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句末三种点号的使用
作者:仲伟芸
3.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或问号和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二、句号的使用范围并非局限于陈述句,而且陈述句的本身也并非都用句号;问号的使用范围并非局限于疑问句,疑问句的本身也并非都用问号;叹号的使用范围并非局限于感叹句,感叹句的本身也并非都用叹号。也就是说,《用法》中简单地把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国标》中简单地把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分别定义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和“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显然是有失周全的。
笔者认为:
一、《用法》和《国标》对句号的定义——“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和“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不仅误导人们把所有的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都用句号;而且还排斥了“句号用于疑问句末尾的停顿,表示舒缓语气”的用法,排斥了“句号用于祈使句末尾的停顿,表示舒缓语气”的用法,排斥了“句号用于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表示舒缓语气”的用法。
同理可证:
1.《用法》和《国标》对问号的定义也存在“误导”和“排斥”的问题;
2.《用法》和《国标》对叹号的定义同样存在“误导”和“排斥”的问题。
二、通过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在文中实现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更准确、生动、鲜明地表达自己缜密、复杂的思维和感情。一句话末尾的停顿,作者根据语境,需要表示舒缓语气,就用句号;需要表示疑问语气,就用问号;需要表示强烈语气,就用叹号。——这也正如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在致笔者信中所说的那样:“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作者写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总结上文中的例句,客观地说,表达效果(指作者在写文章时所希望实现的表达效果)、语气(指舒缓、疑问、强烈三种语气)、句末点号和句类(指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四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表达效果决定语气,语气决定句末点号的使用,句末点号的使用决定句类。句类不能决定句末点号的使用;但现行句末点号的定义就是根据句类来确定句末点号的使用的——这就是现行句末点号定义欠妥的核心原因。
为了进一步地说明,再把“句末点号的使用决定句类”这个汉语语言组织规律浓缩如下:
1.他是好人。(用句号是陈述句)
他是好人?(用问号是疑问句)
他是好人!(用叹号是感叹句)
2.他骂你啦?(用问号是疑问句)
他骂你啦。(用句号是陈述句)
他骂你啦!(用叹号是感叹句)
3.把他带走。(用句号是祈使句)
把他带走?(用问号是疑问句)
把他带走!(用叹号是感叹句)
4.下大雨啦!(用叹号是感叹句)
下大雨啦。(用句号是陈述句)
下大雨啦?(用问号是疑问句)
四、对于界定句类的依据问题,应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说明:
1.在静态情况下(即在句末没有使用句末点号的情况下),界定句类的依据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定义。
2.在动态情况下(即在句末使用句末点号的情况下),界定句类的依据是句末点号。
五、《用法》和《国标》对句号、问号、叹号的“根据句类决定句末点号的使用”的定义,倒置了句末点号与句类之间“谁决定谁”的孰本孰末关系——客观地违反了“句末点号的使用决定句类”的汉语语言组织规律(上文已充分说明了这一客观规律),
现行句末点号的定义忽视了句号、问号、叹号灵活性的使用,难以全面概括现代书面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有害于书面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不利于人们表达缜密、复杂的思维和感情。
六、本文对句末点号的定义所创立的新观点不是书面语言发展的产物,现行对句末点号的定义是历史性谬误;上文所列举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例句已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笔者正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才有意列举二三十年代例句的。)
七、准确地说,句末点号有如下两个语言功能:
1.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实现句子的完整意义;
2.表示句子的语气,实现句子的准确表达。
因此,对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应该是:
句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舒缓语气。
问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疑问语气。
叹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强烈语气。
那么,对句号、问号、叹号如此定义是否准确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从上文的例句中任抽三例来分析:
如例: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在这感叹句末尾使用句号,表达了作者义愤填膺、近乎哽咽的悲壮情怀。这个句号蕴涵着意在言外的感情,创造了感情将在沉默中爆发的意境,体现了文章含蓄深沉的风格。如果把这个句号换成叹号;那么,原有的效果就荡然无存了。
2.乡妇:走吧,乖!
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
△ △
妈!
乡妇:乖!(哭着,携小妞下)
(老舍《茶馆》)
作者在这两个感叹句末尾使用两个问号,把一个幼女难逃虎口、呼唤母爱、呼唤光明、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场面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如果把这两个问号换成两个叹号,文意则变得淡然乏味了。
3.我知道,这泪雨中的每一滴,都不是普通的眼泪,一颗,一颗,都是万金难买的友谊珍珠!
△
(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作者在这陈述句末尾使用叹号,表达了作者心潮澎湃、充满感慨的激情。如果把这个叹号换成句号,虽然文意未变,但感情则平淡如水了。
通过对上述三例的分析,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表达效果是检验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二,据笔者的三个定义:
1.解除了句末点号的原定义对人们的历史性束缚,扩大了句号、问号、叹号的使用范围;
2.便于操作,人们在使用句末点号时,只需考虑一个问题,即句子的语气——把人们从原来在使用句号、问号、叹号时必须先判断句子属何类型的繁复而又谬误的思维程式中解脱出来;
3.可以帮助作者在文中实现最佳的表达效果。
所以,“句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舒缓语气”、“问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疑问语气”和“叹号用于句末停顿,表示强烈语气”三个定义是成立的。
附注:
在特定的语境中,既需要表示疑问语气又需要表示强烈语气的句末点号使用问题,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处理。
一、从比例上说,需要表示的疑问语气稍大于需要表示的强烈语气,可问号在前,叹号在后,问号叹号并用,如“?!”。
如例:
1.我不能、不能抑止我眼中的热泪啊,我怎能、怎能平息我激跳的心头?!
△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引自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第七册《文选与写作》第4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2.鄢丁不觉惊叫:“啊?!也把你给开除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 △ △
(颜一烟《盐丁儿》,引自1983年第11期《电影创作》第33页)
二、从比例上说,需要表示的疑问语气稍小于需要表示的强烈语气,可叹号在前、问号在后,叹号问号并用,如“!?”。
如例:
1.“我招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
(老舍《骆驼祥子》,引自《老舍作品经典·第2卷》第334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周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
△
(曹禺《雷雨》,引自高中第四册《语文》第1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仲伟芸,男,1944年生,汉语标点学者。现居江苏沭阳。