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创建高中生写作思维训练新体系

作者:覃国平




  一、创建“高中生写作思维训练新体系”的意义
  
  2001年始,为了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我在作文训练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力图站在审视自我、审视教材、审视教育对象的高度创建一种“中学生作文训练新体系”。这个新的训练体系旨在“以人为轴心”,力争将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变成一种熏陶与淬炼的过程,变成一种尚美的过程,变成一种引导与促进人格成长的过程。让师生真正地感受到写作的美好、欣赏的美好、人生的美好。通过这样的作文训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一种以追求人性完善为终极目标的文学艺术审美境界。这一实验于2004年顺利完成,实验专著《中学生作文训练新体系》(30万字)2004年6月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后来的作文教学中,由于直接使用《中学生作文训练新体系》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作文教学明显地摆脱了盲目、随意、短期的局面,走出了低能弱效的困境,尤其是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给写作教学带来了鲜活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也使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与《中学生作文训练新体系》的“训练体系”相辅相成的“写作思维训练新体系”,对提高作文教学的理性素养和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考查中学生写作缺陷,我发现思维训练不可或缺
  由于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多年参加高考语文作文评卷工作,对中学生的写作状况,或者说对中学作文的教学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从调查中得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一位学生所写的作文都不下百数十篇,如果再加上日记、周记等“变相作文”,写作的次数有的不下于200篇。可是平心而论,每一位学生写出的成功作文或者说他们自己满意的作文是为数极少的。从教者的角度来说,只要稍有事业心的教师,进行作文训练的次数都会远远超过大纲规定的数字。然而,真正教出了多少令教师们满意的作文,客观地说也是很不值得乐观的。产生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人生空间狭窄,认识匮乏,情感受到挤压,个性受到抑制等——这是思想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已出版的《中学生作文训练新体系》解决);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写作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
  由于思维训练的缺席,学生们产出的作品出现明显的缺陷:他们常常忽略话题材料,只看话题,不知由表及里审度话题意蕴;他们喜欢舍远求近,只重眼前,不知由近及远拓展材料空间;他们习惯就事论事,有此无彼,不知化实为虚提升情理境界;他们欠缺整体意识,思维凌乱,材料凌杂,不知化零为整,组织篇章结构;他们爱粗枝大叶,不事精细,不知化抽象为具体鲜活充实情节;他们不知化平淡为神奇,打造经典细节;他们不知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主旨等。这就使得许多文章话题意旨不明,文旨指向模糊,材料单一,内容单薄,深化升华不够,谋篇布局草率,缺乏艺术感染力。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学生,尤其是要参加高考选拔的高中生来说,写作思维训练刻不容缓。
  
  (二)深味高考作文题的特征,我认为写作思维训练迫在眉睫
  1、高考作文越来越彰显的现实性与人文性暗含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十分强调现实性与人本性。这具体表现在考题越来越切近考生生活,越来越注重文题对考生人格素养的彰显性。无论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痛苦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出发和到达”等切关人生的命题,还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语言与沟通”等涉及人际关系的命题;无论是“情感的亲疏远近和认知的深浅正误的关系”“心灵的选择”等道德情感认识的命题,还是像“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思考”“人物或文学形象”等审美与思辨方面的命题;或是像“杂”“忙”“寻找”等审题空间与写作张力很大的命题,都直接或间接关切到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这些话题或话题材料要求考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渗透了对考生人文内涵、精神修养、思想认识水平及审美能力的观照,渗透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时代特征把握能力的考查。但当我们更深层次思考问题时,我们便发现:任何的思想水平、人格素养,任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单属于思想情感的范畴;它们无不与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现象、对宇宙万象的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具体、抽象、概括、转换等能力有关;即使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也都是受人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所左右的,也都是由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水准决定的。所以真正好的作品,或者说真正出彩的考试作文,无一不是思维品质卓越的作品。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审美性、思辨性的趋势也暗示我们要重视写作思维训练。所谓审美性,包含作文话题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及其考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主体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具体指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及创造能力。例如,2003年全国卷春季高考题“水的联想”、2004年江苏高考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福建卷“人物或文学形象”,这些话题考查学生对山水的感知而形成的对山水美的主观意识,以及引申到超越山水局限的对人对社会风尚和文化等方面的审美。所谓思辨性,即指文章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展示学生的认识水平,其主要内容为透过现象探究本质,针对结果或结局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条件,或者是根据分析、归纳、推理对同类事物的特征进行揭示,对不同类事物进行异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其核心要义是渗透辩证分析与哲学思考。2004年国家及各省市的14套高考语文卷的作文话题中有10个作文话题涉及二元关系。这个信息无疑告诉我们一定要对“思辨”予以高度重视,把写作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2、把握高考作文话题的规定性与暗示性需要思维水准的直接参与。
  所谓规定性,是指高考卷的作文题或作文话题有明确的主题指向、范围提示、文体要求和书写规范。所谓暗示性,即指话题材料暗含的提示和蕴涵的寓意。
  例如2004年全国卷乙卷作文话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的痛苦,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跟所有的考试作文题或作文话题一样,作文在写作范围、立意、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除了范围和字数外似乎没有什么限制,但话题本身的内涵和写作范围方面的规定其实暗含了许多规定。如果我们在审题时忽视了周密的思维参与,就等于忽视了那些暗含的规定,这是造成许多同学文章偏离题意或与题意若即若离的重要原因。
  本考题运用“遭遇挫折和内心痛苦”的谈话为材料,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意在引发考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审问内心,回答面对挫折该如何看待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首先审读材料:(1)材料给我们提供了两种观点,“有的人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仿佛一切都堕入了黑暗;同样是失败,有的人能坦然对待,顽强面对。这两种观点,不是放在话题里做装饰的,考生写作此文之前,既要对两种观点进行比较、鉴别,又要将其与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联系起来,确定文旨、选取素材。(2)材料还给我们一些具体提示,指出这些挫折可能是“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等。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失去的远不只这些。这就暗示考生要从如何对待失去这个角度入手,审视自我,审视人生,审视他人,审视社会,以展示自己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使写作不跑出话题的规定又超越话题的空间,必须要对抽象的材料进行具体化处理,对感性的材料进行理性挖掘,对主旨与材料进行有机链接,对材料与材料进行筛选鉴别。可以说,写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严正而周密的思维过程。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