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论“不A而B”式

作者:梁 玥




  “不A而B”式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格式,它出现得很早,可见于先秦文献中,如“不教而诛”、“不言而喻”、“不一而足”等等。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格式依然得到沿袭和使用,并大部分以成语的形式出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种格式的解释是:表示虽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的某结果。事实上,这种解释只适用于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囊括全部。本文试图在穷尽词典中此类格式的所有语例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讨论和说明。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笔者共找到47个此类格式的语例,此外还有13个变式。如: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年而语)、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而行之)、不一而足(不一而止)、不辞而别(不辞而去)、不谋而合(不谋而同、不谋而信)、不劳而获(不劳而得、不耕而获、不耕而食)等等。其中四字格有29个,四字格以上有18个。这些语例绝大部分都是以成语的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都是有据可查有典可考的。如:不寒而栗、不欢而散、不胫而走、不告而娶、不扶而直等等。剩下的小部分严格说只能算是熟语,也都是为人们长期语言习惯所接收了的,其语义大都已约定俗成。如:不幸而言中、不过如此而已、不远千里而来、不量力而轻敌、不得其门而入、不幸而又幸焉、不得已而求其次等等。
  
  一、关于“不A而B”式
  
  (一)“不A而B”式的构成要素
  “不A而B”式不能看成是“A”、“B”简单的嵌入“不…而…”中。从笔者所收集的语例看:在四字格中,“A”、“B”多为单音节文言词,可以看作谓词槽。四字格以上的“A”、“B”就较为灵活,可以是单音节文言词也可以是短语,“A”、“B”可以在字数上对应,也可以不对应。“不”和“而”也不是在一个平行层面上,否定副词“不”修饰“A”,“而”连接“不A”和“B”。
  
  (二)从“而”看“不A而B”式中的前后关系
  “而”在古汉语中常用作连词,可连接并列的两事、相承的两事、相反的两事等等。
  “不A而B”式中的“而”根据连接的关系不同、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以“不寒而栗”为代表。这里的“而”连接的是并列的两事,前后是一种逆转关系。“而”可以译作“却”。
  第二类:以“不欢而散”为代表。“而”连接的是相承的两事,前后在时间上和事理上是相继和相因的关系。“而”可以译作“就”或者“便”。
  第三类:以“不期然而然”为代表。“而”连接的是相反的两事,前后是转折关系。“而”可译作“但是”、“却”。
  第四类:以“不得而知”为代表。“而”起补充说明作用,“而”后的成分对前面的动作作为、性质状态等进行补充说明。
  
  (三)“不A而B”式的格式意义
  汉语中有很多纯格式的用法,如“不A不B”式、“有A有B”式、“一A一B”式等,几乎每种格式都有其特定的格式意义。“不A而B”式同样有它的格式意义,我们这里主要从其暗含的结构关系来归纳其格式意义。从上文可知主要有四类。
  1、“不寒而栗”类
  这类语例共有30个,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针对此类的。即表示虽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的某结果。“A”与“B”存在因果联系,而“不A”与“B”则构成一种因果逆转关系。同现代汉语中的容忍性让步句。如“寒”可导致“栗”的发生,但“不寒”却“栗”则是违背这种因果关系的。此类的语例还有:不胫而走、不期而遇、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不虑而知、不虑而对、不言而信、不翼而飞、不怒而威、不卜而知、不酒而醉、不行而行、不宣而战、不告而娶、不扶而直、不约而信、不恶而言、不织而衣、不辞而应、不药而愈、不教而诛(不教而杀)、不期而会(不期而集)、不辞而别(不辞而去)、不谋而合(不谋而同、不谋而信)、不劳而获(不劳而得、不耕而获、不耕而食)、不召而自来、不治而不乱、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血刃而拔其城
  2、“不欢而散”类
  这类语例只此一个,但是在语用中却使用的相当广泛。“不A”是导致“B”的原因。即“不欢”才会“散”,先有“不欢”而后有“散”。这是典型的说明性因果句,即因为其原因而产生某结果。
  3、“不期然而然”类
  这类语例共有5个。“不A”与“B”没有固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人为联系,表现人的一种主观倾向。这类格式的意义是:没有做某事,却去做另外的事。此类的语例还有:不量力而轻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4、“不得而知”类
  这类语例共有11个。“B”往往是对“不A”的补充说明。有对动作行业的补充说明。如:不得而知。有补述动作行为的目的的。如:不得其门而入。也有对前面的性质、状态等的补充说明。如:不可同日而语。此类格式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意义。一般“而”都可以略去,“不A而B”与“不AB”在语义上是相通的。此类语例还有:不一而足(不一而止)、不幸而言中、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年而语)、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用之、不得已而行之)、不过如此而已、不远千里而来、不得其门而入、不幸而又幸焉、不说冠带而养、不得已而求其次。
  
  (四)“不A而B”式的语义表现
  1、在其它的纯格式中,由格式意义结合具体的词义一般就可以推知具体的词义,但在“不A而B”式中却不行。只知格式意义反而会望文生义。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不A而B”式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以成语和熟语的形式出现的。而成语和熟语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意义可分为意内型和言外型。意内型指其含义与字面义基本一致,如“有勇无谋”、“转危为安”等;言外型指其实际含义与字面义不相一致,或者相去甚远,有的甚至难以看出其内容与字面的联系,如“高山流水”、“守株待兔”等。就整体而言,意内型所占的比例很少,言外型占绝大多数,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成语和熟语都是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传说和人物轶闻中概括出来的。“不A而B”式也不例外。所以,要正确理解“不A而B”式的语义,往往要兼顾格式意义和其特有的成语义,有时也要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灵活处理。
  在笔者所收集的47例语例中,有36例其源出先秦两汉时代,其中又多出自诸子百家的著述当中。如:
  (1)不寒而栗:引自《史记·酷吏(义纵)刘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2)不言而喻:引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不一而足:引自《公羊传·文公九年》(《十三经注疏》本):“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只有11例出自后人的著作。如:
  (4)不欢而散:引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众客咸不欢而散。”
  (5)不辞而别(不辞而去)引自《元曲选·郑德辉(王粲登楼)一》:“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去了。”
  (6)不药而愈:引自《野叟曝言》:“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2、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早期形成的成语大部分都是出自古人的著作,所以书面意义很浓,很多的成语出现时就是以其特定含义(非成语义)出现的,如:“不寒而栗”最早见于《史记》(见上文),形容非常恐惧。一直到今天,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其特定含义始终未变,而且在发展中也未出现其他的意义。如:《聊斋志异·马介甫》:“大人而若冰霜,必到秦,虽有不可问之处。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除此之外,这与“寒”和“栗”两个词的基本意义变化不大也有关。而今天我们仍用“不寒而栗”表示恐惧则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之所以没有用其它的同义词来代替,是因为基于相同的民族语言认同心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