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课堂表演:让人欢喜让人忧
作者:潘文富
例如一位教师教授《庄周买水》,上课伊始就安排几名学生表演庄周买水的全过程。然而,我看到的是随意篡改的情节,过度夸张的表演,节奏过快,演员上下场像走马灯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庄周更是拿着扇子,踱着方步,一副乐哉悠哉的样子,看不出一点愚拙、焦急与无奈,课堂不时发出哄堂大笑的声音。随意的改编和夸张的表演近乎网络中的恶搞,把喜剧演成了闹剧,除了滑稽可笑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这种表演耗时长,效率低,值得认真反思。表演的低效主要在于表演失度,表演失度在于教师指导意识和调控意识的缺失。
一位教师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让学生即兴表演杨绛与老王最后相见的场面,表演的学生是临时推荐的,没有充分的准备,演老王的男同学推门后就径直走进来,两手空空,站在那里,一脸茫然。演杨绛的女同学,开始一怔,随即想起说台词——“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说完,两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因为本来该是一个伸手递东西,一个伸手接东西的动作,可是此时“老王”两手空空,表演难以继续。面对尴尬的场面,“观众”哄堂大笑,本来悲情的场面变成轻佻的哄笑,表演就此中断。《老王》一课表演失败的原因在于运用表演的目的不明,表演准备不充分,指导和调控不力等多方面因素。
另一位老师上《雷雨》一课,让学生表演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见相认一场戏,当“鲁侍萍”怒斥“周朴园”时,“演员”突然忘了台词,在短暂的停顿之后,自己“扑哧”笑出声来,随即蹲缩到讲桌后面,不见踪影,引得全班学生前仰后合,大笑不止。悲剧的氛围全被破坏了,表演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雷雨》本身是话剧剧本,非常适合表演;效果不佳,是因为演员忘词儿,破坏了应有的情境,还因为教师缺乏救场的经验和机智。
上述的表演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并不意味着表演这种教学手段是不可取的,适合于文本和恰到好处的表演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它的优势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而要使课堂表演获得成功,收到实效,就应该明确以下问题:
一、要明确课堂表演的目的和课堂表演的作用。
一般来说,课堂表演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词句、再现文本的情节、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展示文本人物性格和把握文本的主旨等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恰当地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文本内容迅速成为表象,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真切的感受。课堂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内容,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个性,作者的思想倾向,也包括具体的词语和句子。课堂表演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不同的文本,其表演目的也应有所区别,表演之前,备课之时,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自主学习等理念的正确理解,缺乏对课堂表演目的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表演者的正确引导,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许多毫无效率的表演现象。
从上述的三个例子来看,《庄周买水》的表演,目的是再现故事情节,感受庄周的无奈,认识文本的讽喻意义。运用这种方式比让学生简单的复述更新颖,更有趣,如果表演恰当,效果会比复述更好。《雷雨》的表演应该是想把学生引入剧情,在表演和观看矛盾冲突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思考文本的思想意义。《老王》的表演目的则不甚明确,大概是想让同学体验、感受“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样子,以及“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的吃力的动作。也可能是想让同学品味“镶嵌”等词语的表达作用,因为教者是在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时让学生即兴表演的。如果真为此目的,我认为课堂表演,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学生无论外形还是年龄,与老王都相去甚远,要再现僵尸一般的老王的原貌,谈何容易。即使表演到位,也不如让学生品味作者炼字的妙处来得实在、有效。而事实上,表演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种选择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者对表演的目的不甚明确,对表演的作用认识不清,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过分地依赖了表演的形式。因此,倘若选用课堂表演,教者首先必须明确表演作用和目的,并且能预见表演的效果,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如果不能保证表演的质量和效果,就宁可舍弃这种形式,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剧本”,尊重原作的精神。
阅读教学可以运用课堂表演形式,但要选择合适的“剧本”,要尊重原作的精神,避免过度的夸张恶搞。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完美的,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表演,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能靠表演来实现的。只有合适的“剧本”(课文或课文片段)和忠实于原作精神的表演,才能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了解原作的情节,真实地体验原作中人物的情感,准确地理解词句的内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原作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相反,不适合表演的课文,强行表演,或者适合表演的课文却肆意地夸张恶搞,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削弱教学的效果,甚至背离教学目标。
前例中《老王》一文,情节性不强,动作性不强,对话也不多,适合反复诵读,品味朴实而隽永的语言和内敛而沉重的情感,而无需表演,也很难表演。教者选择表演的形式教学,是不明智的。应当明确,尽管表演的形式新颖活泼,颇受青睐,但是,表演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表演,表演的作用是有限的,绝不能滥用。如“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样子,是静态的,“镶嵌”一词也是静态的,是不适合表演的,为什么一定用表演的形式教学呢?
《庄周买水》原文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者庄周弃文从商,想养鱼致富,他为了买水,不停地奔走于东海、河伯等处,结果空转了一大圈,还得拿上花了高于原价几十倍的现款买到的一纸提货单,赶车载桶再赶往东海去取水。作者意在讽刺当时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社会现象。故事的主人公庄周是“不识水性”的文人,他初次下海经商,处处受阻。买水过程,反映出他的愚拙、焦急与无奈,令人忍俊不禁,也令人深深同情。此文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适合表演,但“演员”夸张恶搞,表演过火,没有取得预期的理想的效果。许多情节的改编(如人名、地名和动作表情等),不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仅仅是为了夸张、搞笑、吸人眼球而已。主人公“庄周”拿着扇子,踱着方步,一副乐哉悠哉的样子,看不出一点愚拙、焦急与无奈,似乎根本就不关心自己能不能买到水,花多少钱买到水;也无法引起人们同情,更不能激起人们对“官倒”的憎恶。这种表演,尽管场面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实质上没有真实地再现情节,没有准确地体验到人物的情感,影响了学生(包括表演者和观看着)对原作深邃的思想和严肃的主题的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因此,情节的改编,要尊重原著的精神,要考虑教学的目标,还要预测教学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