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开辟作文教学的多维空间

作者:覃国平




  平心而论,每年高考的作文备考,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认真组织了复习,训练量之大,训练频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但只要我们深刻反思,就会发现我们的作文备考还没有真正纳入作文教学的范畴;更有甚者,我们的作文教学说是以训练(写了改、改了发)为主线,实则以训练为“专线”,没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构建。这个系统工程应该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追求训练与实效性的统一,追求人文熏陶审美教育与作文教学的统一,建立一种立体式作文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要开辟作文教学的多维空间。
  维度一: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掘全新的审题视野。
  
  一、2007年湖北省高考作文审题抽样调查。
  
  1、奇怪的文题现象。
  (1)以“母语”为题,(2)以“语言”为题,(3)以“母爱”为题,(4)以“母亲的话”为题,(5)以材料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为题。“论母语”“谈母语”“热爱母语”“勿忘母语”“母语之根”“我们的母语”等干涩的文题随时可见。即使优秀作文“母语失落症猛如虎”这个文题也与文章本身不协调,在文题上出彩的文章就更少了。
  (2)奇怪的文章现象。
  综观自己评判过的作文,发现真正动脑筋审过题再写的文章很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展开材料型,(2)重组材料型,(3)联系教材型,(4)罗列古代名人名作型,(5)纯粹批判英语泛滥等。这些文章基本上属于宿构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感悟无关,没有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冷静思考,更谈不上展示这种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
  3、考生审题失误的形式。
  (1)没有将母语与语言区分开来。(2)将母语理解为母亲的话。(3)不扣母语,单写交流与文化传承。(4)把母语领会成一种文化精神。(5)把母语领会成“手语”“心语”等独特的语言。(6)无视材料,写与“母语”毫不相干的内容。
  其主要原因如下:(1)考生的审题意识不强,没有深入细致地阅读、品味所给的材料。(2)审题过程中,对材料整体意蕴的把握不够,触及个别词句就草率下手或断章取义。(3)不注重从材料中提取明示信息,更不注重在材料中挖掘暗示信息。(4)生活面狭窄,头脑中积淀的关于母语的材料和体验太少,一时不能跟作文材料形成鲜活的呼应与关联。这些问题基本上反映了学生审题的缺陷,但我认为这些缺陷归根结底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问题,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将审题真正地做实做好。
  
  二、多层次多角度开掘学生的审题视野。
  
  作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要将引导学生审题的工作做实做好,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明确的审题路径。
  例如:对“文化偶像”这个话题的审题路径:
  1、词典意义。
  (1)偶像:用泥土或木头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现在指人们崇拜或盲目崇拜的对象。
  (2)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名词:仰绍文化、龙山文化等;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文化偶像:精神创造方面崇拜的偶像。
  根据以上分析,文章切入的渠道应为:(1)对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领域中有突出成就或独立人格的人崇拜景仰。(2)盲目崇拜文化名人。
  2、探究话题的深层意义,确立文章主题。
  (1)崇拜的偶像是谁?——对象明确。例如:司马迁、鲁迅、诺贝尔、小泽征尔、凡高等。
  (2)为什么崇拜?——偶像的人格魅力与作者的精神涵养。这是告诉我们对崇拜“文化偶像”的原因的探究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偶像”的人格魅力,它包含文化偶像的精神品质以及它对时代精神的导向、对人类的贡献和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成果的感染力等。二是作者自身的精神涵养,它包括作者的精神追求与世界观价值观、对人类思想与精神的关注、对时代生活的洞察以及艺术鉴赏的趣味。此外,还要关注整个社会背景,比如许多人精神委顿,需要精神的激活与牵引;文化失落,需要唤醒人类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3)探究怎样崇拜的问题——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正面论述可以从学习品质、提高精神、完善自我的角度入手,反面论述可以从盲目崇拜、表象模仿、迷失自我、虚拟人生的角度入手。
  3、拓展联想,确立话题关涉的材料范围。
  (1)偶像的人格魅力:屈原的爱国精神、贝多芬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凡高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的精神等。
  (2)偶像牵引的时代精神:为民族呐喊的鲁迅、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追求民主自由精神的普希金、国难当头不折不弯的闻一多、追求科学与真理的布鲁诺等。
  (3)对人类的贡献:诺贝尔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巨大贡献、雪莉蒂尔曼对生命科学的贡献等。
  (4)作品的艺术震撼力: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川端康成对日本文化的贡献等。
  (5)当今社会的文化精神现状:文化荒芜、明星炒作、盲目追捧等等。
  (二)凭借审美积淀化抽象话题为具体鲜活,富有情韵。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十分空灵的文题或话题,学生有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的感觉。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不关注。比如“采撷”这个话题就是一个极其抽象的话题,如果不进行审题训练,学生是无法写出优秀习作来的。
  “采撷”的词典意义是“采摘”、“采集”,审题时我们要在理解其词典意义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契机,在审题时依托学生的审美积淀来探究这个词语的意韵。下面是由对王维诗歌《相思》的解析获得写作启示的例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分析采撷的对象:红豆——寄托相思之情的事物——美好。
  (2)分析采撷的环境:南国之春——充满希望的时间和地点——美好。
  (3)分析采撷的情感:深情地、珍爱地、陶醉地——美好。
  由此,我们就不可能认为“采撷”的含义是“得到”“寻找”“获取”“选择”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摘取的是美好的事物,蕴涵的是美好的情愫,养育的是美好的心灵。
  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将这个具体的诗歌形象迁移到学生的生活领域中去,获得写作的契机。从“采撷”的环境来看,可以延展到生活、诗文、记忆等空间;从“采撷”的对象来看,又可以具体为“生活中的精彩”“诗文中的珍品”“记忆里的瑰宝”。以上内容的确立就将“采撷”这个话题或文题变得鲜活可感,便于着手了。
  总而言之,高考作文审题意识的淡薄要引起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开掘好这个维度,依托语法功底、文化底蕴、人格素养、审美积淀获得全新的审题空间,让学生的写作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写得鲜活,写出精品。
  维度二:在作文教学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使命。
  一、2007年湖北省高考作文人文内涵抽样调查。
  (一)今年高考作文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进步,这些进步主要体现在作文人文内涵有所增强。下面是我阅卷记忆中一些精彩的实例。
  1、一篇文章的结尾:我要带着我的梦想,怀着我矢志不渝的中国心,向世界骄傲地表白!在此,仅杜撰一首《长相思》以作共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彼岸那畔行,夜夜长孤灯。风一更,雪一更,心寄腊梅梦已成,我有中国心。——人格与精神境界体现在文化创新作品中。
  2、仓颉造字凭的是一种灵感,始皇同文凭的是一种豪迈,羲之执笔凭的是一种才气,鲁迅荐血凭的是一种挂念。——涉及历史韬略、书法艺术、文化精神。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