拧着个眉毛上来的。”(刘运辉)这样的杂文面目可憎,食之无味,弃之可喜,乐得腾出时间和功夫读点有趣有用的书。
综上所述,笔者向教材的编写者们提出商榷:本单元保留《拿来主义》作为杂文的典范,其余能否撤换?如鲁迅先生所言“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些精品,拿些新货,比如周国平,比如王小波,比如余杰,让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杂文世界真正流淌新鲜的空气,感应时代的脉搏,张扬爱和思想的旗帜。
陈鹏,邓敏,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宜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