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有序的模仿

作者:张爱萍




  3、用词写话。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情景进行拟声词写话训练。例学生习作:
  我家住在马路边上,晚上其实还是很吵的。有自行车的“叮铃铃”的铃声,有“吱吱——”的刹车声,有卡车开过“轰隆隆”的声音……放暑假我到乡下去,晚上可热闹了。有青蛙“呱呱”的叫声,有纺织娘“叽叽”的歌唱声,还有很多“啾啾”的叫不出名的虫子声。有时候,知了好像被吓着了,突然地叫上一声。有时候我听见了“呼呼、呼呼……”的风声,听见了“沙沙,沙沙”的树叶相接的声音,听见“息索、息索”落叶和地面摩擦的声音,落叶和落叶摩擦的声音。在乡下,还可以听到“哗啦,哗啦”的海浪声,小溪“丁冬、丁冬”的流水声。大清早,农民在田野里忙碌着,有镰刀的刷刷声和人们的说笑声、脚步声。
  
  三、描摹造色
  
  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为生活增添无限美丽,更为许多学生的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在一些好文章中,往往有几处精妙的色彩描写,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对海水的几句描写:“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团团,相互交错着。”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海水的美丽描写出来。由此可见,文章中写自然环境、具体事物或者人物时,都应注意恰当地运用色彩描写。在习作时我们可以这样训练:
  1、赏读语句。让学生赏读一些带有色彩的句子,体悟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1)春天来了,粉红的桃花开了。
  (2)听我们这么一讲,她的脸上顿时映出一抹绯红。
  (3)站在这朱红的大院门口,我迟迟不敢敲门。
  (4)血红的夕阳缓缓地坠入江中,把整条江水都染成了紫红色。
  这几个句子中,分别用到了“粉红”、“绯红”、“朱红”、“血红”、“紫红”等描写红色的词语,凭借着它们各自的细微差别,在准确的使用中传神地描摹出事物的颜色,还避免了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的不足。类似的词语还有“枣红、火红、桃红、橘红、暗红、通红、玛瑙红、胭脂红”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6)“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对于事物颜色的精彩描写,文中“银灰”、“橘黄”、“血红”这一类词语,借助于特定事物的颜色来帮助读者理解,效果特别好。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这类词语有“草绿”、“鹅黄”、“柠檬黄”、“咖啡色”、“火红”、“米黄”、“奶白”、“天蓝”等等。
  2、欣赏亮点。即让学生欣赏中考满分作文的亮点,激发学生的造色欲望:
  (1)和煦的阳光掠过微微皱起波纹的水面,清冽晶莹的水儿绽放着迷离动人的光泽。我小心翼翼地掬起它,那么柔软、脆弱,心中惟恐它会突然坠落,化为云烟。透过它明亮的身躯,我清楚地看到了我自己。于是,我迷茫了:我是水,还是水是我?(湖北卷《水》)
  (2)他独坐窗前,深黑色的天空被窗棱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的周围,仿佛夕阳爱抚下的湖面上泛起粼粼金辉,夜很美,很静,简直让人不忍呼吸。(河南卷《最美丽的心灵》)……
  一篇篇绚丽多彩的文章,如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能更好地陶冶读者的情操,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我们不得不惊叹色彩描写的妙用。
  3、色彩描写。即让学生有意识地开展色彩描写。
  怎样才能辅导好学生作文的色彩描写呢?一要指导学生对事物认真观察;二要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表现色彩的词语;三要指导学生在作文时画龙点睛地巧妙运用。
  蓝天下面,朦胧的青山隐约可见,看,那沿湖栽种的桃树连成一片,粉红的桃花竞相开放;那宽阔无垠的麦地阡陌相连,油绿的麦苗茁壮成长。漫山遍野生长着丝丝的野鸡膀子、绿茵茵的山菠菜、枝叶肥大的刺嫩芽。墨绿透油的燕尾……小草,更加嫩绿,毛茸茸的惹人喜爱,新绿的叶子因着雨而显得更加水灵、饱满,翠生生的……
  
  四、幽默造趣
  
  幽默的本质就是有趣、可笑和意味深长。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语言的幽默,也是作文文采的一个重要方面。诙谐而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使文章具有生动的效果。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新颖奇特、精妙之至的词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打破陈规,或改变使用对象、范围,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或巧造新词,使语言幽默诙谐起来。在那么一点儿的“不正经”中,使文章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为文章增添不尽的趣味,给读者留下不尽的回味。如:
  (1)“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小刚居然也克隆家长签字了!”小喇叭大声宣布着。
  (2)不知什么时候,我竟成了家里的“国宝”。
  (3)“我认真地查找了几遍,算了,换一双吧!我跳下床,套上鞋,这才发现,是鞋子私藏了袜子。”
  以上片断,或是戏谑“冒名签字”,或戏谑“家庭的溺爱”,或镜头展示“乱中找袜”的情景,风趣中跳荡着一丝叛逆,风趣中涵盖着一丝渴望,风趣中平添着一份诙谐,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气息,人物特点鲜明。真可谓“庄谐之间,个性尽显”!
  实践证明,写作教学要充分发挥模仿的有效性,让学生从模仿中开始,从简仿到繁仿,由仿辞、仿形到仿神、仿意。无论是哪种仿写,我都要求学生仿中有变,仿中有新,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实感受。而且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法,可以推动学生向完全独立性的作文过渡,能促使模仿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能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写作技法。
  张爱萍,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象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